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预期效用论与前景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效用论和前景理论是研究金融领域不确定性决策的两个主要理论。预期效用论认为投资个体面对不确定性状态下的投资决策是基于期末财富和结果发生的概率大小而做出的,个体在决策过程中被假定具有富有理性预期、风险厌恶以及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等特点。前景理论认为个体做选择时会经过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评价阶段,"编辑"主要是收集和整理多个预期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预处理。"评价"就是通过结合两个主观的标准———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对每个被编辑过的预期加以评价,从中选出价值最高预期信息。可见,这两个理论关于个体决策选优的"依据"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
酒店顾客体验价值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顾客体验价值已被视为现代酒店竞争优势的新来源.体验价值是一种新的顾客价值,包括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另外还有盈溢效应.酒店顾客体验价值的驱动因素由品牌形象、地理位置、有形产品、无形服务和物有所值五部分构成.酒店顾客体验价值的创造模型由识别关键竞争要素入手,在形成明确的营销战略之后,通过一系列体验价值驱动因素的作用,使顾客形成独特的体验,最终为酒店创造出完美的顾客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3.
预期效用论和前景理论是研究金融领域不确定性决策的两个主要理论。预期效用论认为投资个体面对不确定性状态下的投资决策是基于期末财富和结果发生的概率大小而做出的,个体在决策过程中被假定具有富有理性预期、风险厌恶以及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等特点。前景理论认为个体做选择时会经过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评价阶段,“编辑”主要是收集和整理多个预期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预处理。“评价”就是通过结合两个主观的标准——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对每个被编辑过的预期加以评价,从中选出价值最高预期信息。可见,这两个理论关于个体决策选优的“依据”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4.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导致客户满意感的因素称为客户激励因素,将不会导致客户不满意感的因素称为客户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基础性和前提性条件,它不具有激励人的作用而是起着防止产生不满和预防积极性下降的作用;激励因素能使人获得极大满足,它起着激励作用。企业运用双因素理论进行有效的客户维护与开发的策略有:优化客户体验、互动与学习、客户参与、关系信任。  相似文献   

5.
是否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追求目标,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决定着企业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而如何开展积极性的调动工作,则不是简单的短期活动,而是一项复杂的研究活动。本文依据双因素理论,集中探讨其在企业中的正面激励功能,特制"员工的工作投入度评定量表"开展问卷调查,以期对双因素理论的发生方式以及激励策略有所洞悉。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组织是存在于正式组织当中的依靠感情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会对组织的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运用双因素理论对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可以看出既有保健性因素的存在,又有激励性因素的存在。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这导致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非正式组织,采取不同的措施,其作用效果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正确看待“阳光工资”,激发公务员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割析中国公务员“阳光工资”制度。阳光工资将公务员工资透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消除了地区行业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基于双因素理论,阳光工资不会使公务员满意,只是不会产生不满意;基于公平理论,可以减低公务员因收入差距产生的不公平感,使收入增加的公务员感受公平;同时,阳光工资制度使得发达地区和某些行业部门的公务员收入下降,这些公务员可能产生新的不公平和不满意,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使阳光工资给公务员管理真正带来阳光,激发公务员活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新合并高校教师队伍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应用双因素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强调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中要善于应用保健因素消除教师对工作的不满意,调动激励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运用一个概念模型并提出一些假设:企业社会责任部分地通过顾客满意这个中间变量影响其市场价值;企业社会责任与其市场价值的关系依赖于企业产品质量或创新能力。实证研究表明。顾客满意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其市场价值之间能够起到中介效应;企业能力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其市场价值之间能够发挥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运用一个概念模型并提出一些假设:企业社会责任部分地通过顾客满意这个中间变量影响其市场价值;企业社会责任与其市场价值的关系依赖于企业产品质量或创新能力。实证研究表明。顾客满意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其市场价值之间能够起到中介效应;企业能力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其市场价值之间能够发挥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所说挑战劳动价值论的新课题是指 :新技术是否创造价值?采用新技术的企业主所获得的利润是不是对雇佣劳动剥削的结果?在前一个问题上不能认为新技术创造价值 ,应该坚持劳动价值论 ,反对生产要素价值论 ;在后一个问题上不能简单认为企业主所获得的利润是对雇佣劳动剥削的结果。全面认识企业主利润和收入的来源 ,在实践上对私营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理论上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个学说指明了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关系 ,并从劳动的角度对价值作了深刻的分析 ,由此演绎其学说的完整的体系。但其不足之处也就在于仅仅用劳动来说明价值 ,忽视了对非劳动因素的分析。如何科学地说明非劳动因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不仅可以完善、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并且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一个寡头垄断条件下的要素禀赋理论模型,假定技术水平相同的寡头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具有相同的产出水平,那么一国寡头垄断厂商数目就由其经济规模大小决定,从而可以抵消各国经济规模大小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要素丰缺成为贸易模式的唯一决定因素,从而证明要素禀赋理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在寡头垄断的市场条件下也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新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新的发展,它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究竟有哪些不同是一个需要认识的问题。本从经济理论基础、假定条件、要素模式、贸易利益和贸易政策等五个方面对新国际贸易理论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比较,并做出了评论。  相似文献   

15.
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图学派坚持典型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面对诘难,它力求通过扩大“劳动”外延的办法以自救,甚至把“资本”也扩大进来,最终导致解体。马克思在《资本论》写作中,曾花功夫思考自己的“生产力(率)价值论”体系与李嘉图学派的本质区别,指出应把使用价值引进“价值”之中,这种“引入”是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叙述中逐步加入使用价值因素及其决定性,从而使“价值”具体化的过程,包括适当肯定“生产要素论”的某些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的绿色GDP核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GDP核算的相关探讨和实践存在着理论支撑不足、内部化不明显、技术障碍难以突破等问题。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主张把环境容量也作为生产要素,企业采购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的成本费用列入增加值核算的减项,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核算对环境污染的损害计量。这种思路符合经济学的原理,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环境负外部性的内部化,并合理绕开现行绿色GDP核算的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17.
会计发展的历史无一不是因为不同经济时代主导生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在知识经济催生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生产要素的会计簿记理论的今天,复式簿记理论和方法面临能否反映知识资本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挑战,运用三式簿记理论和方法来反映知识资本及其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否更为恰当和科学,值得会计理论界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的方向就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阐明不同形式的劳动创造不同的价值,形成新的价值理论体系,才能达到理论创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萌发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价值论之争,实际上是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宣战,为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迎来了春天.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结果.所以,随着历史条件的显著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的充分发展,使得劳动价值论开始了一元与多元的争论.新劳动价值一元论在继承劳动创造价值这一本原的基础上,强调物化劳动对于创造价值的条件作用及与分配的关系,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而多元论则试图夸大物化劳动的条件作用,强调效率,弱化公平,推崇市场至上.十多年的论争昭示世人: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就是不断被后人超越和丰富,以及学术争论本身也是不同利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品牌象征意义内涵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象征意义指的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品牌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近年来,中西方学者对品牌象征意义的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从企业产品和消费者价值两个不同的视角对品牌象征意义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可以提炼出品牌象征意义内涵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理论现阶段发展的不足做出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