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人信用忧思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信与不信的悖论如果问中国人的信用如何?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有人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信用为本。中国人恪守信义,他们的言行受着中国古训:“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等的约束,因此中国人是守信的,与中国人打交道是可以放心的;但是也有人说:中...  相似文献   

2.
无论做社会人还是做单位人,都是“经济人”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步入社会人的行列。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一个民族比中国人更明白“关系、人脉”的重要性,比中国人有更高的关系编织技巧,比中国人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建构经营关系。林语堂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假设一个人被警察抓了,作为西方人,第一个反应就是找律师;作为中国人,第一个反应就是找关系。从这句话看,关系行为几乎是我们中国人的本能。在中国,无论是平民百姓、文弱书生还是巨商富豪、达官贵人都知道“关系、人脉”的重要,都不能缺少编织社会关系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中国流行“诺奖得主”来淘金。一开始可能是“诺奖得主”自己来走穴,例如蒙代尔一开始来的时候就是那样。当然时间也可以追溯到1988年弗里德曼来中国的时候。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发现“诺奖得主”其实和影视明星差不多,只要站在经纪公司的角度来运作“诺奖得主”,不愁赚不到钱。向国人贩卖“诺奖得主”,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家之路。因为有“诺奖得主”这样的光环在,所以其营销相对来说就变得比较简单。2009年5月,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就这样被运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公司都这个样子了,我能怎么办?我的上司都不关注我,我能怎么办?我的岗位是公司最不受关注的地方,我可以怎么办?我的团队一团糟,我能做什么?这些声音无不透露出很多职场人彷徨的心境,他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在逃避,在抱怨。甚至有的开始颓废。  相似文献   

6.
细说日本     
章婧 《商周刊》2013,(25):64-65
在日本研修期间,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自费游览了日本的几个城市与乡村,在研修之外,有了更深的感触与感动。在这个与我们有若爱恨情仇,又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难以割分彼此的邻国,我们可以找到经典与传统,更能体会到现代与新潮;可以找到生活,更能找到弹意;可以找到差异和共鸣,更能看到差距和引发思考。在这里感受唐宋意韵京都在公元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最早的名字叫“平安京”,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西安,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  相似文献   

7.
陈志武 《商周刊》2012,(5):21-21
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中经常出现“下药过猛”的现象。美国国会经常就一些立案达不成协议,很多中国人会觉得美国政府参众两院真是无能。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个权利受到制约的社会权利机构理应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缩小世界各国间的时空距离,出现了所谓“地球村”现象。2001年11月10日,中国“入世”成功,表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地融进世界体系之中。无疑,在“地球村”内,我们同别国可以开门相望,不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也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样就可以更多地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活力,给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仅仅这样看问题又是远远不够的。在思想观念上如何适应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普天从其前身——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成立以来,历经了20余年奋斗征程,在不断创新和跨越中,中国普天实现了做大、做强,并发展成为当今国内通信行业举足轻重的排头兵。可以这样说,是科技创新成就了“普天创造”。  相似文献   

10.
华印 《新经济》2006,(10):48-49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速度之快、动作之猛,显然超出了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意料之外。中国普通的老百姓总喜欢与自己在亚洲的日本邻居、韩国邻居相比较,此时也不禁要问:透过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脚步声,在若干年后,中国是否也可以走出像三星、LG、索尼、松下等这样的国际化大企业来?  相似文献   

11.
腐败一直都是困扰各国政府的一个大问题,中国当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反腐形势更严峻。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如刘志军、刘铁男之类的腐败大案,这样的腐败“老虎”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一直都是反腐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直至今天,中国仍然有很多人以为经济学研究是不需要花钱的。爱因斯坦可以在几张白纸上证明相对论,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在马桶上推导一般均衡?中国古代文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半部《国富论》治天下”?这样的理解,显然忽视了经济学研究本身的分工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3.
园林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运用工程学、植物性和适于的手段,改造地貌、营造人工环境,为人们提供游览和休憩的场所。中西园林艺术的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双方的文化基础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中西园林艺术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成一派,形成了当今两大艺术流派,在相互丰富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壮大和发展了世界的园林艺术。本文从中国与西方对园林美的观点出发,对中国园林的艺术进行了历史、文化上的讨论,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覃军  苏辉  李疑然 《新经济》2011,(5):20-21
“中国人幸灾乐祸日本地震之事,的确让我很难为情,但比较起来,今年这样的人还是少多了,而且,有很多人驳斥他们。中国人有进步。” 如同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资金资本殷实有助于这个企业和国家更好地应对商业环境的变化及风险一样,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充裕,就能够使这个社会具备更强的应对各种不测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地球人都知道,在中国但凡什么成为政治,就有可能“挂帅”、“突出”,成为最大的政治,更可以“压倒一切”。今年的北京“两会”上,民生和幸福就成了这样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16.
历史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丰富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和把握。沟口雄三强调从中国脉络看问题,这在解释辛亥革命时却遇到相当的困境。普遍王权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主导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社会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论》出版至今已有100多年。今天,当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时,对《资本论》继续深入探索,还可以看到其中蕴藏着的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揭示了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论》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点;合理地调节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资本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要义;“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资本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最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全世界球迷都在享用这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其中甚至包括长久以来与其没有丝毫关系的中国球迷。参照中国人一贯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却时远在万里之外的、与己无关的世界杯倾注如此多的热情.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吗?而且更奇怪的是:中国人对这种反常现象十分地“习惯成自然”,从1982年开始就是这样(也许只有2002年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9.
《经济咨询》2007,(6):40-42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对世界GDP贡献了2万亿美元,创造了一亿多新工作岗位,让4亿中国人摆脱了贫穷。尽管如此,当前在中国国内以及海外都越来越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态势表示出担忧和不安。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说,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而更一般的问题是,增长的步伐是否可以持续,或者这种不平衡是否会延缓增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今日的决策者们正在寻求将经济增长从依赖出口更多转向倚重消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洪波 《新经济》2011,(3):65-65
贫困人口越少,越可以证明政府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效。2007年,中国宣布贫困人口3%,美国宣布贫困人口为10%,这样的数据对比,不仅无以提升人们的自豪感,而且深具讽刺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