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依 《企业家天地》2009,(3):197-198
电影翻译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的差异,对影片中的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归化和异化,本文以电影《非诚勿扰》的英文字幕为例为例,着重分析这两种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千家诗》是蒙学经典之作,自1932年蔡廷干将《千家诗》西译以来,共出现了六个英语版本。蔡廷干、许渊冲、比尔·波特出于不同目的所做的翻译,展示了中国传统典籍外译的进程,体现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3.
中国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华文化意义重大,但任重道远。《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显示典籍英译要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译者翻译素养等各方面因素,采取适合的翻译策略。在全球化的今天,典籍英译应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态翻译理论,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字幕翻译中,译者通过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选择和适应,不仅实现了语言的转换,而且还实现了文化和交际意图的传递,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达到了翻译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电影《霸王别姬》字幕中全部31处文化意象的传递做定量分析,得出两点发现:一是多数意象被归化,二是保留意象时仅用直译法,未补充或加注。探究其主要原因是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而非译者主体性。最后为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视字幕翻译有着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文章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角度出发,以电影《喜宴》字幕翻译中称谓语的翻译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试图证明将目的论应用于字幕翻译中有助于指导翻译行为,期望能对提高字幕翻译的质量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功夫熊猫》电影为例,对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进行了讨论,从译者主体性和文化因素角度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影片字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影业的日益蓬勃发展,高品质的字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夜宴》以五代十国的宫廷叛乱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凄美纠葛的爱情故事,影片完美展现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含蓄内敛。译者考虑到字幕翻译的种种制约因素,以简洁通俗的译文实现了中西文化的零障碍交流。  相似文献   

9.
东北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东北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课程,是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纲要》课程教材的生动补充;也是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举措,不仅很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将这些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将之作为一种载体,顺利展开教学活动。本文将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阐释本土红色资源在《纲要》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特色文化词汇和文体风格的角度对《三国演义》两个译本:泰勒译本和罗慕士译本的第一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泰译本存在漏译、模糊翻译、误译和文体风格缺失的现象,并尝试给出了一些词汇的译法。最后提出,在顾及读者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文化优先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浮生六记》自问世后的130年间杳然无声,经林语堂等评价、介绍、尤其是翻译成英文后,至今畅销不衰。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是对当时社会需求和"性灵"文学的适应。林语堂在英译《浮生六记》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方面作了适应性的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科技的普及,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英美影视作品涌入我国,字幕翻译架起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通过人人影视字幕组、衣柜字幕组和HBO Asia 字幕组对美剧《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第一季字幕翻译的对比分析得出,译者应以观众的理解和接受为目标,充分考虑字幕翻译的特点,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诠释法、交际翻译等多种翻译策略,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欣赏影视剧情,体验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幽默言语翻译是一种跨语际的阐释性运用,幽默语言的翻译水准对于提升观者对于异国文化的理解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老友记》为例,分析了影响幽默语言翻译的因素及其中的一些字幕翻译,希望这些研究能为现在的幽默语言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极富艺术性的文学体裁,并一直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一种文本类型。但诗无达诂,译无定本。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均可视为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工作,为人们对原文文本的解读以及翻译研究本身带来了新的视角与研究范式。本文以中国诗歌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锦瑟》为例,基于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检索结果,对2000年至今国内学者在《锦瑟》英译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比较,以期引起学者们对《锦瑟》英译研究的辩证思考,并为今后的中国古诗英译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对表情类文本《莺莺传》的翻译,在语言维将原作融"史""诗""论"多种笔法于一体的传奇体改编为现代短篇小说形式,并以"句"为本位进行翻译,保留了原作清晰晓畅的语言风格;在文化维,通过省译、增译、音译、直译及加注等翻译方法力求文化信息的形象传达,以传播中华文化,同时通过改译和增译等方法,塑造了与原作不同的莺莺形象,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东方女性的认知期待。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称之为《水浒》,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作者据传是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实际参与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水浒传》及相关文化的研究被称之为"水浒学",简称"水学"。其中英雄的绰号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水浒传》中英雄的另一标志。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奴隶文化与中国的封建文化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座文化高峰。古希腊的奴隶文化缔造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而且直达今天西方的物质文明。中国封建文化的主流文化——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孕育了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历史上真正的孔子早已湮没在千古尘雾之中。而“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的《论语》乃是一部表现孔子人格及思想言行的良书。后汉以来,历遍唐宋明清,《论语》一书一直被奉为儒家经典,欲通六经旨要,解读圣人微言大义,必读《论语》。  相似文献   

18.
《楚辞》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之一,但其英译研究相对滞后于其他经典作品.从植根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美学角度研究《楚辞》英译是可行且有意义的.翻译美学涉及神似和形似这对美学命题,具体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格律及风格等诸多方面.从卓振英译的《大中华文库·楚辞》中看出,“以诗译诗”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为了全值再现原诗所蕴含的美,译者应该采取诗化译法.  相似文献   

19.
从情态、美学、文化等方面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的英译版本比读、赏析,是对欣赏典籍英译的新颖切入点,读者可以体会到诗词翻译中译入语中情感忠实的重要性、美感传递的重要性、文化语境的重要性。中国需要不同风格的翻译家,他们都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影视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本文在探讨影视字幕翻译的定义与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实例,分析该理论在字幕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