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铁路客运运输系统的18个铁路局2005-2014年十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Malmquist-DEA方法重点对我国18个铁路局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分析,指出了我国东部地区铁路局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西部地区的较高,而中部地区的铁路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低,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开展中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我国铁路客运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同质化测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要素投入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决定了不同时期要素质量的差异。在生产函数中,把所有时间的要素投入不加区分地作为“同质”投入品是不合理的,其结果是测算TFP增长率时产生系统偏差。为了消除这种偏差,有必要对各个时期的要素投入品作同质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永序盘存法估计1991~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固定资本存量,并结合期间的汽车产业的工作人数和汽车产业全员劳动生产效率,运用横截面软件stata来估计出中国汽车工业在1991~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计算出的汽车产业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出汽车工业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物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我国物流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近年来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问题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对象和计算方法、投入产出指标、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综述了现有研究文献,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基于我国27省市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外贸依存度和R&D投入增长率Panel Data的实证检验并结合其变化趋势,得出人均人力资本、R&D投入的增长率下降是导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而进出口量增长对TFP增长影响不显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进出口量增长迅速的一些地区TFP增长却不快。  相似文献   

8.
朱慧蓉 《企业导报》2011,(7):121-122
采用曼奎斯特指数法,对1997~2007年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增长不快,且技术效率负增长对技术进步的削减作用较大,因此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缓慢。通过各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一些更进一步的结论,为预测全要素生产率对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等的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标:检验不同方法之间TFP测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探讨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问题。研究方法:以中国2004~2012年总量分行业面板数据为例,从多个角度比较TFP测算结果,以及通过统计检验选取适用测算方法。研究发现:第一,研究的问题不同,测算方法之间“一致性”的检验结论不同;第二,在选择测算方法时,进行相关统计量检验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鉴别模型设定是否合理,缩小可选模型范围;第三,测算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数据本身的特征,基于宏观分行业面板数据,DEA是更为适用的TFP测算方法,而劳动力投入应选取全社会从业人员指标。研究创新:多种测算方法和统计检验的应用。研究价值:本文尝试构建如何选择TFP测算方法的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财务视角下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利用DEAP2.1软件依据2011-2018年A施工企业甲、乙、丙、丁和戊5家单位面板数据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各时期A施工企业总体和5家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情况,分析其运营质量。其中,投入要素变量选取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中企业总资产和平均职工人数代替,产出变量以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代替。结果表明:A施工企业在2011-2018年总体上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小于1,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正;在2015年为最低谷,从2016年开始,A施工企业运营质量逐年变好,综合生产力水平提高,直至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由负转正,且所属5家单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基本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水平,运营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标:探索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对成本函数模型估计的影响。研究方法:简要归纳出各类成本函数族和基于半参数法的生产函数改良思路,将以往用于生产函数估计的Olley-Pakes(OP法)运用到成本函数估计中,构建了一个基于半参数估计的成本函数计量模型。研究发现:通过与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随机前沿的回归结果对比发现,OP法用于估计成本函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同步性问题以及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并能测算与分解企业间异质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创新:通过改良成本函数估计方法以控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和同步性问题。研究价值:对该方法论的探讨有助于成本函数在经济统计、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政策效应评估等领域的推广与改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中国经济在2003~2007年间年增长率都超过10%,这与前期文献对中国增长后劲乏力的悲观预测似不一致.本文使用并延展Holz(2006)的资本存量序列,通过要素收入份额可变的增长核算法,重新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世纪之交前后的TFP增长率并不像其他文献所报告的那样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其原因在于前期的文献采用了不合适的投资流量指标,高估了资本存量的增长率,进而低估了TFP增长率.这一结果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标: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TFP增长率的测定与分解。研究方法:构建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TFP增长率,并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率不但在区域和省份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存在明显的内部行业异质性;技术进步和配置效率变化分别是提高和阻碍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率的主要原因和障碍;除技术进步均为正值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在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中异质性相当明显;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仍未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创新: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TFP增长率及其异质性。研究价值:为装备制造业转型与升级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8~2012年中国文化上市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家文化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为:首先从平均水平来看,TFP有着微弱的增长(0.7%),但主要是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型方式来实现,而并非通过集约型的生产率提升来实现;其次部分企业的TFP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并且主要由技术进步的负增长贡献;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是研究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界限检验法、基于ARDL法的协整系数估计、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技术,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等变量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自由度三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自由度皆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而从短期来看,只有经济自由度才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全要素生产率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替代性指标.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的角度,反观GDP及其增长率是否真实或可信这一逻辑是否成立,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性质.如果技术进步是一个相对稳定而且缓慢的演化过程,那么,作为技术进步替代性指标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正常情况下,即在没有面临重大自然灾害或天赐良机的情况下,就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没有非正常情况发生而全要素生产率却发生了急剧变化,一般而言,是产出测量或投入测量出现了问题.但如果恰好面临技术革命或根本性制度变迁时期,则全要素生产率会发生漂移性变化,即从这一时刻起全要素生产率会发生永久性水平的变化.本文利用DEA模型实证性地研究了中国X省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与GDP核算误差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标:考察经典方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时是否因加成定价或规模报酬效应而出现估计偏差。研究方法:基于放松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的增长核算框架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并在分别估计加成定价率和规模报酬率基础上对古典索洛余值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加成定价效应是造成古典索洛余值与全要素生产率偏差的重要原因;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可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经济冲击的影响。研究创新:基于扩展后的增长核算框架估计了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古典索洛余值是否存在估计偏差以及偏差的主要来源。研究价值:分离新古典索洛余值中的加成定价和规模效应,可以有效降低经验研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偏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199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TFP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对第一产业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度为79.210%;技术进步是引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TFP依次下降,1993年以来各省份的农业TFP不存在σ收敛;人力资本含量、灌溉面积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农业财政支出占比对农业TFP有正面影响,而农业产值占比、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具有约束作用,这些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引致了区域农业TFP的发散格局。  相似文献   

19.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季度GDP季节调整(1996~2009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迄今为止尚未公布包括季度GDP在内的经季节调整的经济指标数据,这不仅不利于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监测,也无法满足国际比较的迫切需要。本文对中国1996年一季度至2009年四季度的实际GDP构建基于状态空间形式的季节调整模型,通过卡尔曼滤波递推算法对状态向量的各分量进行了最优估计、平滑和预测,并对超参数进行了极大似然估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期间中国GDP的主要季节和趋势特征,并计算出了季节调整后的季度环比增长率指标用来分析和监测经济走势,鉴别趋势拐点,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最后通过与国际通用的TRAMO-SEATS季节调整模型的对比发现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收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使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区市1978~2007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并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TFP不断提高,但增长幅度呈阶段性下降态势。随着服务业资本深化过程的推进,服务业增长的要素推动作用相当明显,而TFP的增长贡献则逐渐降低,而且,在TFP的变化中,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明显,但技术效率的水平效应相对有限。在空间分布上,TFP增长及其分解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性差异,但收敛检验表明,各省区市的TFP增长呈现出长期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