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中国体育用品公司崛起,打破了国外一线运动品牌垄断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局面。但与此同时,我国体育用品公司却面临缺乏强势品牌的困境,而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品牌优势,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李宁公司进行分析,希望借此提供给国内体育用品公司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赵学敏 《品牌》2002,(2):62-62
<正> 2001年空调新品牌急剧扩张,产品供大于求,企业利润增长减缓,行业发展前景难以把握。据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广告监测网对我国110个城市、618家报纸媒体所发布的平面广告监测数据统计:在2001年空调销售年度中(2000年9月—2001年8月),全行业共有153家中外空调生产企业投放了平面广告,总费用高达22519.59万元。无论是投放平面广告的企业数量还是所投放的费用,都位居当前我国家电行业各类产品之首。然  相似文献   

3.
乔均  刘菲 《市场周刊》2008,(12):73-77
洗衣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淘汰成为2007年洗衣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据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2007年度洗衣机国内市场白皮书》显示,2007年国内现有的89个洗衣机品牌中有38个品牌退出了市场,占2007年洗衣机全行业品牌的40.87%,居家电行业品牌淘汰率之首。由于目前国内洗衣机企业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竞争阶段,近几年生产成本和原材料、  相似文献   

4.
家电行业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产品差异化最低、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在1995年国内的家电品牌尚有200多个,到2000年仅剩下20多个,短短5年时间品牌的淘汰率高达90%.按照国际家电市场的规律,专家预测,到2005年,国内家电品牌最终能生存下去的只有4-5家.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家电行业的企业竞争环境恶化,多元化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具优势,基于完善产品组合的战略目的,我国近年发生了多起家电行业并购案。本文通过对并购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家电行业并购问题颇多,比如品牌差异化难以实现、营销措施不能有效支持品牌差异化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加剧品牌整合难度、品牌整合策略与提升自有品牌之间存在严重矛盾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并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茅忠群 《光彩》2010,(6):22-25
方太也许是国内家电行业惟一一个比一些国际高端品牌卖得贵又卖得好的品牌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到现在为止创业14年,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最自豪的是,方太也许是国内家电行业唯一一家比一些国际高端品牌卖得贵又卖得好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一,空调行业将爆发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价格战,国内销售规模在前十的空调厂商中有一半以上将参战。记者了解到,此次价格战实属无奈.空调行业库存高企面临危机,而价格战的结果可能是强者更强,二三线品牌遭到血洗。  相似文献   

8.
远大在多年前就预见到空调行业的燃气空调替代用电空调的大趋势,因此率先在国内做起非电空调。时至今日,这个选择无疑是明智之举,它也让我们看到了燃气空调的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9.
2002年夏季,空前的炎热席卷中国华北、华南、西北、西南地区。空调行业作为季节性消费品牌的典型,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自2002年2月,中国空调市场火药味渐浓,专家预计,今年国内空调总产可能是2500万台,而市场容量是1200-1500万台。1000-1300万台的库存压力使空调企业如坐针毡。曾有权威人士预言2002年将是中国空调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由此,美的、科龙等空调品牌均发出"洗牌"宣言。2002年2月26日,格兰仕率先举旗降价后,奥克斯、科龙、乐华、威力等企业纷纷跟进,引发了2002年空调价格战。格力、美的等品牌虽然没有公开降价但也在通过各种促销手  相似文献   

10.
除了品牌定位上存在竞争外,国内家电行业在运作双品牌或多品牌上尚少成功先例可供借鉴,而海尔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调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品牌之间的竞争。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品牌效应,稳固空调有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成了空调行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空调行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品牌营销的内容分析入手,并详细地阐述了空调有限控制品牌营销的症结所在,其次为空调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相应有效措施,旨在其能推动我国空调行业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来,我国家电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局面,突出的表现在1996年以来持续不断的价格战,先是彩电与微波炉,接着是VCD和空调.各大厂商无不"大出血"、"跳楼大杀价".2000年,我国家电市场更是"硝烟四起",6月初,彩电业多种品牌多种款式的29寸超平彩电售价跌进1900元大关,个别29寸彩电竞跌到1700元;9月底,在微波炉行业老大格兰仕宣布巨资进军空调制冷业,并将同类型产品价格下降一半左右,之后,地处台山的乐华空调也宣布大幅降价,1.5匹冷暖机仅售1900元,此举无异给同行造成了沉重压力,由此新一轮的价格战如火如荼地展开,纵观国内家电市场,冰箱虽尚未被卷入"价格战场",但在供求窘境之压力下,冰箱价格战也迟早会爆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产业经济学SCP分析范式应用于中国家电行业,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对家电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电行业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在这种市场结构的影响下,企业采取的价格竞争行为、合作协调行为和兼并收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并对行业的市场绩效产生影响。把SCP范式应用于中国家电行业的分析有助于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家电企业战略结构的调整提供借鉴,这也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一、国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企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化将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创造了一批批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的产品品牌,在家电行业,以海尔品牌为首,“康佳”、“长虹”、“TCL”等国产名牌已崭露头角,但同“索尼”、“松下”、“三星”等名牌相比,仍然存在竞争劣势;在IT行业,联想、方正、四通、长城等品牌的竞争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变频器行业特别是高压变频器行业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年轻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就有一些企业在几乎与世界水平同步的情况下涉足了高压变频领域,并逐步形成了产品的独立开发生产能力。经过这么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共同努力,打破了在这一领域由少数外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国内品牌已经占据了中国高压变频器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6.
A品牌为国内大型家电集团,产品线涵盖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等涉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产品。从公开的“家电下乡”数据中,第一轮“家电下乡”A品牌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19.8万台,有112万户农民通过购买A品牌产品取得补贴,占全国”家电下乡”整体销售份额的42%;“家电下乡”全面铺开后,截至目前A品牌的整体份额仍在40%左右,这是近乎垄断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7.
广东美的股份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白色家电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国内上市公司,近几年其空调市场占有率一直为行业之首。因此美的公司的营销渠道模式在空调行业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张倩 《商场现代化》2023,(17):11-13
如今,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消费层次也与之前有很大差距,我国家电行业的竞争力度不断加大,像美的、九阳、苏泊尔等有着十足影响力的大牌家电,已有了一整套规范的运行体系。此时的家电行业犹如“红海”,而小熊电器在一众品牌中拔得头筹依靠的则是其小型家电对战略的准确选择。日后,市场上会有类型相似的其他品牌也推出此类产品,小型家电市场也可能会被大牌家电占据,那么小熊电器如何继续占领小型家电行业的领先地位?本文结合小熊电器企业实际情况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究其如何实施差异化战略,并针对差异化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未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萧牧 《商业时代》2003,(243):30-31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空调市场终于走过难耐的冬季,迎来了销售旺季。使得今年的空调市场格外引人注目,品牌的增多、巨大的库存、原材料的涨价,使得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无不关注这样一些问题:空调价格大战会不会爆发?价格会降多少?在新技术、新品牌不断增多的同时,老百姓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空调?近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召开“2003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数十位国内空调企业巨头和行业权威人士坐以论道,共同对今年的空调市场进行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20.
事件     
《商界》2008,(11)
品牌百强 中国企业无一上榜;果汁企业要求听证“汇源并购”;浙江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国内18个空调品牌遭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