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探讨儿科新护士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对儿科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和人文知识、沟通知识和沟通技巧、护理技术操作进行培训,使新护士的沟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扰素在儿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上呼吸道、水痘、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进行治疗,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50~100U/次,每天一次,疗程为3-5天。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水痘、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3%、92.08%、94.05%、94.05%、91.08%。有少数患儿出现发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异常,停药后即恢复正常,未发生其他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干扰素应用简单,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在儿科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儿科药物制剂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患儿用药剂量不易准确掌握和依从性差,临床确定给药剂量时除了要结合患儿的年龄、体重外,还应考虑联合用药的不良影响。通过改善经皮给药贴剂、口腔速崩片和直肠给药制剂的掩味和口感,可提高儿童的用药依从性。而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符合儿童用药特点以及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是儿科新剂型开发的研究方向。为研究分析发达国家对儿童药物制剂设计与新剂型的开发进展,本文分析归纳文献,针对儿科药物制剂设计原理与新剂型开发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蒙药是指在蒙医理论指导下,辩证的分析病情,治疗疾病所应用的药物。蒙医用药是中国传统蒙医特有药物。蒙药是在蒙医理论辩证论治的指导下,结合赫依、协日和巴达干的"三根"学说,按照蒙医理论来源实践,结合分析望诊、问诊、闻诊和切诊获得的所有信息,注重整体,辨证用药。传统蒙药作为蒙医治疗疾病的主要载体,对儿科疾病显示出了神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住院护理的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级的医学生70名资料,将医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名。对照组医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医学生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实践考核、案例分析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儿科实习医师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是临床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探讨医院感染在儿科存在的隐患并对其采取有效措施。运用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的几率。通过控制可控因素大大减少儿科的医院感染。环境因素、抗菌素的不规范应用、患者家属和护士的感染意识淡漠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在儿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弹性排班,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潜能,较好地缓解了临床护士因工作量大、编制不足所造成的矛盾。本文就弹性排班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于2010年2月开始于儿科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以2010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09例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1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及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109例患儿家长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者共67例,占61.5%,明显高于对照组38.2%(42/110)(χ2=11.88,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4,P<0.05)。结论人文关怀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减少了投诉率,是一种有效的儿科护理方法与模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儿科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哭闹情况、体温下降情况、住院时间、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主动配合情况、发热持续天数、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患儿在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后的恐惧、焦虑程度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恐惧、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恐惧及焦虑程度,促使患儿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及治疗,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院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情况,促使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我院 2011 年度儿科感染性疾病 800 张用药处方,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 800 张处方中,有 650 张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率为 81.25%;其中包括单用、联用和与抗生素合用;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口服和雾化;使用人群多以 3 岁以下为主;主要药物有阿昔洛韦片剂、利 巴韦林针剂、更昔洛韦针剂、干扰素、四季抗病毒口服液等.结论 我院儿科抗病毒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临床中仍要慎 重,继续加强合理使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玻璃水银体温计在儿科患者测量中的安全隐患,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61例住院患儿,对其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时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得出其存在医疗纠纷隐患以及安全隐患、体温计存在问题、在操作中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在测量体温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结果与结论由于在临床的治疗与护理中,测量体温是不可或缺的检查,准确及安全的测量体温,是使护理及医疗治疗得到提高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宣传体温测量方面的知识、加强医护人员对体温测量的重视、增加一次性测温仪或电子测温仪、对于咬破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压力及应对措施。方法抽取我院儿科门诊护理人员100名,均为女性,并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压力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护理人员工龄来看,其中以10年以内护理人员的压力最大,其压力主要有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时间分配、工作量等。结论通过实施各项有效措施,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等应对措施,有助于缓解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常见护理风险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组100例儿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研究。结果在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有管理不到位、沟通不良、评估不足等。结论加强儿科安全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科医护人员的压力来源,引导其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消除或缓冲心理压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2009年~2011年在儿科工作的104名医护人员就其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04名医护人员前4位压力源分别是工作强度、急救技能、知识更新、服务态度,其应对方式常采用的方法是接受现实、积极创造学习机会、加强职业意识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结论针对不同的压力来源,应提出正确引导、勇敢面对及恰当处理压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医师对高危儿陪娩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高危孕妇480例为观察组,该组产妇均安排儿科医师进行陪娩,同时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高危孕妇340例为对照组,该组产妇均未给予儿科医师陪娩,观察和分析两组产妇高危儿复苏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等指标。结果观察组480例产妇共娩出490例婴儿(10例产妇双胎),其中113例出现窒息,需要复苏抢救,占总例数23.06%,轻度窒息94例,重度窒息19例,其中4例复苏失败死亡,复苏成功率为96.46%;3例死于窒息复苏后并发症,死亡率0.61%,并发症发生率为10.62%。对照组340例产妇共娩出340例婴儿,其中98例需要抢救复苏处理,占总例数28.82%,轻度窒息73例,重度窒息25例,其中6例抢救失败死亡,复苏成功率为93.88%,6例死于窒息复苏后并发症,死亡率为1.76%,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产妇采取儿科医师陪娩方式进行干预,能明显提升复苏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改善高危儿预后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怎样加强儿科门诊护理质量是医院的一项重点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是每一位医护人员应有的责任和职业精神.由于儿科门诊护理具有病源多、工作量大、高风险但回报少的行业d.所以,实际中护理质量存在着很多欠缺及问题,笔者针对儿科门诊目前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描述了如何提高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的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