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集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2.
记:成都市政府提出追赶性、跨越式总体发展战略,并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请问:高新西区在“一号工程”中处于什么位置? 郭:2001年4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成都高新西区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列为实施省、市“一号工程”的“一号载体,是构建西部战略高地的重要支撑,拥有国家级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级信息安个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西部大学生创业园等基地,是四川发展电子信息、现代中药等商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是“西部大开法的领头羊、排头兵”。  相似文献   

3.
林抚生 《中关村》2008,(11):34-37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磁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焦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10,(2):68-69
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揭开了中关村发展新的篇章,中关村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指出,要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5.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10,(8):68-69
重大项目再聚海淀北部产业聚集区 6月29日,北部产业聚集区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暨入驻企业投产仪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创新园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北部产业聚集区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的6个项目分别是:  相似文献   

6.
熊潘梁  陈莎  马海涛  岳继华 《中关村》2008,(10):103-111
面对首钢搬迁后留下的产业“空白”,今年是石景山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一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区园作为推动区域转型的先导和龙头,如何成为打造石景山CRD的动力引擎?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如何在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和完善服务等方面步入新的突破阶段?成为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吴炜 《中关村》2014,(9):20-26
北京经开迅速抓住最新的科技手段,力图推进服务业的升级、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为原来的低碳、高端园区建设和服务体系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大风起兮云飞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潮流的兴起,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至2013年,我国已批准了435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222家省级产业园区,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园中园近万家;2013年1至9月,全国200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产业园区正推动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成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根本立足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信息产业报道》2003,(4):52-53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 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 第一条 加快成都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建设,推动高技术、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经认定,批准进入开发区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9.
张宇 《中关村》2006,(5):126-127
永丰基地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组成部分,是中关村海淀园下属的一个重要的新材料方面的科技园。从2001年3月份开始开发建设到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达到“九通一平”的国际标准。短短的五年中,永丰基地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五年来的产业促进和招商引资,已经有近60家企业选择永丰。这近60家人驻永丰基地的企业在规模上一类主要是大型企业购地建厂,另外一类是中小企业以购买或者租赁现代企业加速器的形式进入永丰基地。五年的精心经营,永丰基地在产业方向上主要集中在“新材料行业的科研、生产型企业”和“以电子…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09,(7):76-77
海淀园正在积极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扶助园区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在机制体制等方面先试先行,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1+20”政策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办法》旨在为在海淀区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提升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该办法通过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对于自行举办或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对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品牌建设合作研究项目给予鼓励。鼓励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联盟、协会等机构建立常年的品牌形象展示大厅,并能够持续开展具有创意性的活动,成为园区、企业、产品和服务品牌建设中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1.
徐春财 《中关村》2012,(5):26-26
在借鉴国内外新区开发经验基础上,海淀区政府正在按"1+3+4"的模式,推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开发建设。"用地集约、产业集群、设施配套、生态良好、城乡一体",这是2010年10月北京市政府批复的《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中提出的建设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海淀北部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即建成生态科技新区。  相似文献   

12.
沙磊 《中关村》2009,(10):80-82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科技园区批复精神,正式拉开了我国科技园区开发建设的序幕。什么是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也随即成为各级政府和科技园区开发企业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明星 《中关村》2010,(11):92-93
中关村环保园和辛店公租房项目是实创股份公司为加快和完善海淀北部研发服务、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张越 《中关村》2015,(4):60-61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建设好高科技产业园区服务体系,还应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其实帮助入园企业成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成功。"2000年,在北京北部的一片人烟稀少的菜地上,独具现代气息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拔地而起。如今转眼已过15年,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是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高端专业园区及享誉世界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作为国内生物技术高端研发创新能力最强的专业化园区,以及中关村国家  相似文献   

15.
5月11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承办、成都市科技局和成都市信息办的"数字化西部·成都2002"活动在成都市锦江大礼堂隆重举行. 此次大型活动,是在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背景下举行的,目的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加快西部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西部的传统产业,提高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国各省厅、厅直属业务管理部门、交通企业在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2007年,各地在信息化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记:请介绍一下目前创业中心的情况? 宫:成都高新西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是由成都市政府全额投资、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管委会是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它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以及它的网络所能提供的支撑环境和服务条件,培育经过选择的有发展前景的属初创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开发条件、资金筹措、商务服务、人员培训等综合性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形成产业化规模.  相似文献   

18.
江川 《中关村》2013,(4):58-61
2012年海淀北部开发建设指挥平台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合力推进下,实现了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开发建设新的跨越。穆鹏:海淀北部地区原来是传统的农村地区,拥有"一山三水",自然风光优美,紧邻著名的中关村地区,但由于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该地区长期落后于海淀的南部地区。自2004年海淀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型、田园式和现代化的城市新  相似文献   

19.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10,(10):82-83
日前,四川省和新加坡双方签订协议,计划在成都高新区建设一个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新川创新科技园。该项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南区,起步区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这是我国西部省份与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的首个大型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20.
玉泉慧谷,是清华科技园分园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典型,它是清华科技园品牌管理输出模式的首创。玉泉慧谷的成功,开启了清华科技园打造科技园界“希尔顿”的品牌之路。玉泉慧谷,也是四季青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它一方面实现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素质,是高科技、高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结合的典型。园区的领导们要在这个模式基础上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国际新媒体基地。创新合作模式:清华科技园牵手玉泉慧谷2004年5月8日,四季青镇与清华科技园正式签订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