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油杂2号(原代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被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被科技部、农业部确定为“十五”首  相似文献   

2.
“沪油039”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用(9715×栅048)×沪油16杂交后选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优秀新品种,2012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沪农品审油菜2012第001号),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13014),适宜长江下游区种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10900E,由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独占许可。  相似文献   

3.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1004),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先后通过四川、贵州、陕西省农业主管部门引种许可。  相似文献   

4.
“秦优10号”是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继秦优7号之后最新推出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6003)。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速“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的推厂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种油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湖南科格隆种业有限公司引进黔油12号在南县、华容进行大面积的引种试验、示范,效果明显,该组台表现优质高产等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 一、品种来源与产量表现 黔油12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研所选育的丰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8月引进南县、华容县种植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项目“早熟双低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中双6号’选育与应用”是油料所邹崇顺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该成果采用核不育材料为母本,并利用不同遗传背景的多个亲本进行复合杂交和多代连续单株定向选择与改良混合系谱法品质分析结合,通过品比、多点鉴定选育出的油菜新品种,于200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主要特点如下:中双六号亩产126.5-193.15公斤,平均亩产167.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4.66-7.66%,高产田块单产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06,(8):34-34
一、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中油杂1号 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于199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油杂1号饼粕硫含量19微摩尔克.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籽含油率较高,平均比对照中油821高0.81%。  相似文献   

8.
青杂二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用105A×303R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2000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20。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适宜在甘  相似文献   

9.
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9603/宁油10号育成,高含油量、高产量、抗逆性强,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闭审油2013017)。2014年通过浙江省审定。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占许可。浙油51属高油双低甘蓝型油菜,幼苗直立,叶片浓绿色,开花繁茂且较集中,叶柄中长,叶缘波状,裂叶2对,有缺刻,被蜡粉。  相似文献   

10.
青油14由青海省农科院育成 ,以威土特为母本 ,低荠酸品种丹低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原代号86 -44。1991年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引进后 ,经过大面积推广种植 ,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等突出特点 ,倍受生产单位和加工单位的欢迎。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主要特征特性1 形态特征青油14为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生育日数90天左右 ,需活动积温1855℃ ,属于中晚熟品种 ,株高130厘米左右 ,幼苗直立。主花序66 5厘米左右 ,一次有效分…  相似文献   

11.
苏油1号是由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通过荣选/372//Wesroona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O03022。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浙江、上海等省的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宁油1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油200404),2007年被江苏省列入良种补贴用种。适合我省及长江下游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丰油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用22A×P087-2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12。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区的河南省、江苏省的北部及安徽省的北部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科技展望     
山西省一旱地小麦品种通过审定近日,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主持选育的“运旱22-33”小麦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这是该所继“晋麦47号”之后国家审定的第二个小麦新品种,也是该所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据专家介绍,“运旱22-33”小麦品种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参加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11,(7):30-30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双9号/2F10)/26102。审定情况: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30。特征特性: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33.5天,与对照秦优7号熟期相当。子叶肾脏形,苗期为半直立.叶片形状为缺刻形,叶柄较长,叶肉较厚.  相似文献   

16.
中油杂9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通过98A×棚40新选育出来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09。  相似文献   

17.
华油279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陕2A×(陕2C×206)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10。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地区的江苏、安徽两省北部,河南东南部及陕西省适宜地区种植。生  相似文献   

18.
中油杂9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通过98A×棚40新选育出来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09.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生产上必须严格控制制种条件,否则不育株率可能超出标准.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10,(8):29-29
2010年农业部主推的种植新品种介绍: 品种来源:天丰A/华占。 审定情况:2008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沪郊动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有关规定,近五年来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和管理工作有序展开。一是品种审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良种推广。五年来,通过市审定品种87个,认定蔬菜、瓜果、食用菌、果树等作物品种218个。许多审定的品种已经成为本市主栽品种,如晚粳新品种秀水110、嘉花1号累计推广350万亩;双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