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市超市的农产品经营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目前仍处于与农贸市场经营激烈竞争的阶段,超市农产品经营的出现和发展受到经济、技术、人口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基于消费者角度的研究则证明,价格、质量是决定超市农产品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价格、质量因素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农产品购买渠道选择,进而影响到超市的农产品经营。超市降低相对于农贸市场的价格溢出,或者增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质量形象,均会吸引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到超市购买农产品。另一方面,价格、质量因素也会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超市农产品价格支付意愿,进而影响到超市的农产品经营。超市不懈地加强成本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均会不断增加消费者到超市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剩余,进而增强超市农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超市将食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来争夺客流客源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以北京物羡大卖场(亚运村店)和华堂商场(亚运村店)超市之间的竞争为例,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时两家超市生鲜农产品(包括速冻食品)价格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二元选择模型验证了超市食品价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消费者选择超市购买食品的主要因素,为规范超市之间的竞争行为提供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方式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生鲜农产品是指未经深度加工的初级农产品 ,一般包括蔬果、肉类、水产三类产品 (方昕 ,1999) ,它在我国食品消费中一直占很大比重 ,但这类产品具有周期性、地区性、易腐性、不耐贮存等特点 ,在经营上表现出购买频率高、每日购买多以及很强的集客性等特征 (周勇 ,1996 )。这些特点和特征使得它比较适合流通性较强、交易成本低的农贸市场销售 ;而超市运作模式决定了销售生鲜农产品具有其优质、安全等优势。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各具特色和优势 ,目前已形成两种方式并存的格局。目前 ,我国农贸市场已形成包括蔬菜、水产品、肉类、果品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准确把握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特点和消费规律,对于偏远农村地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意义深远。方法 文章基于2 027位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二元 Logistic模型分析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 (1)家庭成员结构、职业、收入水平对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2)购买动机、购买渠道、获取农产品供给信息的途径对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3)农贸市场变量与溢价支付意愿呈正向显著关系,线下仍然是消费者选购农产品的主要渠道;(4)种植与营销供给质量对消费者农产品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该文提出了偏远地区加大绿色和有机特色农产品种植,优化传统农产品市场批发流通网络,不断提升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居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从农民的"菜园子"到批发市场再到城市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流通模式,已满足不了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及时、安全、新鲜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华润万家生活超市现阶段实施的"农超对接"模式,并对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超市生鲜农副产品经营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一、问题的提出生鲜农副产品 (以下简称“生鲜”)是中国消费者除粮食以外最主要的食物营养来源 ,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产品流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传统的“生鲜”流通也逐渐向现代流通体制转变。伴随着城市居民“生鲜”消费需求的变化 ,超市“生鲜”经营随之诞生并迅速发展 ,对集贸市场发起了挑战。2 0世纪 80年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继放开了由国家控制的“生鲜”价格和由国有体制占主导地位的流通体系以后 ,农贸市场成为中国城乡“生鲜”流通的主要渠道。但是 ,农贸市场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7.
探究城乡居民从超市渠道向电商零售渠道购买生鲜农产品的渠道迁徙意愿,对扩大"互联网+农业"的社会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研究基于江苏省四个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以偏最小二乘法为基础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城乡居民渠道迁徙意愿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电商零售渠道相比,城镇居民超市渠道感知风险差距构成正向影响其渠道迁徙意愿的推力因素,感知易用性差距、渠道信任差距构成正向影响其渠道迁徙意愿的拉力因素,超市受众社会规范和电商零售渠道感知成本差距构成负向影响其渠道迁徙意愿的锚定因素;农村居民媒体丰富度差距、感知有用性差距、感知易用性差距、渠道信任差距构成正向影响其渠道迁徙意愿的拉力因素,超市受众社会规范构成负向影响其果道迁徙意愿的锚定因素;锚定因素负向调节拉力因素对城乡居民渠道迁徙意愿的作用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完善生鲜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治理体系、推进多元化零售渠道的开拓与整合、加强冷链运输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力度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8.
侯正毅  王崇彩 《山西农经》2022,(24):135-137
为了解生鲜农产品顾客购买的行为规律,以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卖家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生鲜农产品电商服务质量对顾客行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生鲜农产品质量、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客户关怀、安全性、包装与物流质量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58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构建验证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服务质量对顾客行为的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生鲜农产品质量、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客户关怀、安全性、包装与物流质量7个方面正向影响顾客购买行为,而安全性对顾客购买行为影响存在弱相关。基于此,对生鲜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在网络平台上购买生鲜农产品的行为已成为城市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目前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平台选择的运营模式和配送路径难以全面符合消费者提出的要求,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生鲜农产品配送的进步及发展。本文在阐述移动电商下生鲜农产品配送优势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配送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配送路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生鲜农产品增加了网上渠道,由此产生了生鲜农产品双渠道销售及双渠道冲突问题。本文在简要梳理渠道冲突定义文献基础上,分析了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冲突的主要表现,然后构建生鲜农产品集中决策博弈模型、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协调模型,分析生鲜农产品双渠道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供应链整体利润差异以及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下最优线上销售价格、最优线下批发价格和收益共享率问题,揭示了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决策方式选取、线上销售价格和线下批发价格确定机理以及收益共享率对供应商和零售商活动行为影响规律,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对策,为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产生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冲突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以促进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挥财政职能 支持农经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下半年以来,"超市农业"、"生鲜超市"、"绿色食品连锁超市"等概念频频见诸媒体,"生鲜超市"以其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质、干净卫生的购物环境、方便快捷的配送渠道,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一些商家把目光转向"生鲜超市"这一新的利润空间,农产品营销正由传统农贸市场向超市过渡."超市农业"在大连、武汉、上海、厦门、北京等地迅速发展起来.经分析,称谓不同涵义却一样:形式上表现为农产品生产农户与销售超市直接相连,本质上是农业产业化的新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购买绿色健康的食品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追求,基于南京市民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实地走访数据,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探讨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角度,通过实证分析甄别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是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这两个因素的结论,针对影响因素从农产品供应链角度,提出了优化完善供应链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建由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市有实力、有动力、有能力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构建由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仅对改善购物环境、提高食品安全性、保证商品质量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重大作用,而且能促使生鲜农产品走出国门,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下半年以来,"超市农业"、"生鲜超市"、"绿色食品连锁超市"等概念频频见诸媒体,"生鲜超市"以其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质、干净卫生的购物环境、方便快捷的配送渠道,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一些商家把目光转向"生鲜超市"这一新的利润空间,农产品营销正由传统农贸市场向超市过渡."超市农业"在大连、武汉、上海、厦门、北京等地迅速发展起来.经分析,称谓不同涵义却一样:形式上表现为农产品生产农户与销售超市直接相连,本质上是农业产业化的新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视角,以生鲜农产品超市为例,探讨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生鲜超市建立供应链一体化的必要性和优化策略,对保障生鲜农产品稳定安全供应,满足消费者追求更新鲜、更高品质的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下半年以来,“超市农业”、“生鲜超市”、“绿色食品连锁超市”等概念频频见诸媒体,“生鲜超市”以其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质、干净卫生的购物环境、方便快捷的配送渠道,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一些商家把目光转向“生鲜超市”这一新的利润空间,农产品营销正由传统农贸市场向超市过渡。“超市农业”在大连、武汉、上海、厦门、北京等地迅速发展起来。经分析,称谓不同涵义却一样:形式上表现为农产品生产农户与销售超市直接相连,本质上是农业产业化的新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一、“超市农业”表现形式目前,“超市农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向有过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电商购物经历的消费者发放问卷并分析个体特征,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探究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方法]通过在多个线上网络社交平台以及线下生鲜农产品电商实体门店,向有过O2O模式生鲜农产品电商购物经历的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索取样本数据,分析研究O2O模式下购买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并通过相关性来分析消费者购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生鲜农产品质量、销售价格、商家的物流配送、消费者使用的支付方式、商家的售后服务、商家的网页设计,均对提升消费者线上线下购买生鲜农产品的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结论](1)商家应严格把控生鲜农产品质量,保持线上线下的生鲜农产品品质一致性。(2)商家定价应遵循多样定价、合理定价。(3)商家应做好线上的网页设计,维护好线上的网站质量,同时商家应合理进行产品宣传,消除信息误解。(4)商家应提升自己的服务,提供符合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支付方式。(5)进一步完善商家的物流配送能力,建立更全面的配送网络,倡导及时、高效配送,提升配送人员素质,提供更优质的配送服务。(6)保障消费者权益并完善商家的售后服务,线下可提供体验性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间以来,“生鲜超市“、“生鲜便利店“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悄然兴起,成为粗放的农贸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作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生鲜超市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既是对传统农贸市场的一种全新诠释,又迎合和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快节奏、高质量生活方式的需要.不仅北京的商家开始把目光转向“生鲜超市“这一新的市场空间,而且国外的营销商也看好了北京这块宝地,选地开张,促使农产品的营销业态悄然进行着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601个长沙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例,剖析了长沙市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情况、接受意愿、支付意愿和实际的购买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信任度较低,因此,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都处于一个较低地水平。其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安全认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加强安全认证农产品的信息发布、提高政府对农产品安全认证的公信度等,以切实提高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进而促进安全认证农产品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对可追溯性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成都市区超市消费者的实证调查素材,运用Probit模型分析消费者购买可追溯性农产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消费者的职业、消费者对可追溯性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及可追溯性标识的影响前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