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曾一度被视为全国四家高风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一的陕西省蒲城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联社),从2008年9月开启申请专项票据扶持政策之旅,经过两年时间的风雨砥砺,创新经营,日前,3.57亿元专项票据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批准发行。"蒲城县联社所走的路子是起死回生之路!短短两年间,实现统一法人社改制,获得央行专项票据政策扶持,实现14年来的首次盈余,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8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份之一,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把握机遇,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举措,进行了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提升了支农服务水平、促进了业务较快发展。到2003年末,实现“三个翻番”,即股金增加7亿元,同比翻番;全年资金来源增加87亿元,同比翻番;实现赢利3.2亿元,同比翻番。到2004年3月30日,有32家区县(市)联社首获18.6亿元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呆账贷款、历年挂账亏损及其他不良贷款。尤其是在统一法人改革方面,部署及时,行动迅速,进展顺利,按照银监会《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全辖39个县级联社全部选择以区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及股份合作制产权改革,目前,除4家联社正在完善外,其余35家联社均已规范完毕,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按照新的模式实行统一法人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农信社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以下简称“专项票据”)是人民银行为促进农信社改革而专门出台的一项资金扶持政策。目前,部分地区票据兑付成功,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国家专项票据政策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以兑付专项票据的方式,实施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政策。文章结合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实际,参考有关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认为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实施的专项票据扶持政策是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方案,全国试点省份的农村信用社将享受资金扶持、税收减免、保值贴补和利率浮动四项扶持政策。资金扶持政策是这次农信社改革制度设计中的一种正向经济激励机制,截至目前,共计发行专项票据985亿元,占全国核定票据总额的59%。同时,对中西部地区管理水平较高、资产质量较好的616家农信社增加资金扶持33.22亿元,并将在以后季度的专项票据发行工作中逐步落实,这一扶持政策要求与农信社自身努力挂钩。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现有县级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81家,其中:一家机构成功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占法人机构的1.2%;80家机构成功改制为统一法人社,占法人机构总数的98.8%。自2005年开始分三批完成了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发行与认购工作。其中:79家机构申购并成功兑付专项票据资金52.9亿元,  相似文献   

7.
政策回顾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发[2003]15号文形式下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人民银行按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票据期限2年,按不低于准备金存款利率按年付息。吉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陕西、贵州、重庆等8省(市)第一批试点省(市)纳入人民银行资金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浙江南浔农合行成功认购专项央行票据5649万元,用于置换呆账贷款114万元、呆滞贷款3886万元、历年亏损挂账1649万元。两年来,他们立足于经营机制转换.有条不紊地推进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强化约束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服务功能等各项基础工作,各项指标均符合人民银行票据兑付的要求,成为浙江省合作金融系统首批4家获得央行专项票据支持的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关键内容。统一法人机构在改革完成后预计将达到1700家,约占现有县级机构的71%,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其能否真正做到产权明晰和实现“四自”关系到是否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和增强“三农”服务功能,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衡量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向农信社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对农信社给予资金扶持。到目前,专项票据考核已经或即将到期。能否顺利实现专项票据兑付,最终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对农信社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要求,银监会济宁监管分局积极指导、督促济宁市12县(市、区)联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制定并落实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计划,于2004年分3次成功认购了专项央行票据12.82亿元,其中置换不良贷款12亿元,置换历年亏损挂账0.82亿元。近日,济宁监管分局组织人员对辖内任城、金乡、嘉祥、梁山等4家联社专项票据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份,全国18家合作金融机构首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成功,这标志着改革试点国家资金支持政策开始真正到位,也意味着深化农信社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期有方向性地选择了东部、中西部和北部地区的4家不同层次的合作金融机构,多角度地介绍了不同地区的兑付策略、工作重点、可行办法。在票据兑付过程中,他们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强化约束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服务功能,初步达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湘潭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自去年10月全面启动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辖内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全部到位,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不良资产实现“双降”,央行专项票据发行全部通过。目前,以县联社为单位统一法人试点以及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等相关改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然而,据我们调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一些新的和潜在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不引起重视,将直接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实施和改革进程的加快,人民银行向农村信用社定向发行的用以置换农信社不良贷款的票据逐步到位,农信社形成了大量表外信贷资产,在表外110科目反映,即央行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简称“110”资产)。近期,笔者对农信社的“110”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吉林省临江市信用联社把握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在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6月1日,经过银监会考核和人民银行总行复核,他们认购的7590万元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成功兑付,成为北部地区首个获得国家资金扶持政策的合作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银监会配合人民银行对到期票据进行考核兑付,截至目前已累计3期向7省(市)160家联社兑付专项票据95亿元,票据兑付率逐季提高,平均达到69%。2007年,全国29个省(区、市)农信社全面进入票据兑付期。票据兑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如何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使票据真正成为“真金白银”,不仅是农信社必须迈过的门槛,也是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选择了在票据兑付中效果突出且有创新经验的各地农信社,请他们介绍心得,同时把票据兑付前后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通过学者与基层实践者的论述揭示出来,以便为其他农信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一轮的农信社改革已经步入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通过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管理体制,使农信社形成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为了使农信社改革试点顺利进行,国家以补贴、税收、资金等多种方式给予政策支持。其资金支持采用专项再贷款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国家采取将资金支持政策与不良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天津农合行首批申请兑付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的西青、北辰、塘沽、蓟县、宝坻、汉沽等6家区县行社已通过审核,成功兑付, 取得票据资金78450万元,占专项票据金额的48.6%,通过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县(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县(市)农信社多元化产权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等新的组织形式快速发展。针对河北省县(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五个方面加强监管。法人治理的完善性科学的法人治理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  相似文献   

20.
要点导读     
票据兑付“六关”第一关:兑付申请。农信社经自评认为符合兑付标准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前,将书面兑付申请一式两份分别报送银监会县(市)级派出机构和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第二关:兑付审查。第三关:现场检查。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