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央"四化同步"发展的新思路,为农业银行服务"三农"与县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论文在全面调查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11个典型县(市)进行了详尽调研,并提出了金融服务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在研究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程度和金融服务难点的基础上,旨在为农行服务"三农"与县域经济发展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全面提升农行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既是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又助推经济社会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当前,加强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的重要推动力,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经济与金融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持,而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之中,金融业自身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重视和加强金融支持城市化建设有关重要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城镇化领域的发展活力将进一步释放,衍生出种类丰富、总量巨大的金融需求。农业银行横跨城乡,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要抢抓机遇,突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首选银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协调城乡区域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全面完整论述。据研究,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大约会衍生出50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1万元的消费需求,按照每年转移1300万农村人口计算,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将新增6.5万亿,居民消费每年将新增1300亿。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开拓业务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推进城镇化将是未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大契机。而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金融部门如何正确扶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现实应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一、目前推进城镇化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带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金融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作为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紧紧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主动志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研究》2013,(7):69-71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将衍生出大量的金融需求,给商业银行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战略性机遇。商业银行应当围绕城镇化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服务,以有效实现城镇化建设与自身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家》2012,(11):40-41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奂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将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城镇化,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因此,推进城镇化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而金融发展和创新对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协调城乡区域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之一,也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应把握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镇化发展与银行服务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银行家》2013,(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使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新型城镇化,表现为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将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割裂的状况,促使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推进.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稳经济增长,扩大有效需求的现实选择.金融如何适应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助推经济转型和平稳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因此要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金融机构需要优化参与方式;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投资开发主体,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就和读者一起来关注一下我国经济的热点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其金融支持,回顾一下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历程,认识并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金融支持的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成绩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张铭 《新理财》2011,(12):34-35
税收学历来被视为官府之学、给领导出谋划策之学、寻找政策依据之学。这种认识并不全面。税收是国家权力和纳税人权利的交集点,而非政府单边之事,所以它也是民间之学,与亿万众生之图存、之福祉、之未来息息相关,所以,公众(纳税人)之于赋税的认识与看法,也应该在税收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游离其外,如阿马蒂亚森所说,你不能凭部分人的富裕和局部的繁华来判断整个社会的快乐程度,所以你必须了解草根阶层的日常生活。笔者觉得他是说给每一位学者或决策者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听得进去。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诸城金融服务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缺失.就目前条件而言,金融机构在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经营上不符合规模经济要求,没有比较优势,但在政府主导下由金融机构联合以社区服务站的方式供给服务.却存在一定合理性.山东省诸城市在借鉴农村社区服务站成功经验基础上,以开设金融服务站的方式,开辟了金融机构联合代理代办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新模式.这对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在新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如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等问题。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通过对该市新  相似文献   

16.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稳经济增长、扩大有效需求的现实选择.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城市基础设施、企业发展和转型的各项服务、城市运行的配套功能等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因此,应畅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使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探索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珂 《银行家》2013,(5):39-4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发挥支持跨越式发展的引导性作用上显得尤为关键。开发性金融是一种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即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通过市场化运作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发挥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金融先锋作用。这既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有益实践探索,也是金融支持新疆后发赶超的现实需要。本文试图以开发性金融的视角,结合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实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村劳动力不仅要从农村转移出来,而且要融入城镇。在此过程中,金融支持必不可少。本文以拉姆齐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金融支持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对劳动力转移、金融资源、预期收入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VAR模型,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金融资源、预期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金融机构通过将非核心的业务流程外包给服务供应商,可以达到节约经营成本,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在探讨业务流程外包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服务业务流程外包中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