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坐落于首都北京西北150公里处的宣化古城,历来就有"葡萄城"的美誉。每年中秋前后,满城葡萄飘香,串串晶莹剔透的牛奶葡萄吸引着八方来客。据《宣化葡萄史话》记载,宣化葡萄最早引进栽培时间为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如今,在宣化古城的观后村里,有一株近600岁的古葡萄藤,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见证着宣化葡萄发展的历程。宣化传统葡萄园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漏斗架栽培方式。漏斗  相似文献   

2.
一 、葡 萄 品 种 与 耐 藏 性我国葡萄品种很多,果皮厚,肉质较硬,含糖量高,果面有蜡质、粉质覆盖的中晚熟品种耐贮藏,如龙眼、紫玫瑰香等;河北宣化的李子香,黑龙江的美洲红和红香水(卡托巴)等品种耐贮藏性好;黑贝蒂和巨峰、夕阳红、黑奥林等品种耐贮藏性中等;白色葡萄在搬运和贮藏过程中容易擦伤而褐变,有的品种如无核白、耐格拉葡萄,果粒极易脱落或果柄断裂,是较难贮藏的品种。二 、采 收 及 采 前 管 理葡萄属呼吸非跃变型果实,采后没有后熟过程,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收期应尽可能延迟,愈晚采收的葡萄,含糖量愈高、果皮增厚、韧性强…  相似文献   

3.
“白甘薯Simon一号”是一种药用甘薯,是栽培甘薯的一个品种。原产南美洲。一位旅日台胞发现用以生食,对治疗白血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等有显著疗效。嗣后,他从巴西获得一种不易退化的自甘薯,并命名“Simon一号”。1973年引至日本栽培,并广泛地作了临床治疗应用研究,取得了可喜效果。近年引进我国,在上海农科院作物所试种成功。  相似文献   

4.
葡萄是结果早、产量高、受益快、经济效益最显著的果树。近几年我国葡萄生产发展很快,品种质量不断提高,葡萄生产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经多年栽培和试验,培育出耐寒、抗病、优质高产、无公害绿色葡萄新品种——绿色一号。该葡萄抗寒性强,冬季可耐-30℃低温,勿需下架防寒,省工省力。二是抗病力极强。经8年栽培试验,葡萄全生育期勿需用药防病治病,无药物残留,属纯绿色水果,是目前我国葡萄品种中抗病力极强的优质葡萄新品种。三是优质高产。绿色一号葡萄果肉肥厚,肉质细,有农厚香蕉味,味甘甜,品质极优。产量高,苗栽220株,亩产葡萄可达4000—5000市斤。绿色一号葡萄适于大田露地栽培及庭院垂直绿化栽培,具有显著的经  相似文献   

5.
别人种葡萄每年只卖一季,而河南省博爱县界沟乡赵郭村果农徐长松种葡萄却能“打三差、卖四季”。每年,他靠四季葡萄能收入4万多元,同样种葡萄,卖葡萄,那么,徐长松的葡萄是怎么种,又是怎样卖出好价格呢?一、早、中、晚品种善打“种植时间差”每年7月初,他的1亩...  相似文献   

6.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光,号玄扈,松江人,幼年即有“治国治民,崇正辟邪”之志,及长,留意经世致用之学,一生仕途困扰,终“不能有所建白”。然而,徐光启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笃志用世并未因政治上的坎坷有所减弱,而是潜心于科学事业,以企于国于民有所裨益;数学、历法、农学、水利乃至军事等,无不有所建树,其中“用力最勤者”,当为农学。“公为诸生时,有田数弓,茀不治,稍施疏凿功,植柳其地,岁获薪烧,利反倍于租入,因悟世无弃土,人病坐食,李悝之法,至今可行。”从此逐渐培养起农学修养,课读之余,即从事种植试验,并随时总结经验,撰写著述,先后有《甘薯疏》、《吉贝疏》、《种棉花法》、《代园种竹图说》和《北耕录》、《宜垦令》、《农遗杂疏》以及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葡萄协会兴办的北京葡香苑园艺场现有新品种引进实验、不同架式示范和设施高效葡萄示范基地450亩,并先后承担了目前国家最大的国外优新葡萄品种引进工程即“948”项目;国家林业局千亩优质高效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和北京市设施葡萄科技示范招标项目。张家湾镇作为北京市双万亩葡萄基地镇,目前已有美国、日本、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及国内优新品种80余个。不同的熟期、颜色、果形、肉质、风味众彩纷呈。并按照“早熟品种进温室、晚熟品种入冷库”的发展思路,已经做到一年四季都有鲜食葡萄供应市场。其中,上马头村获得市级“京…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甘庶地理》一书记载,从公元前三世纪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种蔗区域一直限于长江以南地区,故有“蔗不过江”之说。南蔗北种始终是北方农民的一个梦想。“谁说南蔗不过江,而今蜜蔗植太行。”富有传奇色彩的农民李梅,抱定“农民种田要种钱,北蔗不甜心不甘”的成功信念,历经六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终于实现了南蔗北种,“甜”梦成真。 情凝铁树开花,心系鸡毛升天。1996年,李梅在自家小院试种蜜味果蔗一举成功,后转入大田示范栽培,从温室育苗到大田移栽,从单膜覆盖到双覆膜种蔗,从单品种试种到多品种选育,从自然增糖到人工增糖做了大量的对照实验,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下了4万多字的试验笔记,并撰  相似文献   

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早4∶30-4∶55播出,节目全文可登录www.ngx.net.cn。《鲜食葡萄优良品种介绍》随着我国引种和育种研究的深入,鲜食葡萄品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鲜食葡萄品种逐步得到广大消费者和农民朋友的认可和喜爱。红双味葡萄果粒椭圆形,果皮紫红色,肉软多汁。果味酸甜,丰产性强是红双味葡萄的一个主要特点,每个果枝挂果1~2穗,多的甚至可以达到3穗,平均亩产可以达到3000公斤以上。最适宜在壤土和沙壤土中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0.
梁山 《致富之友》2000,(11):10-10
鲜食葡萄不但味美多汁、营养丰富 ,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而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发展鲜食葡萄生产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 ,全国各地葡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品种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鲜食葡萄耐寒性差 ,抗病力弱 ,北方(西北、华北、东北)栽培鲜食葡萄 ,冬季均需埋土防寒 ,挖沟、下架、捆缚、覆土、出土、上架 ,费工费力。由于枝蔓粗壮及防寒不当 ,易造成压断主蔓或枝蔓冻害 ,影响翌年产量 ,甚至全株死亡 ,制约了北方鲜食葡萄的发展。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引进了十余个耐寒葡萄新品种 ,经过栽培试验 ,选育出耐寒、抗病、优质高产葡萄…  相似文献   

11.
胶州大白菜俗称“胶白”、“胶菜”,是胶州市传统名优特产.其栽培历史悠久.唐代时即传人日本,被称之为“唐菜”。公元1875年.“胶白”在东京博览会上展出.从此而名扬天下。鲁迅先生于1926年8月就写了赞美“胶白”的佳话“北京的白菜运到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尊为胶菜……”。1949年斯大林七十大寿时,毛泽东主席亲自指定送“胶白”五千斤作寿礼。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之友》2003,(7):27-27
一、生产场地与设施萝卜苗水培可在目光温室、塑料大棚内进行,也可在空房屋内立体栽培。所使的容器主要是轻质塑料育苗盘,其规格是60厘米×25厘米×5厘米,也可用木条和纱网制作,要求盘底平整、通气、排水。栽培基质应选用清洁无毒,持水能力较强的新闻纸、白纱布。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经试验,“大红袍”萝卜茎粗壮,子叶大,辣味大;“浙大长”白萝卜茎粗、子叶大、辣味小,且这两种萝外观漂亮,适于作芽菜。  相似文献   

13.
白山药上市     
正当下,正值河北省安平县特色农产品白山药上市的季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采购商纷纷云集此地,收购安平特有白山药品种——"小白嘴"。安平县白山药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白山药种植规模已发展到40多个村,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亩均纯收入过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将密山、合江两垦区建设成为我国大豆生产的基地,今春农垦部指示二垦区的国营农场,从1959年起要以50%以上的播种面积栽培大豆,生产出口大豆,这是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提高大豆的产量,而在增产措施中,品种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现就密山、合江垦区栽培的主要大豆品种的性状、产量介绍如下,以供参考。(其中主要以友谊农场四年来的试验结果及大面积生产的材料为依据)满仓金1927年伪满公主岭农事试验场以黄宝珠与金元杂交培育而成。目前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占主  相似文献   

15.
葡萄设施栽培能够提高结果量,增加经济效益。在葡萄设施栽培中,温度控制至关重要。说明了葡萄设施栽培的意义和温度调控的必要性,介绍了葡萄设施栽培温度调控常见措施,提出了葡萄设施栽培温度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农家之友》2003,(9):18-18
由中国著名葡萄专家、归国华侨、研究员林守仁先生用60多个葡萄品种进行温室栽培对比试验中发现"9307"品种具有早结果、早丰产特点。现在开始推广种植。"9307"葡萄据说是"里扎马特"的变异品种,从其性状看,属于欧亚种东方品种群。果穗、果粒特大,平均穗重2.5公斤左右,最大达7公斤;平均果粒12~15克,最大达26克,是欧亚品种中最大。成熟的颗粒皮色浅红色穗形美观,果皮较薄,果肉透明感,稍脆多汁,甘甜爽口,品质中上至  相似文献   

17.
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干旱少雨,十年九旱。随着当地现代农业示范带的发展,设施农业发展迅猛,保护地葡萄生产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方便管理、省水省肥等特点,近几年在阜新地区发展迅猛。其中冷棚葡萄生产具有前期投入少、见效快、便于管理等优势,成为当地保护地葡萄生产的“主力军”。本文以沈香无核葡萄为例,根据当地栽培的表现,重点介绍以下几项促早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对广大果农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选用优良的鲜食葡萄品种.没有十全十美的葡萄品种,选择葡萄品种时要兼顾到内在品质、外观品质、成熟期、贮藏运输性能和适应性(包括抗逆、抗病性),从这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其中要强调的是品质和贮藏运输性能.品质的好坏是葡萄果实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敲门砖,是决定在葡萄商品生产中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葡萄生产不仅是要形成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商品,葡萄果实从产品到商品的流通过程就是贮存、运输、销售的过程,不耐贮存运输的品种就很难形成商品,不具备商品栽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光启的农政思想——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嘉蜻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公历1562年4 月24日)生,崇祯六年十月初七日(公历1633年11月8日)卒,享年七十二岁。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农学家,也是热心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技术的“近代科学先驱者”。他生活在明王朝急剧崩溃的前夕,其时封建杜会日益衰朽,资本主义有了萌芽,内則朝政腐败,水旱虫灾频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外則西方殖民主义者和倭寇乘机劫掠骚扰。徐光启少时就关心国计民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虽是仕途蹭蹬,三十五岁才考中举人,六十八岁(崇祯二年,1629年)以后才升任礼部左待郎、尚书等职,逝世前一年才被“特旨简用,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但他一生在读书、教馆、应试、仕宦、退居再出仕的过程中,却始终孜孜不懈地考察经济,钻研科学,特别关心农业生产。他在晚年曾以其广泛收集的农业资料和实验研究中的心得体会编写《农政全书》。这部书最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定稿,崇祯十二年秋付印,它是我国农学遺产中一部煌煌巨著,也是世界古代农学文献中罕有的瑰宝。《农政全书》共六十卷,五十多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目,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备荒救荒)。此书的特点,是既“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由于他有“尝躬执来耜之器,亲尝草木之味”的耕作实践经验,特别是他以西洋科学精神和方法整理我国古代农学,其“独见”实前所未有,因此,《农政全书》当时就被誉为“经济忠谟,事久弥验,……有裨邦本”的“经国之书”。在《农政全书》巨著之外,徐光启还有《甘薯疏》、《芜菁疏》、《农遗杂疏》、《宜垦令》、《北耕录》、《粪壅规則》、《农辑》等农学著述,可惜它们大部分已散佚,或只残留一部分。今年是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我们为了缅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农学家,特地邀请国内几位农史研究工作者撰写了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20.
天津露地观赏竹类的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刘占海  侯睿  胡泽鹏 《农家之友》2009,(13):40-40,42
为进一步增加天津露地观赏竹类的品种数量,从20种竹类引种栽培实验中选出16种完全可适应我市栽培且更具有观赏性的竹类,通过不断摸索和完善养护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使之逐渐适应天津地区环境条件,从而丰富了天津及周边地区园林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