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所借外债历年来的结构变化、风险指数,评价了外债的 风险状况,指出了外债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外债风险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新德  段美华 《商业研究》2006,(14):131-134
外债在弥补国家建设资金不足,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我国外债规模增长速度惊人,成为世界债务大国。从各项外债指标来看,它们低于国际警戒线,但外债存在着许多潜在风险,如债务人的多头对外,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外债使用效率欠佳等。因此针对这些风险,我国应从外债借入、使用、偿还三方面来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4.
5.
浅论俄罗斯的外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7.
慧兹 《国际贸易》1998,(3):10-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逐年扩大,利用外资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隐性外债”(将此类外债称为“变相外债”更为恰当,故行文中均用此措词)。 表现形式 1.中外合作企业对外方投资承诺固定回报率。在合作期的前几年,中方参照国际商业贷款利率,保证外方连本带利收回投资本金;在外方收回本金后的若干年内,中方  相似文献   

8.
柳琳  钱慧 《国际经贸》2001,(2):26-27
外债作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形式,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截止到1999年12月底,我国登记外债余额1518.3亿美元(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增加57.9亿平均,增长4%,在这些外债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366.5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51.8%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路林书 《财贸经济》1992,(12):21-29
借助国际资金市场,通过多条渠道、多种方式,举借一定规模的外债来发展经济,已成为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79年开始向外举债,到1990年底外债余额已达525.5亿美元。事实表明,大量外债的借入,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已从国际负债发展战略中尝到了好处,但同时也已成为具有相当债务规模的国际债务大国。未来的十年将是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十年,举借外债工作仍将会有较大进展,外债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我国债务的现状进行一些客观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11.
<正> 1979年,我国开始在国际金融市场举借外债。从1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利用外资对缓解我国国内资金不足,提高资金积累率和投资率,加速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举借外债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2.
13.
引进外资充当补充资金,是我国为顺利地实现今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一项重要策略。“八五”期间我国举借外债将会有更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前期借入外债的偿还高峰期。因此,对外债借、用、还的研究,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回顾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七五”期间外债借、用、还的基本评价  相似文献   

14.
15.
田晓琳 《商业科技》2013,(31):109-1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外债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登记外债规模达7396.86亿美元,其中登记外债余额4454.96亿美元,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2915亿美元。作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夕h债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援平 《大经贸》2003,(2):80-81
广州番禺某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流动资金短缺,1996年从境外母公司借入56万美元.今年,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想到要用经营收入的人民币购汇偿还该笔借款,银行方面因企业提供不出外汇局批准购汇和对外支付的核准件,而无法为企业办理购汇支付.企业只得到外汇局补办外债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17.
李景 《消费导刊》2009,(2):91-91
在这场次贷危机的风暴中,美国有大量外债,然而与一般国家不同,美元的贬值只会减轻美国的外债负担,这就是美元霸权主权外债给美国带来的好处。拥有主权外债的好处有很多,如何使中国能和美国一样使人民币被世界接受,从而使人民币也用来标价外债获得巨大好处,是我们应该探讨和努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论坛》2007,(4):59-59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315.6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2006年末增加185.7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