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畅 《现代商业》2021,(15):60-62
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合同,在获取派遣员工同意后,劳务派遣机构将派遣员工安排至相关企业参加工作的方式即是劳务派遣.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多元化用工模式兴起,劳务派遣模式便是其中一种.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是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环,最近这十几年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劳务派遣既提升了企业用工活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在企业越来越普遍,因其用工形式的特殊,劳务派遣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受到学者们更多的关注。本文以湖南省某通信公司劳务派遣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层次回归分析,发现劳务派遣员工组织公平各维度与组织信任显著相关,组织公平、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影响,组织信任在组织公平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实际性的管理建议,从而更好地提高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有企业中劳务派遣工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逐渐被各类用人单位所应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也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随着企业劳务派遣工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分配和福利待遇差距影响的显现,劳务派遣工思想不稳定因素有逐渐扩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部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分析研究劳务派遣工的不稳定因素,积极探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催动劳务派遣制在国内得到普遍应用,然相较正式员工,派遣员工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制度完备性、工会参与度以及晋升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可从三个角度对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导致的差异进行分析:一是劳务派遣;二是用工单位的目的;三是企业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随着劳务派遣制的普遍使用,企业中正式员工与劳务派遣员工身份“差序格局”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作投入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探索了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身份“差序格局”对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机理,并针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其高工作投入机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添思 《商》2015,(1):48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作为企业补充性用人的招聘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特殊需求,对于企业体制外的劳务派遣员工进行相关的管理,尤其是激励机制的建立成为企业管理存在的难点之一。目前,企业中存在的劳务派遣员工管理失败的案例很多,很多企业不重视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和管理,相应的福利和奖励机制欠缺,没有结合派遣员工的特殊性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模式,导致劳务派遣员工被隔离与正式员工之外,没有培养其情感归属和主人翁意识,导致工作积极性收到挫败,不利于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提高和团队建设,本文结合A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目前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为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需求新的方向,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对劳务派遣用工的适用范围、违法的处罚措施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2014年1月2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劳务派遣相关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作为首个劳务派遣领域的"部门规章",该规定上承《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下接各地有关劳务派遣的实施细则,已经成为劳务派遣领域的核心规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雇用环境和劳资关系,给众多企业用工管理和持续发展带来了新挑战。文章以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限制为出发点,结合A公司的管理实践,探析劳务派遣人员结构调整对企业用工关系的影响,以及劳务派遣人员转聘为合同制员工后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颖雪 《中国市场》2014,(30):178-179
本文将以近年来银行机构劳务派遣制员工人数不断攀升、占比不断加大甚至超过了相关法律规定的限度为背景,提出在这一趋势下,为何劳务派遣制员工的待遇、地位都不如合同制员工等问题,进而从劳务派遣产生的历史渊源、劳务派遣给用工单位及劳动者双方带来的利弊导致的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劳务(人才)派遣用工制度作为一种与传统用工制度有明显差别的市场经济下的新兴产物,逐渐被引入某些大型国有企业。现有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派遣制员工工作满意度不高,没有归属感,企业管理者对这部分员工的了解不充分、激励效果不好。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员工全面了解、有效激励,使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笔者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刘慧 《现代商业》2012,(32):175-17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近两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受众多用工单位追捧,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在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受限时,普遍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满足一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愿望,但企业劳务派遣员工比例过大,简单使用劳务派遣员工,无法改变同工不同酬、劳动者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为例,分析国有企业现阶段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用人单位、劳动者、法规制度等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朱婷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37-138
劳务派遣模式给企业创造了一种灵活的用工模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对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及用人单位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如:外派员工满意度低等。以A公司为例,阐述了一种新型劳务派遣模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劳务派遣的不利影响,对采用劳务派遣模式的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用工已经成为企业用工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及2014年3月1日实行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劳务派遣用工的规范工作提上了重要日程,积极推进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用工规范工作,对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力 《消费导刊》2014,(3):128-128
在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不少高校为了规避劳动用工风险把劳务派遣作为首选的编制外用工模式,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保障高校编制外员工合法权益,政府必须完善相应政策,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用工制度改革的推进,劳务派遣作为一个从西方兴起的用工模式被引入中国。实行劳务派遣不仅为政府解决就业问题搭建了新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高等院校的用人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但因劳务派遣工不属于高校的正式员工,在福利待遇方面经常被排除在外。加之成本控制,导致目前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愈演愈烈。本文基于公平理论的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三个维度来探讨高校派遣员工的福利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为人力资源管理和良好的劳动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劳务派遣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劳务派遣企业和用工单位、维护被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做出严格限制.然而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劳务派遣不但没有缩减趋势,反而表现出非正常繁荣现象.本文就当前劳务派遣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作为比较年轻的用工方式,对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编制和工资总额的限制,我国的国有企业选择了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在用工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纠纷和问题,如无法充分保障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的作用等。因此,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充分发挥劳务派遣对国有企业用工科学化的推动作用,使国有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最终顺利退回到“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商》2016,(1)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在保持人员合理流动,降低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合理使用劳务派遣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但使用劳务派遣时也存在风险,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和2014年3月1日《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合理、规范地使用劳务派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用工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又规避劳动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员工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群体,其良好的心理契约管理有助于员工与组织之间建立共同愿景、实现共同发展。本文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劳务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的内涵和特征,为企业良性用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务派遣作为近年来企业用工的一种新形式,是一种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劳务模式,由以往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主体变成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三方的用工模式,劳务派遣以其机制灵活、用工效高、便于管理、利于流动而获得用工单位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的优势及主要风险的介绍,着重就用工单位该如何防范劳务派遣风险问题,从劳务派遣机构选择、协议内容规范等方面的风险防范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律中有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劳动法律规定,被派遣的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正式员工有同工同酬的权利。而目前的劳务派遣活动中,存在许多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既侵害了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也阻碍了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继续发展。因此,必须釆取妥善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以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