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资源循环方式,它相对于以前的那种“资源产品废品”的循环方式,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珺 《经济与管理》2007,21(9):88-92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资源枯竭型城市应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目前存在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和经济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则需要在微观主体培育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后,发展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生存危机,不得不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日趋和谐与人的绿色福利不断提升的过程.循环经济兼顾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是绿色技术按照某种生态的、经济的内在逻辑结合而成的系统整体.本文探讨基于生态学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框架,为构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哲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为解决人类社会后工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资源瓶颈约束.打破资源瓶颈制约的途径是必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总结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探讨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刚性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必须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出发,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其范式要求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体制,…  相似文献   

7.
姚蕾 《经济论坛》2006,(6):31-32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 循环经济的思想来源于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萌芽于环境保护兴起时代,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发表《宇宙飞船经济观》时谈到,这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它突破了末端治理的思维定势,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从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经济向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式经济转移。20世纪末人类面对高消费、高投入、高排放这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的缺陷,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模式。1992年世界各国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以后,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行动。要节水,要节能,要降耗。各地纷纷设置新机构,实施新举措,尝试新机制。然而,依靠什么节约资源,降低资源利用成本和提高资源产出水平?各地实际经验证明,发展循环经济要依靠科技。吉林省是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省份之一,在以科技为先导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有一些探索和经验。科技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吉林省2001年就提出建设生态省,2002年正式运作。如果说生态经济谋求的是“链式”循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那么循环经济则是力求“闭环式”联动,追求人、自然与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为增长正在付出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如果不尽快转变目前资源消耗大、污染强度高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今后有可能导致资源,尤其是能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严重后果。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旨在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