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彬彬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166-167,175
中国区域发展的近期研究显示,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显著的问题,如何提高欠发展地区的经济实力这一课题,引起了政策制定者和学者的深层关注。学界的研究方法大多从区域内部着手,忽视了多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性。为此,针对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采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考虑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反馈效应等,以此量化空间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R&D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产业间和区域间存在着溢出效应.笔者分析了R&D在产业和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强度,同时计算了技术乘数.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乘数较小的部门生产技术,而技术乘数较大的部门使用技术,R&D溢出主要从技术生产部门流向技术使用部门;各区域的产业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间产业GDP增长的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重在对区域间产业布局和关系的调整与规划。当前我国各区域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下,都在奋力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飞速地向前发展着,西部需要开发,中部需要崛起,东北需要振兴。然而,摆在我们现实面前急需要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大规模的开发是否真能带动全国的发展,各区域之间在这种大规模的开发中相互间的影响作用究竟有多强,各自的受益又如何。本文将通过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对区域间的这种GDP相互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透视区域间GDP增长中的溢出强度和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总结了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与区域间反馈效应的经济含义,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相互关系、乘法分解与加法分解的一致性问题,以及统一以最终需求为出发点的测度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年第一份中国8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内陆地区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甚至于还不及内陆地区对沿海地区的溢出效应。正是由于这一影响,中国内陆地区的反馈效应不及沿海地区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鉴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04年~2006年间13个服务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服务业FDI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且产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资本密集度、独资FDI、港澳台FDI、外资控股程度和外资企业规模等具有正面影响,而合资FDI和其他外国FDI则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知识密集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由于缺乏服务业领域相关的统计数据,目前,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很少。文章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溢出效应进行定量研究,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和措施,在该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由于技术进步活动具有外部性,它不仅能带动该创新产业的增长,同时也会促进其它产业的增长,因此关于技术进步溢出效应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江苏省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了各产业的工艺创新溢出效应和产品创新溢出效应,给出了技术进步综合溢出效应较大的产业,为政府制定宏观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最近提出的区域划分为依据,将全国分为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部沿海、东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和西北等八大区。ADF检验表明每个区域的人均产出都是包含结构转变的趋势平稳序列,因此以八个区域的产出为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研究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东北、西北和南部沿海地区的产出增加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大。由此认为,促进“长三角”和沿江地区、黄河中游以及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全国总体经济;推动西北、东北和“珠三角”的发展,仅对这些地区自身有利。  相似文献   

10.
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工业企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在省域之间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空间溢出效应,说明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引进应该在跨区域的范围内统筹兼顾,欠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引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外资,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发达地区则可以借机扩大其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经济,加快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企业因其服务的专业化和即时化特点,倾向于在交通发达的城市集聚,本文基于2005~2015年省际的空间计量分析证实了上述结论,即交通基础设施对所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相邻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一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地区之间,地理上邻近性的作用相对较弱。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部分地理位置相邻但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出现分化的现象。通过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可以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邻近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全国层面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小,这与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和溢出效应的差异有关,因此政府需要根据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潜力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uer-Round模型测算中部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在国内各区域区际经济联系中获得溢出效应最大,它从国内其他区域获得的溢出效应显著地高于本区域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同时又是对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的区域,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流通服务业FDI溢出途径入手,研究了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FDI溢出效应通过示范、竞争、产业关联和人力资源流动四个途径对我国流通服务业的自主创新产生影响。而本土流通企业通过企业的社会网络,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消化外资企业的溢出成果并实现再创新。本文认为,要有效利用FDI溢出效应,提高本土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改良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出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需要流通企业更新观念、引进人才、提高自身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金融服务业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北省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分析河北省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及相互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大于国民经济对金融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但是金融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波及效果较小,金融服务业为其他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功能还有待完善。所以,河北省应充分利用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本省金融服务业,以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2年全国各地区投入产出表,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指标,实证表明上海市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浙江次之,而江苏最末.但江苏省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上具有领先的优势,而且其金融保险业虽然在感应度系数上低于上海,但影响力系数上却超过上海,说明江苏金融保险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综合各种系数来看,江浙沪三地生产者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在整个东部地区仍然比较滞后  相似文献   

16.
李亮亮 《经济师》2010,(1):127-128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间存在着巨大的经贸合作的空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新时期中印两国经贸合作更为重要,不仅有益于两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将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中印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和可行性方面分析中印两国经贸合作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系统的理论梳理,分别从区际相互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包含区际贸易和要素流动、从区际相互供给的角度提出包含技术转让和制度移植、从区际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包含自然环境空间溢出和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传输渠道分析框架,并综合运用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证明上述溢出效应传输渠道的客观存在。为了有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政策措施必须基于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各种传输渠道制定,确保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正向溢出效应大于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分析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探讨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和互动的实际表现.通过对典型年份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务部门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随着服务业与技术进步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的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的结论.计量分析结果与服务业发展的事实相符,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服务业要素投入结构向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的方向转变,其直接表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投资需求增大.通过对服务业各个部门影响产出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分解,认为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的技术变化贡献对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自身技术变化情况,而国民经济整体技术进步对其产出的贡献处于次要位置,商业饮食业则相反.最后,提出促进服务业与技术进步融合及互动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睿  吴寿平 《时代经贸》2013,(4):193-194
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结构变化的深入分析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首先对自身的需求和拉动较大,其次对工业化中后期的产业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对工业结构变化的生产波及效果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我国地区间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北京与周边和我国其它区域的区域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测算奥运会投资对这三个区域经济的拉动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奥运会投资拉动北京经济2002—2007年均多增长约2个百分点;同时,奥运会投资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带动北京之外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大于对北京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