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材料的分析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充分挖掘其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是可以与专业知识教学融合在一起的,两者具有统一性。但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经济学教师重专业知识教学而轻思政教学,经济学理论多是外来的而中国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为了深入推进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思政教学,必须根据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制定明确的思政教学目标,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经济学教师队伍,编写一套思政水准高的经济学教材,探索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来华留学生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来华留学生对国际经济活动和中国对外经济的成就与贡献的理解,有助于读懂中国共产党,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设定“知华、友华、亲华”的教学目标,选取基于发展中国家视角的教学内容,整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资源,实施广覆盖、全渗透的教学过程,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认证专业培养任务与目标,在控制仪表及装置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充分挖掘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辩证思维、法治意识和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科类理论力学课程特点,从哲学思想、工程与生活实践、人物故事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设计。通过修订课程大纲、优化教案设计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反思,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同频共振、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院校开展的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一项探索性教育教学实践,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类公共基础课,具有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天优势,主要体现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融合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蕴含了课程思政的因子,而我国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则契合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因此,大学语文要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条路径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以提升思政实效为目标,以强化教师思政水平为根本,以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为基础,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施于教学内容,融于学生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社会担当意识,提升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关键在于立德树人,重点是处理好怎样培育人才、将人才培育成什么样子、为谁来培育人才这些关键性问题。为了促进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工作合理高效地进行,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教的内容,并且通过阐述了怎样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在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有力补充,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究心理健康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文章通过从实际生活、网络信息、传统文化,挖掘红色资源四个方面挖掘思政因素,实现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进而从改革教学目标、教材选定、教学手段革新、教学内容渗透、师资队伍打造、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向和目标,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创新育人模式。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性是整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首要环节,但在基础知识教育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是新时代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中仍存在基础教育课程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化认知模糊、中小学思政课呈现弱势形态等不足现状,应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形成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耐火材料工艺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必须深入挖掘耐火材料工艺学中的思政元素。课程教学中通过强化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实现有机融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加强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和能力,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切实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互助协作。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高校桥梁工程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适当的渗透思政类的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具有责任感,根据自身的道德标尺来完成相应工作。尽量避免有可能产生的偷工减料行为,减少对国家带来的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毕业生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类的问题,通过讨论其原因,探讨了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必然趋势,"课程思政"的提出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境,因此要充分挖掘各学科和课程的育人资源,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切实解决"教书"和"育人"两张皮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职业外语课程着重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职业外语课程中可为实现这一目标注入新动能。职业院校应通过丰富思政元素、开发蕴含思政元素的外语校本教材、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等路径,将思政元素融入职业外语课程,将外语教师发展为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者与成长成才的推动者,充分发挥职业外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17.
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属性、自身特点及其课程思政的发展空间都为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能。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培养主动意识并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并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农业经济学”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和必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本文从“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课程思政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评体系、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出不同课程所具有的协同作用,对于提升各门课程的育人内涵与育人价值,以及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在对"课程思政"内在机理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教育内容体系构建与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对"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选择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双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专业教育是适应新时代教育特点、建设一流课程的重要途径。高校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应基于本科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特点和保险学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构建一流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凝练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等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实施途径,推动一流本科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