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文化艺术品市场与证券投资市场间的风险传导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沪深300指数对文化艺术品市场存在单向溢出效应;文化艺术品市场和创业板指数是相互影响的,二者具有正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另外,文化艺术品市场与创业板指数的动态波动溢出效应更明显,二者具有典型的"同上同下"趋势。基于此,本文从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艺术品投资对冲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杜娟 《中国信用卡》2007,(10S):15-17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异常火爆,这个曾经不被大众所关注和了解的市场,在投资收藏的引领下,收藏品价值增长惊人。艺术作品被赋予“理财产品”概念之后,立时有了更多与公众接近的机会。随着中国民生银行向艺术品市场的出击,艺术品与金融市场对接的序幕就此拉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冯云国 《金融博览》2011,(11):11-12
天津市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新推出的两只艺术品股票价格的暴涨暴跌,使人们不免有疑问.艺术品“股票”靠什么拥有如此高的回报率7解决了变现和分享我们不妨把艺术品”股票”看做是艺术品金融化的又一个尝试。所谓艺术品金融化,其含义是在艺术品领域融入金融的手段和工具.使金融与艺术品投资相结合.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应当说,艺术品市场非常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把金融投资的~些理念融入艺术品行业,可以扩大市场想象空间,激活市场,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市场.快速提升市场活跃度。  相似文献   

4.
刘强 《金融博览》2012,(4):40-41
相对于投资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投资项目来说,大多数投资者对于艺术品投资仍然比较陌生。随着拍卖市场频频出现天价艺术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品的投资价值,同时一些具有投资能力的人迫切希望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分享艺术品投资盛宴。  相似文献   

5.
正艺术品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让艺术品的购买群体和目的都发生着变化,投资属性不断被强化,而收藏属性则日益边缘化。其实,不妨看看叱咤股市的巴菲特,这位大师已经进入了一个"收藏股票"的境界,而以这份收藏的心态去投资,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一、艺术品基金的定义 企业或者个人进行艺术品投资,决定成败的关键除了财力,还有以下重要制约因素:一是所投资艺术品真假的鉴别和精准的选择;二是对艺术品市场和诸多画家要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认识;三是需要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机构或专家把关。因此,作为一般企业和个人进行艺术品投资,最好能够依托专业和权威的投资机构进行,即通过投资艺术品基金间接投资。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一个富裕社会阶层的崛起,中国的艺术品基金已经开始兴起,市场上已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私募和公募艺术品基金。  相似文献   

7.
吴沁 《投资与合作》2011,(7):106-107
自从艺术品被插上了"金融资本"的翅膀,就一路越飞越高,甚至腾空跃起,似雄鹰晨翅,在收藏家和投资者头上凌空翱翔。对于行情不断看涨的艺术品投资,欢呼雀跃者众,头晕眼花者懵,静观其变者疯。从古代技艺精湛的瓷器、书画、家具、象牙雕、各类杂项等古董,到当代个性张扬、创意十足的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艺术类型,艺术品投资市场正逐渐彰显出巨大魔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蜂拥而上。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现状艺术品与经济的关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其标志就是投资。艺术品与股票、房地产已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且投资增长率呈现逐年递增的现象。20年来,全世界艺术品市场每年的投资增长率超过30%。近年来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也相当火爆,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统财富管理概念的普及,普通投资者开始参与到投资理财中,而对于经济上先富裕起来的高净值客户,银行需要提供的是更加特色鲜明的服务。俗话说"盛世收藏",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的持续繁荣与财富阶层的不断扩大促进了艺术品收藏市场快速成长,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  相似文献   

10.
李琳 《理财》2006,(2):30-32
1999年以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年成交额一直徘徊在4亿元以下。但从2000年开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开始逐步升温,当年成交额达到10.5亿元,国内艺术品市场开始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膨胀。而自去年以来,无论北京、上海,还是南京、广州,各地的艺术品拍卖都是高潮迭起,成交率普遍在70%以上,而全年的成交额可能达到创纪录的70亿~80亿元。然而,这股热潮却不由得让人怀疑是“虚火”所致。到底是哪股力量在主导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井喷行情?投资者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又该何去何从呢?市场“疯了”2004年的北京嘉德秋拍会成交额超过4.8亿元,比上年几…  相似文献   

11.
当艺术"遭遇"资本,似乎就被"量产"了。一直被少数人"孤芳自赏"的艺术品投资伴随各地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兴起而变得似乎大众适宜了。继郑州文交所、天津文交所等之后,北京首家艺术品交易所汉唐艺术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汉唐")于2011年8  相似文献   

12.
一个完整的艺术市场链条不仅仅只包括画廊和拍卖,而目前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上,曝光率最多的恰恰只有画廊和拍卖价格。如果你匆忙地仅以此为判断依据进入的话,那么,你面临的收藏和投资风险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雷原  赵倩 《投资与合作》2011,(10):225-227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国内各投资领域的投资热潮。且随着人们加强对精神层面的探求.社会关注的热点逐步倾向于代表高端技术与文化内涵的领域。艺术品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既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现实的技术上的可挖掘性。其中将艺术品市场与资本相结合,促成艺术品的资本化就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品投资模式。本文通过阐述艺术品投资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结合当前资拳市场的情况提出艺术品投资的新型模式一艺术品的资本化,艺术品的资拳化有许多实现方式,其中之一可以通过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即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来实现。组建文交所需要特定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的支持,本文在提出组建文交所的设想的同时,也针对目前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分析说明,以求实现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4.
郭成 《投资与理财》2014,(16):34-35
2002年左右,全球艺术品市场膨胀。随着这个趋势,金融领域的人认识到艺术品市场具有投资价值,中国的艺术品基金(信托)就属于这一波浪潮当中的一部分。他们觉得,信托或者基金运作的方式他们很熟悉,将艺术品当做是一种投资产品来对待了。  相似文献   

15.
在不久前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明代画家仇英的画作《赤壁图》以7952万元落槌,创下了中国画家作品拍卖的全球最高记录。国内艺术品收藏热潮已悄然而至,艺术品成为继股票、房地产后的又一个投资热点。然而艺术品市场是一个专业化、小众化的高端市场,一些初涉艺术品收藏投资者极易走入以下这八大陷阱:  相似文献   

16.
要划分艺术品的投资周期就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艺术品的投资周期。所谓艺术品的投资周期是指从购买某件艺术品到出售这件艺术品的整个阶段。比如,张三在2000年1月购买了某件艺术品,又在2001年1月将其出售,则他的艺术品投资周期就是1年。但是,到底应该如何划分艺术品的投资周期却  相似文献   

17.
乔秀强 《时代金融》2014,(29):27-28
在人均GDP逐年递增的驱动下,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空前繁荣。普通人民群众对艺术品投资的需求,推动艺术品投资市场交易额稳步上升。在探索"金融与艺术品结合"的模式的过程中,以信托模式交易为主的艺术品产权类交易发展迅速。天津文交所的艺术品股票,将艺术品投资证券化创新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将通过对国外艺术品投资证券化发展进行分析,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推动艺术品投资证券化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8.
国内艺术品投资的金融界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是公认的中国艺术品金融元年。艺术品投资具有流动性差、相关性小、收益性高、专业性强等特征。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在艺术品指数、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金融衍生品及艺术银行等作用下,已相当成熟。艺术品市场悄然成为新的重要投资选择。但目前国内对艺术品投资的研究仅限于美术界,国内金融界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研究甚少,希望本文能够引起金融界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黄隽  李越欣 《金融研究》2019,468(6):188-206
文物艺术品既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瑰宝,也是情感资产和动产。本文基于2000-2017年全球艺术品核心市场——北京、香港、纽约和伦敦核心拍卖行中国书画的微观数据,使用特征价格法构建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指数,展示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全貌,同时创新性地使用重复交易数据探讨离岸和在岸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特征和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北京和香港市场作为中国艺术品最大的在岸和离岸拍卖市场价格相互联动,走势基本一致;艺术品财务收益和精神回报是艺术品投资收藏和消费的主要原因,不同市场间财务收益和风险分散的差异是艺术品市场资产配置和资金流动的动力;纽约和伦敦市场中国艺术品投资收益率低于北京和香港,香港是全球中国艺术品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地区,重复交易中的北京-香港交易策略占优,离岸香港市场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使香港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异常火爆,这个曾经不被大众所关注和了解的市场,在投资收藏的引领下,收藏品价值增长惊人。艺术作品被赋予"理财产品"概念之后,立时有了更多与公众接近的机会。随着中国民生银行向艺术品市场的出击,艺术品与金融市场对接的序幕就此拉开。这种理财产品究竟会给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收益,银行如何规避投资者的风险,艺术品投资市场是不是下一个"金矿"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民生银行负责艺术品基金产品的项目经理高蔚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