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标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商标局在商标注册、变更、转让、续展、注销、撤销、异议等工作中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的行政复议。商标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不仅是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一种权利救济途径.也是行政机关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审理商标行政复议案件时会适用到一些相关法律规则.“行政行为成熟原则”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在实践中,行政复议的制度优势远未发挥。本文将对复议制度的现状作理性剖析,指出开展复议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以仲裁制度的借鉴为主线,着重选取行政复议的功能定位、审理机制以及复议人员准入机制、回避和听证制度的构建等为切入点,对如何有效激活复议功能以及改革复议审理模式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行政复议是对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法律救济的重要途径,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机制.纵观我国行政复议法实施的十六年实践经验,在行政复议机构设置、行政复议人员、行政复议程序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制度上有很大的不足,不利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进行完善,笔者参照外国行政救济的相关规定,在公正和效率的价值指导下,对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提出几点建议,使之向公正和效率的方向发展,从而顺应现代行政法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建立行政复议调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行政权是一种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和授予的公权力,不能由其执行者自由处分这一现行“公认”的行政法理论,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行政复议法》取代《行政复议条例》虽然没有继续规定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的原则,但在行政法学的主导面和权威机构的解释上均对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持肯定态度。然而,在法学界对行政复议(包括行政诉讼)中能否进行调解始终存在赞同与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在行政复议实践中,行政复议机关以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更是屡见不鲜,且实际效果比正规的“复议决定”更受双方当事人的欢迎。这里仅就建立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几点理由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是不可或缺的,而我国在此方面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改进,但仍然有未关注到的不足之处.本文旨在探讨行政复议制度中争议较大的管辖体制问题,如何改变行政复议制度多年来的"花瓶"地位、改变行政复议机关"维持会"角色,以真正发挥行政复议纠错功能,以及阐述行政诉讼制度中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败诉率与恶意緾诉问题.  相似文献   

6.
行政复议是建设法治工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行政监管执法部门,都把行政复议视为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法律制度和法定渠道。目前,我国行政复议的立法日趋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进一步发展,但是以江门市工商局近几年行政复议工作的实践来看,复议工作还没有及时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复议工作的深入开展仍然存在障碍。本文拟通过分析当前行政复议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税务机关由于多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给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税务行政复议是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税务行政复议“是指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基于申请而予以受理、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04规则比99规则有许多优点。本文先指出04规则的亮点和缺陷,然后再对如何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作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决定书是复议机关联系社会公众的重要窗口,也是体现复议机关行政能力的主要载体。目前行政复议决定书说理性的明显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复议机关的信任,影响了行政复议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在新的执法环境下,增强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说理性,已经势在必行。一、增强行政复议决定书说理性的必要性(一)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考察行政机关的执法是否适应  相似文献   

9.
由于执法实际中行政不作为类案件毕竟属少数,在行政复议中该类案件出现频率少而导致对其规范少,也未进入理论界深入研究的视野,以至于在复议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受理、审理中存在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复议实例,把复议行政不作为案件的相关问题进行一番梳理,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一,行政不作为的构成在行政法理论上,具体行政行为从某种角度可分为行政作为和行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企业登记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逐渐增多。这方面的复议案件与其他行政处罚的复议案件相比,有不少特点和难点。本文就企业登记行为复议案件审理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公司登记机关在公司登记过程中的审查责任要对公司登记行为进行复议审查,首先应当明确登记机关在公司登记过程中的审查责任。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公司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在行政复议审理中引入了调解制度.并对调解应遵循的原则、适用范围、调解书的效力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规定。但在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行政复议调解制度以及实施调解制度涉及的调解方式、程序等问题.尚有不同观点,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周印  刘静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3):140-140
行政复议制度的设立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为其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救济途径,但是目前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究其原因,行政复议机构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我国行政复议实践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复议机构存在的不足的讨论,提出改革的建议,期待行政复议摆脱其困境,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王梓瑶 《活力》2011,(14):80-81
为了完善和发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两种制度本身的缺陷,依法妥善化解行政争议,进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在地位上的相互独立和紧密联系。并随着法治实践的深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在制度和实践衔接上。如在受案范围;追加第三人等问题上暴露出一些冲突与不足,由于二者在制度适用,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确立了我国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我国现行的必经复议与选择复议并行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是比较合理可行的;但是,对于与纳税争议具有不可分割的牵连关系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和税收保全措施,应当明确规定适用必经复议模式;而以缴清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相应担保作为申请税务行政复议的前提条件,是不合理的制度规定,应当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15.
本文新称的“官司”,专指国家审计机关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圆不服其行政执法行为.而依法申请舳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国家设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法律补救制度的目的既是为了保护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扳益,又是为了使行政执法公平、公开、合法。行政管理相埘人.只要对其行政行为不服,都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即同行政机笑打“官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审汁机关应当如何直面此种“官司”呢?笔者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行政法制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我国现阶段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国务院将行政复议法修订列入了立法计划。行政复议事关争议化解、依法行政、社会稳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现阶段,行政争议量大面广,时常伴有群体性因素,完成好这部法律的修订,意义重大。赵志芳的《浅谈行政复议制度及其监督机制》一文,分析了英美法系国家实行的行政裁判所制度、行政法官制度的特点和工作机制,指出我国现有行政复议监督机制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财政行政复议的概念界定财政行政复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财政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既包括上级财政机关,也包括同级人民政府。本文所要研究的财政行政复议是狭义的一种,专指复议机关仅限于财政机关的情况,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行政相对方),认为财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有权的财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由受理的财政机关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二、财政行政复议的特点(一)以存在财政行政争议为前提。只有行政相对方对财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双方产生争议,才有发生财政行政复议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行政复议实践愈丰富,对行政复议理论研究的要求就会越高。在行政复议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把握行政复议范围,如何把握行政复议与信访、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等等。为此结合质监行政复议实际,就进一步完善复议制度、提高复议水平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复议法》作为我国行政救济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从1999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民主法制进程步伐的加快,行政执法实践中突显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出台,为行政复议制度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