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溪县茶产业调研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安溪茶产业的发展情况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0多年,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就有种茶、品茶的历史,到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就作为一种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到了明末清初,铁观音在安溪这块飘香的土地上诞生了,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推动安溪工艺行业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工艺行业作为安溪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自1972年起源至今30多年来,为推动安溪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加快安溪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安溪工艺行业也发展成为年产值近20亿元的产业,并于2002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藤铁工艺之乡"称号,成为全国重要的工艺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7,(8):110-111
安溪铁观音神州行,继2005年11月首都行,2006年6月南线行,11月北线行,行程4万,车轮滚滚,舆论传媒,再度东北行.6月20日至30日,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考察交流采风团先后到辽宁沈阳、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进行考察交流采风,行程4000公里,先后举办3场品茗赏艺会、1场茶商茶友座谈会、3场茶艺茶歌茶舞表演,分发"安溪铁观音"知识调查问卷1500多份,赠送《安溪铁观音与和谐健康》论文集100多本,分发3000多本的安溪铁观音基本知识宣传小册子、3000多本的安溪铁观音宣传画册,安溪县茶叶协会在沈阳成立分会,并为在沈20家茶叶企业颁发安溪县茶叶协会会员企业牌匾.  相似文献   

4.
泉州安溪是千年的古老茶乡.从古至今,安溪人以茶为生,产茶为业.当前安溪县有70%的人从事与茶业有关的生产,30%的人直接从事生产茶叶.安溪年产茶业15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出口创汇达2000多万美元,滚滚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安溪,其中的关键在于名茶品牌铁观音的缔造。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安溪新世纪不平凡的创业年,财政突破8个亿(年增长33.3%);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城关、龙美、湖头三个工业片区年新办企业50家,投资10个亿,创新企业运行机制,成立开发有限公司;去年安溪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县后,安溪城建如沐春风,中央、省、市对安溪发展提出期望和要求,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紧锣密鼓,在改建大同路东片区的同时,全面开发二环路沿线、中国(安溪)特产城、茶都三期、安星小区、亿龙花园等一批项目,新区建设、城区绿化、西桥拓宽、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城区220KV变电站、自来水二期工程、凤山森林公园都在破土动工中。茶业,是安溪人的品牌产业的生命线。去年产量2.26万吨,比增7%,质量提升20-25%,高档茶价成倍增长,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外经外贸形势喜人,进出口额24400万美元;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安溪制药厂一期投入8500万、二期7个亿美元,生产人造血浆;改革开放搞活,投资领域扩大,前主体港澳台、东南亚,今欧美、日本、韩国等。社会事业,华夏强音。“关爱女孩行动”试点成型,上级首肯,全国经验交流会在安溪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也在安溪,参保农民659659人,参保率68.3%。安溪原是全国贫困县,教师待遇较低,但近些年,特别是2004年安溪高考升学率开创泉州市第一。县茶艺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说法“10个福建人,1人念茶经”,而106万人口的安溪就有70万人从事涉茶行业;以前的安溪茶“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的安溪乌龙茶“养在深闺人人爱”;以前的茶叶1公斤卖不到1块钱,现在的铁观音茶价赛黄金。 安溪传统的特色支柱产业茶业缘何越做越强?安溪的“茶经”怎  相似文献   

7.
安溪党政领导用心经济运行,可谓杰作,值得一说:实现持续、稳定、协凋发展.其特点有七:  相似文献   

8.
安溪县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溪作为一个近海山区县,如何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寻求新的突破,是摆在安溪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安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是:以厦门特区和大泉州经济区为依托,以县城建设为龙头,重点建设两大中心城镇,七大卫星集镇,发展五大农业基地,培育六大支柱产业,构筑南北中公路沿线三条经济走廊,形成内外安溪两大经济区域,促进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把安溪建设成为文明、富强、繁荣的社会主义新侨乡。当前,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5,(1):104-105
2004年,是安溪新世纪不平凡的创业年,财政突破8个亿(年增长55.5%);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城关、龙美、湖头三个工业片区年新办企业50家,投资10个亿,创新企业运行机制,成立开发有限公司;去年安溪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县后,安溪城建如沐春风,中央、省、市对安溪发展提出期望和要求,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紧锣密鼓,在改建大同路东片区的同时,全面开发二环路沿线、中国(安溪)特产城、茶都三期、安星小区、亿龙花园等一批项目,新区建设、城区绿化、西桥拓宽、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城区220KV变电站、自来水二期工程、凤山森林公园都在破土动工中。茶业,是安溪人的品牌产业的生命线。去年产量2.26万吨,比增7%,质量提升20-25%,高档茶价成倍增长,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外经外贸形势喜人,进出口额24400万美元;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安溪制药厂一期投入8500万、二期7个亿美元,生产人造血浆;改革开放搞活,投资领域扩大,前主体港澳台、东南亚,今欧美、日本、韩国等。社会事业,华夏强音。“关爱女孩行动”试点成型,上级首肯,全国经验交流会在安溪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也在安溪,参保农民659659人,参保率68.5%。安溪原是全国贫困县,教师待遇较低,但近些年,特别是2004年安溪高考升学率开创泉州市第一。县茶艺表演团应邀参加第65届法国皮卡迪博览会,展示“中国茶文化”,轰动世界。安溪茶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签订茶叶深加工项目,这项目成为福建项目成果亮点。  相似文献   

10.
从曾荣华同志的任历、阅历、资历可窥见其人品、形象、口碑。安溪广大干群这样赞许:十五春秋在山乡,弹指挥间慨万千,山变水变人也变,安溪跃上“百强县”。他谦逊地说,历史使命、人人有责。立党为公、造福人民,我情我愿、得失何在,安溪振兴、情盈人间。  相似文献   

11.
转型 升级 再举——安溪茶产业迈入循环经济快车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春三月,千年古邑安溪一片生机.一年一度的茶业盛会如期举行,县五套班子、各乡镇、行政丰寸,以及涉茶各部门,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负责人等近2000人齐聚一堂,共同谋划安溪茶业新一轮发展大计。历经千秋,百载谋发,十年飞跨,安溪茶产业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可喜局面,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成为百万茶乡人民的民生福祉、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福建产茶历史悠久,茶区辽阔,气候适宜,制法精巧,风味独特,质量优异,久负盛名。唐朝以后,武夷岩茶便成为福建的极品。明清以降,“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安溪靠近厦门,出口方便,茶价又较便宜,因此,武夷岩茶的市场逐渐为安溪茶所代替,安溪茶开始在福建茶叶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抗战时期,福建茶叶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主要表现在种植面积的缩小,产量、质量的下降,对外运销的停滞等方面,而安溪茶叶生产则有不同的表现。笔者通过对安溪县档案材料的调查,对抗战时期安溪产茶的几个侧面作一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13.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6,(12):135-137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领域,要改变政治、经济、文化落后面貌,一切全在于“人”,因为社会主体是“人”。这个社会进步与落后、建设和破坏,还可以用古人十字格言予以定语:事在人为。有志者亨竞成。国家级贫困县安溪,数年的变迁,足可印证、验证、佐证这个定语的真理。八年前,安溪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百万人口90%农民,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人均年收入不上千元;数年后的安溪,山变水变人也变,变穷山恶水为绿色茶园,变破街旧城为鳞次栉比,变衣衫褴褛为时代蛊装,年收入10万、8万的茶农比比皆是。安溪城区搂价,敢与采州市攀比,旧城换新貌,一年一个样,虽是常客,惊叹不已。安溪有今天是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安溪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引言]“提升转向,再上台阶——安溪茶叶再探实践科学发展观“。这是安溪领导班子在安溪十载事业续篇,引人集思广益。评价一个党务班子工作群体,其成功、成就、成名绝非一年半载所能奏效,起码窥见其变四五年,有时十年八载,因而考评中,务必洞察、观察、体察、考察,其全部历史全面征程。有人说,当今盖棺均无法定论者时有不少。这就是社会多样性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安溪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创造从全省最大国定贫困县,到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全国县域竞争力百强县的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16.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茶产发展颇不稳定,几度大起大落,其总趋势是不断衰退的。与此同时,福建安溪茶产却一枝独秀,蜚声中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这一不同寻常的历史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深入的探讨。笔者曾对抗战时期的安溪茶产作过探讨,①现将抗战以前的安溪茶叶史作一述论,以补其阙。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中国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茶叶博览会,由福建省政府牵头,邀请国家台办、农业部、国家质检局、国家工商总局、全国供销总社、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流通协会、台湾农会、茶协会联合主办;由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福建省有关部门和各地市人民政府协办,于10月16日至20日在泉州地区和安溪两地隆重举行.这是中国茶叶历史性一大盛事;也是闽台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成功之先行;又是中华茶业界茶文化创新的典范;更是闽茶故里人的创举.安溪县委书记尤猛军这样说,安溪人,义不容辞,一马当先,不辱使命,全力以赴,为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西重大战略决策,为两岸大农业交流合作,开启历史先河.  相似文献   

18.
《茶人茶事》是安溪电视台开办的一档茶业电视专栏。节目每周播出两期,多角度展现安溪茶产业发展动态、创新做法和大型茶事活动。节目以服务乡镇茶农、茶商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发布涉农特别是茶业信息、介绍茶企动态、涉茶相关新闻、展会信息,为茶农、茶商掌握制茶技术、了解最新资讯提供信息平台。《茶人茶事》栏目的记者、编辑立足安溪实际,经常向茶农介绍各乡镇发展茶产业的新做法、新举措,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茶园管理、茶叶炒制的相关知识,也积累了一些做民生节目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4,(12):93-96
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九日第六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在安溪隆重召开。这是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安溪乡亲联谊会,也是安溪县党政向海内外乡亲的一次汇报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安溪人400多万,其中除本土百万外,这次参会社团有200万人的台湾代表、100多万人的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港澳、加拿大、美国等代表。可谓盛况空前,乡情浓浓。千秋古邑,历史悠久。地外闽南沿海山区的安溪人,素以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而闻名海外。遍布世界各地乡亲。从昔日农家子弟离乡背井,而今,相当一些侨胞都成为世界名家名人、顶级富翁,但安溪人,岁月流逝,不忘故土,他们多年来为家乡教育、医院、交通、水利工程、医疗设备、慈善事业做出巨大奉献,捐资项目达500多个,至2004年统计,人民币达5.42亿元。其中,有热爱教育事业捐资5000万元以上的李尚大先生、李陆大先生、林梧桐先生,有为中国和新加坡建交出力的民间大使唐裕,还有投资50多亿元电力事业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等。安溪名人蜚声世界,人才辈出,出类拔革。安溪人告诉记者,这次联谊会将是安溪未来发展的大契机,又是侨胞奉献家乡建设再谱一页历史新篇章的大展示。安溪日臻完善的环境吸引了海内外投资者,在第六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订项目26个,协议投资总额8.4亿元,协议利用外资5045万美元。投资者来自美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福州、厦门、莆田、三明等地,投资项目涉及的行业有生态农业开发、花卉种植、生物化肥、电子产品、塑胶化工、建材产品、机械设备、服装包袋、房地产开发等。据统计,在第六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期间共洽谈投资项目58个,协议投资总额12.12亿元,协议利用外资7534万美元,其中协议投资总额超过200万美元的项目有16个。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历届党政领导带领全县人民,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从山区资源着眼创办乡镇企业起步,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54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9%。但“走出山城,回眸安溪”,安溪工业经济依然底子薄,竞争力弱,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针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溪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