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测对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0例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妇科门诊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患者,均行HPV-DNA检测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和镜下多点活检。结果 130例ASCUS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慢性炎症87例(66.92%),CIN以上43例(33.08%),其中,CINⅠ11例(8.46%),CINⅡ17例(13.08%),CINⅢ10例(7.69%),鳞癌5例(3.85%)。其中,经HPV-DNA检测阳性者为52例,其中CINI以上共31例(59.62%);HPV-DNA检测阴性者为78例,其中CINI以上共12例(15.38%)。两组CIN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id评分3分或以上者34例,其中CINⅡ及以上者为32例(94.12%),而CINⅠ及以下者Reid评分3分或以上者仅4例(36.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测是进行CIN筛查的有效手段,对及早发现宫颈及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肺小细胞癌(SCLC)和肺鳞状细胞癌(SCC)中GFI-1和Fli-1的表达,分析两种肺癌与常见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原发性肺癌术后存档蜡块134例(SCLC 36例、SCC 98例)中GFI-1、Fli-1蛋白表达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生存时间从手术日期至随访日期止。结果 36例SCL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75.0%;98例SC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9.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随访资料,134例患者生存时间为7d~89个月,≥3年的患者为64例,3年生存率为47.8%。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GFI-1、Fli-1的阳性表达率SCLC高于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I-1、Fli-1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证实,SCCⅡ、Ⅲ级间的GFI-1、Fli-1的阳性表达率Ⅱ、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I-1、Fli-1在SCLC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并且高于SCC;提示二者可考虑为监测肺小细胞癌病情发生、发展的标志物。GFI-1、Fli-1的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并且组织分化愈差,临床分期愈高,表达愈高,提示二者与肺癌的预后相关,高表达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本院2010—2013年的收治的116例ASCUS的患者进行HPV检测,并且采用宫颈细胞学对感染类型进行诊断。结果①阴道镜活检结果中,宫颈鳞癌3例,宫颈湿疣及CINⅠ共36例,宫颈炎症65例,CINⅡ~Ⅲ12例。②HPV-DNA检测结果显示,54例患者呈现HPV阳性,高危型37例;HPV阴性62例。③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患者,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的炎症、宫颈湿疣、CINⅠ、CINⅡ~III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分型检测结果中,HPV低危型感染者与高危型HPV感染者宫颈湿疣、CINⅠ和宫颈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两者炎症和CINⅡ~Ⅲ病变检出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PV检测是ASCUS患者分流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的ASCUS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100例有接触性出血等临床可疑症状的CIN患者分别行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然后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用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6例患者行病理组织血诊断后确诊93例患者异常,其中CINⅠ38例、CINⅡ26例、CINⅢ10例、HPV感染伴部分CIN改变16例、微小浸润癌3例。阴道镜检查结果与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其诊断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联合使用,镜下定位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既避免常规四点活检的盲目性,又能减少各自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与预防。方法对于通过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之后,明确为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再次实施阴道镜评估或镜下多点活检,再对活检组织进行相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将临床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145例ASCUS患者中,通过宫颈活检发现炎症有75例(51.7%),CINⅠ35例(24.1%),CINⅡ15例(10.3%),CINⅢ10例(6.9%),原位癌5例(3.4%),浸润癌5例(3.4%)。结论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中,宫颈上皮内瘤占很大比例,且其具有转变为宫颈癌的可能性,故需要对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进行高度重视,实施阴道镜下活检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抚触对减轻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中患者疼痛的作用。方法将80例接受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的患者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术中接受护士实施的抚触,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术前术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40例抚触组中疼痛0级18例,Ⅰ级21例,Ⅱ级1例,Ⅲ级0级;40例对照组中疼痛0级11例,Ⅰ级19例,Ⅱ级8例,Ⅲ级2级,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抚触对减轻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中患者疼痛极为有效,有利于成功进行手术,增加患者之间的合作性,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肾脏实质性损害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特点及如何避免漏诊误诊。方法将13例确诊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所有患者肾脏体积大小正常,肾功能正常,均行右侧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13例肾脏组织病理检查中,合并不同程度的系膜增生10例,其中8例为IgA肾病(Lee分级Ⅱ级6例,Ⅲ级2例);2例为系膜增殖性肾炎;合并膜性肾病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结论临床上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常同时存在肾脏实质性的损害,尤其在24h尿蛋白定量>1.0g时,应依据病情及时行肾穿刺活检及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于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间收治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Ⅳ组,每组25例。Ⅰ组不做处理,Ⅱ组给予地佐辛(0.1mg/kg),Ⅲ组给予地佐辛(0.2mg/kg),Ⅳ组给予地佐辛(0.3mg/kg)。Ⅱ~Ⅳ组均在全麻诱导后给予地佐辛。观察比较Ⅰ~Ⅳ组患者的苏醒期相关指标。结果从拔管即刻到拔管后10min在HR、MAP、Cor、SAS方面比较,Ⅰ组高于Ⅱ组,Ⅱ组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Ⅲ组和Ⅳ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Ⅰ、Ⅱ、Ⅲ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Ⅳ组明显高于Ⅰ、Ⅱ、Ⅲ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0.2mg/kg)超前镇痛对于全麻苏醒期的影响较大,能够使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TIMI血流分级、心肌损伤、脂蛋白α(Lp-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池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麝香保心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30例)和常规组(常规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情况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Lp-α、Lp-PLA_(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Tn I、CK-MB、Lp-α、Lp-PLA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Tn I、CK-MB、Lp-α、Lp-PLA_(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于心肌梗死PCI围手术期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同时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Lp-α、Lp-PLA_(2)表达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的影像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行上腹CT检查的200例肝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ichels肝动脉分型中,Ⅰ型(正常型)147例(73.5%),肝动脉起源变异53例(26.5%)。7例(3.5%)为Ⅱ型;14例(7.0%)为Ⅲ型;9例(4.5%)为Ⅴ型;1例(0.5%)为Ⅸ型。Michels分型以外的22例中,CHA3分叉型9例;CHA4分叉型2例;RHA起自GDA8例;其它包括aLHA起自胃左动脉+CHA3分叉、aLHA起自腹腔干、RHA起自腹腔干各1例。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可对活体肝动脉的形态学进行真实、准确地反映,是临床诊断、治疗肝动脉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发生惊厥、癫、癔症的观察治疗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所收治的37例围麻醉期发生惊厥、癫、癔症的患者,分为两组,II组(17例)立刻面罩给氧,且向其体内静脉推注10 mg地西泮。I组(20例)立刻面罩给氧,且向其体内静脉推注1.5 mg/kg丙泊酚。结果Ⅱ组患者平均31.7 min后清醒,平均83.6 s后症状消失;Ⅰ组患者平均15.4 min后清醒,平均39.7 s症状消失。结论对于围麻醉期发生惊厥、癫、癔症的患者,若一时无法确诊发病原因,可以立刻面罩给氧,且向其体内静脉推注1.5 mg/kg丙泊酚,且推注时间不得超过10 s,并注意维持患者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我们通过对临床肠缺血患儿血清中肝、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变化的研究,来探讨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入院时间收集2009年2月2011年4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机械性肠梗阻患儿92例,年龄为5月~9岁,男58例,女34例.嵌顿病32例,男22例,女10例,全部I期行病修补术,因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者8例;肠套叠24例,男16例,女8例,全部开腹手术,因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者10例;粘连性肠梗阻36例,男20例,女16例,保守治疗(胃肠减压,3:2:1液灌肠,中药鼻饲)24例,12例开腹手术松解粘连,其中4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30)和单独多巴丝肼片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27/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0.0%(21/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3%(4/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26.7%(8/3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生命质量高比例63.3%(19/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26.7%(8/30)(P<0.05),生命质量低比例6.7%(2/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40.0%(12/30)(P<0.05),但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中比例30.0%(9/30)、33.3%(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多巴丝肼片好,不良反应少,生命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引起的毒性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ⅢB~Ⅳ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CCRT同时口服谷氨酰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CCRT治疗。比较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ARIE)分级、2~3级ARIE出现时间、治疗延期情况、体重变化。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6.4个月,所有患者对谷氨酰胺耐受性良好。试验组和对照组2级以上ARIE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53.33%(P=0.041),体重减轻发生率分别为20%和73.33%(P=0.010)。结论 口服谷氨酰胺对接受CCRT的ⅢB~Ⅳ期NSCLC患者在预防放射性食管损伤和减轻体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防治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43例阴道镜门诊检查者,与同期肉眼活检上皮肉瘤变(CIN)的诊断率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检查者中有108例(12.8%)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而同期采用肉眼活检则只有4.8%的检查者被诊断为CIN,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23.15)。CINI~III中血管异常分别为11.5%、12.5%及46.2%,白色腺体和腺口白环分别为31.0%,25.0%及7.7%。结论阴道镜下活检防治宫颈癌效果较佳,敏感性较高,且诊断费用远低于细胞学检查TCT法和CCT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在不同分期压疮中的效果。方法将5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外敷治疗;观察组根据不同分期压疮实施相应护理方法,观察14天。结果在压疮Ⅰ期,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期、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和不明确分期,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期和Ⅳ期,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不同分期压疮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对Ⅱ期、Ⅲ期、Ⅳ期、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和不明确分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1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1%(61/64),对照组为82.81%(53/6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5.1328,P<0.05);2观察组共发生3例(4.69%)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发生10例(15.6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4.1953,P<0.05)。结论阿奇霉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住院的58例64眼青光眼的患者,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58例(64眼)患者中麻醉效果为Ⅲ级的有4眼(6.2%),麻醉效果为Ⅱ级的有8眼(12.5%),麻醉效果为Ⅰ级的有52眼(81.2%)。本组患者未出现1例严重麻醉并发症,特别是处于低视力、小视野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未出现失明。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佳,使患者的恐惧心理和身心痛苦得到了较大程度缓解,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麻醉步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39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3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两组的组织及血清VEGF-C、VEGF-D进行比较,另将不同FIGO分期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组织VEGF-C、VEGF-D阳性率及血清VEGF-C、VEGF-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Ⅲ~Ⅳ期高于Ⅰ~Ⅱ期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呈现高表达的状态,与其血管的增殖及转移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妇科肥胖患者开腹手术全麻苏醒期气道不良事件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拔管前后1min、3min、5min的MAP、HR和SpO2的变化;观察苏醒过程中有无呛咳、屏气和躁动反应。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组较对照组呛咳、屏气和躁动反应少,低氧血症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小。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抑制妇科肥胖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