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况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4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及应激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前、术后6h及术后12h血浆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减轻手术期间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1]。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运用至临床护理中对加速疾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早产儿产妇的心理特点,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本科室45 例早产儿均知情本次调查,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及干预,对比治疗前后SCL-90 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本组早产儿产妇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焦虑、恐怖和其他症状(睡眠及饮食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心理护理方法针对早产儿产妇的心理障碍,给予个体化护理,有利于帮助产妇建立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就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剖宫产孕妇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手术之前和手术过程中对产妇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产妇在术中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在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对产妇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产妇在术后抑郁、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结论在围手术期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妇在手术之后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在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恐惧、紧张程度,对于产妇日后的身体恢复具有极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各种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对本院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饮食及运动指导和心理疏导。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患者能够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结论细心观察分析透析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情绪变化,制订科学的治疗计划及护理计划,并予以实施,可消除患者的悲观恐惧心理,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别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积极地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目的 ,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要善于用语言行为开导患者,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准确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最大程度的解除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提高抢救质量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7.
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员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员的康复,又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风湿病属于一种复杂、慢性、易复发的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折磨和精神痛苦。该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情绪、抑郁心理、愤怒情绪等复杂的心理变化。本文针对风湿病患者精神情绪问题,从本岗位实际临床经验和心理疗法的理论方面对风湿病患者心理护理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15例男科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男性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从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采取护理方法与措施。结果 215例患者均得到了很好的心理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思想觉悟,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血站收入的64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抽血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精心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投诉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助于提高血站护士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抽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献血对象的满意度,同时还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对一些患者疾病根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相对于其他患者,手术患者的心理活动表现的更加明显与活跃。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大型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让患者处于没有知觉的过程中进行手术。其余大部分的手术均采取局麻手术,所以,患者的心理活动贯穿与整个手术过程中,也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平均年发病率为120~140/10万。其中尤以乙肝(HB)为突出。我国乙肝病毒(HBV)感染率高达60%,即全国有近8亿人感染过HBV。HBsAg阳性率10~15%,约有1.2亿人,占全球的1/3;其中约1/4将发展为慢性肝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神经症性症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澄清无意识冲突的影响,启发乳癌患者的自我意识,最终使患者转变态度,矫正不成熟的情感体验,消除神经症性防御模式,帮助乳癌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改善生活质量,积极配合治疗。心理分析疗法的乳癌患者幸福指数高于一般心理护理,其临床恶性精神表现(如忧郁、强迫症、焦虑、敌对、偏执)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救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6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采取该措施。对比两组在好转、治愈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好转、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救治过程中,配合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针对其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该组患者中认为心理护理有利者占51.4%(18/35),基本恰当者占45.7%(16/35),有害者占2.9%(1/3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问题的出现,可促进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手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术后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理、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负性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和分析心理护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3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其进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康复的信心。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和日常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6例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及一般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投诉率及焦虑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