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武 《上海经济》2018,(4):56-70
文章首先通过选取合适的测度指标分析并比较了历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发现两者呈现相伴扩大的趋势;然后采用JJ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目前确实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最后通过劳动力就业对城、乡居民各自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度的测算和比较等做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城乡两地区存在的现实情况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了条件,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在长远内仍然可以有效发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联系实际情况对结论进行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共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且根据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估计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会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的短期效应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中长期效应反而是使其缩小;城乡非均衡增长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比,非均衡力量的增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扶农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成反比,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少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界限内,城乡收入差距随着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补贴支出的增加而减少。为此,要进一步缩减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速劳动力流动、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的生产发展和完善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3.
朱云章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40-44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通过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是扩大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取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太低,则城乡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导致差距扩大。这一结论得到了基于山东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杨茜  石大千 《南方经济》2019,38(9):35-50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铁路提速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升级,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将始于1997年的铁路提速事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要素流动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铁路提速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铁路提速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表明,铁路提速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大约5%-7%。铁路提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促进了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技术流动,从而证实了要素流动机制。从城乡收入分配的角度而言,铁路提速显著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表明,铁路提速初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作用递减;在2003年之后,铁路提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2003年之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一动态效应的背后主要是由要素流动机制所致。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文章结论依然十分稳健。文章结论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地区要素集聚能力等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相伴扩大现象被称为“迁移谜题”和“理论悖论”.文章沿着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劳动力流动有可能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脉络,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数据的积累、方法的更新以及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新特点,为推进相关研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农村劳动力迁移量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本文从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分布和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影响两方面对此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相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农村劳动力迁移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受到歧视,一般在城市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迁移扩大了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显著影响,影响多大?为研究此问题,本文在新古典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消除城乡差距,但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发挥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实质是农民收入过低。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诸多因素中,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劳动力流动受阻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非竞争性因素是最主要的,并且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继续起作用的重要因素。为防止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必须从这些非竞争性因素入手,积极地致力于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劳动力流动和农民的非农就业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得农民收入迅速增长,曾经一度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开始乏力,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快,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速度加快。有关测算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是决定收入总体差距的首要因素,其贡献率在60%左右。所以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象及原因出发,研究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影响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因素主要有:1、较大的城乡收入差别;2、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交通的便利;3、较小的心理成本H;4、信息的可获得性与可靠性;5、土地经营权的排他性和可让渡性。本文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土地承包权经营权能够自愿、有偿转让和提高信息的可获得性与可靠性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