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震字 《经济论坛》2010,(12):38-40
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社会支持体系,是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农民工退保率高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本文认为,制度设计的缺失与农民工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博弈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应从政府与农民工两个角度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已经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焦点就是弱势群体利益保护问题。怎样正确的认识弱势群体,如何切实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力图从立法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的立法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立法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充当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大量建筑企业多是农民工站在生产建设的第一线,为社会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建筑企业中,也存在着农民工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维护,社会保障措施不健全等问题。主要分析建筑企业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保护农民工的利益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倩 《时代经贸》2009,(12):26-27
目前,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农民工正当权益的保护,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公平正义。劳动关系问题是农民工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是值得思考并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民工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劳动关系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从法律角度研究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问题形成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体现为“收入低、地位低、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农民工问题成为近期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农民工认识的基础上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农民工形成的新解释 ,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退保,是对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削弱。分析愈演愈烈的农民工“退保潮”,有效解决农民工退保问题,对于完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促进中国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从农民工自身角度以及政策角度分析农民工退保的主要原因,提出政策制定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民工“临时夫妻”问题的产生背景和形成原因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临时夫妻问题不仅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民工的高度流动性所致,从情感社会学角度分析,还反映出农民工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父权制家庭向平权制家庭转变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媒体只从性满足的角度报道临时夫妻问题失之偏颇。为规避、调控社会情感风险、防范突发性群体事件,需要重视和加强情感的社会结构合理化建设,加强农民工的情感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高度危险行业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农民工权益保护更是迫在眉睫。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完善劳动保护制度,地方政府严把安全生产和企业准入关,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等是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极大的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股利政策来"掏空"中小投资者,使得股利政策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成为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焦点。本文将从股利政策的角度,对"掏空"理论、投资者保护影响的表现及原因、效果评价指标及措施三方面阐述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宏昌 《经济师》2014,(8):79-80
当前,新生代农民的利益诉求与权益保障也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自身优势为逻辑起点,在总结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对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的政府责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以期为维护、保障与增进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兼具现实性与可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自媒体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对于自媒体作品侵权的构成要件的理论探索成为深入研究和解析自媒体作品侵权,并进一步对自媒体作品侵权进行有效法律规制的重要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当前,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以及各种侵害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成为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如何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是值得思考并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试图从法律角度研究农民工进城打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劳动权益被侵害的问题,进而提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及政策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城市住房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其城市住房问题不容乐观,现有政策及利益分配格局使得差距逐步扩大、形势日益严峻.通过对农民工住房供给需求的成本-效益分析,从住房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角度阐述了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的迫切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落实责任主体,缓和各方矛盾,以实际行动分阶段逐步将农民工住房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权益,如果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障,人们会认为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没有得到保护,这时需要政府维护他们的利益,为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社会保障中还需要履行缴费的义务,这个义务由谁来承担,是政府承担,还是企业承担,还是农民工自己承担?如果缴费实际上是农民工承担,  相似文献   

15.
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成因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靖 《经济师》2005,(1):66-67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目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学者探讨的论题。文章从社会、法律制度、农民工自身等角度分析了该现象的成因,并针对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探讨梁卫斌当前,农民负担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成为保护农民利益的热点。为此,中央提出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各级政府都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大事抓起来。笔者想在此从全方位的角度,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对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我国现阶段,工薪问题仍然是农民工利益的核心问题。农民工在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时,对基于地缘关系、友情关系形成的非正式表达途径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效能感,而对正式利益表达途径缺乏认同和效能感;农民工利益表达行为的理性倾向同政治社会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农民工利益表达行为基本上游离于正式制度供给之外或者具有游离于正式制度之外的倾向。总之,农民工利益表达的行为选择同现有利益表达的制度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对此,本文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及权益失衡的表现,从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保障等缺失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失衡的原因,突出青年组织作用缺失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处于困境,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失衡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媒体报道角度,选取2009-2016年发生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及PSM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考察媒体类型、媒体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越高,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可能性越低;相比正面新闻,负面新闻更能显著减少公司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媒体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约束力存在差异,政策导向类媒体能显著减少违规行为,市场导向类媒体的作用有限;对于国企,媒体主要通过行政干预机制实现监督职能,对民企则主要通过声誉机制。由此建议推进市场化竞争体制,鼓励媒体自由发声,并合理引导媒体的舆论功能,减少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的概念及其特点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是合乎中国国情、极富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概念,它代表着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据有关专家估量,当前中国的农民工近2亿,而且还有1亿多农民在不久的将来,也要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20多年来,农民工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功勋卓著的贡献.与此同时,农民工因为户籍身份等制度性原因,导致民主政治活动无法参与、利益权利得不到保护、素质能力不能有效提升等等,严重制约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严重影响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研究农民工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成为了当前刻不容缓解决的重大课题.特别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客观分析农民工这一概念形成的客观基础,探索农民工概念的由来、内涵和外延,深入剖析研究农民工的基本属性,对于解读中国农民工群体,解决农民工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