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区位熵指标,利用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对辽宁省以及各地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得出了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整体不高,同时存在着市际间、行业间的双重不平衡现象,并从四个方面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分析从三个角度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田思梦 《商》2014,(7):199-199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谈起,指出了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建议,对全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辽宁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背景,从资本创新要素、环境创新要素、人力创新要素、技术创新要素四个方面分析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其次构建了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机制,产业间应通过技术创新、资金创新、政策创新、人力创新四个方面互动促进制造业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最后也构建了高校、政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系统,整个系统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创新发展,共同推动辽宁省供给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龙  李文国 《中国市场》2012,(33):70-74
本文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辽宁省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生产性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并基于此提出了通过发展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平台等方式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2016,(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经济结构在不断升级,三大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究,分析得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机理,并提出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辉  王坤明 《江苏商论》2012,(6):99-102
本研究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及分类,本研究依据迈克尔.波特产业竞争理论并结合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选取26个指标构建辽宁省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与排名。基于此提出提升辽宁省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内涵入手,阐述了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谷蕾 《商场现代化》2012,(34):136-137
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和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考察了目前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企业生产进行的保障性服务,随着我国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滞后难以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本文探讨了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以保障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企业生产进行的保障性服务,随着我国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滞后难以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本文探讨了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以保障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沈沁 《江苏商论》2012,(9):57-60
本文计算了2003年-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商值,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运用stata 11.0软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这几个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明显推动效应,政府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产值、城市规模、通讯技术等指标对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关系时,现有文献集中在整体性分析上,分析的对象也大多是一个国家。本文尝试以一个区域为例,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关系进行结构性分析。结果显示人才流、资金流、知识和信息流、物流等不同类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程度也明显不同。因此,只有以制造业为基础并与制造业联动,有针对性地推行各种类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典型国家的数据,描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该趋势形成的内在机理。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均在不断上升,但前者上升幅度较后者大,这是因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是源于其强大的产业关联效应,尤其是前向的产业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4.
马风华 《商业研究》2011,(11):69-7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广东制造业对传统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不断下降,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不断增加;生产性服务业普遍具有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普遍大于需求拉动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流通创新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内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者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部分。分工的深化、经济结构的升级推动了流通功能的演变,同时也推动了流通创新,产生了效率更高的流通组织形式和流通服务提供方式。在新型产销关系下,现代生产者服务与流通服务逐渐实现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流通创新的视角,对现代生产者服务业进行了分类,从产品服务、要素服务和专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和利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对新疆近几年就业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解决并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新疆在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做到:合理统筹服务业中不同行业的发展次序,加强金融服务业等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促进作用,加强城乡、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对金融、保险、通信等就业吸纳空间大而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应该减少行业垄断、放松市场准入,扩大就业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市场化攻坚期,国际化的深水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用信息化助推工业化是必然选择。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衍生出大量的服务需求,拓展了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在新的战略机遇期下,我国必须坚持以产品服务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流通功能创新,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必须以要素服务和各类专业服务为重点,构建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性服务业崛起的背景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36个样本城市2003—2007年间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检验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在中国的存在性。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对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形成挑战,改变了服务业比重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随着服务业比重提高,二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在缩小;服务业比重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服务业比重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会弱化。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生产性服务与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美辞 《商业研究》2011,(2):100-106
作为一种高级要素投入,生产性服务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运用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验证了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生产性服务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交通运输仓储服务更能促进劳动和资源密集制造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金融保险服务、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开发服务,更能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