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模式是用经济价值高的黄颡鱼代替传统"四大家鱼"与鳖混养,1亩养殖水面产400公斤黄颡鱼,100公斤甲鱼,2万元的产值,1万元的利润,是一种高产新型养殖模式。该模式是崇湖渔场广大渔民  相似文献   

2.
<正>"18221"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就是用经济价值高的黄颡鱼代替传统"四大家鱼"与鳖混养,在1亩养殖水面中生产黄颡鱼800斤、鳖200斤,产值2万元,利润1万元,是一种典型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8221"模式因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连续五年被列为湖北省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河蟹价格回落,养殖纵比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为20-30元/公斤,因此,2000-2001年我们在河蟹养殖池塘套放黄颡鱼,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河蟹50-60公斤,黄颡鱼15—20公斤,亩增效300-400元,为河蟹养殖走出低谷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河蟹池套养黄颡鱼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为充分挖掘池塘生产力,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根据黄颡鱼与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于2001年在18亩蟹池进行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起捕销售后核算,与同期单养河蟹相比,每亩水面增收233元;2002年又在600亩蟹池套养黄颡鱼,黄颡鱼平均售价每公斤15元,同比增收238元;2003年在全县万亩蟹池成功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14121",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黄颡鱼400千克,中华鳖100千克,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4121"模式,来源于黄颡鱼及甲鱼池塘主养和鱼鳖混养的生产实践。我们在主养中华鳖的池塘干塘起捕时发现池中套养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成活  相似文献   

6.
正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腊丁、黄骨鱼。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市场价格高而备受养殖户青睐。笔者于2019年利用山区闲置养鳗土池微流水生态养殖黄颡鱼,养殖面积8亩,亩利润4940元,取得较好的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1996年双  相似文献   

7.
<正> 我县大溪河水产开发公司承担的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开发”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2001年池塘主养面积112亩,亩平产量162千克,亩效益1410元。混养面积308亩,亩平产量36.8千克,亩平效益468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2年6月13日,顺利通过了由省、市水产主管局组织的水产专家的验收鉴定。总结两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黄颡鱼池塘主(混)养技术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面积:黄颡鱼对池塘的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成鱼池混养技术成鱼池混养黄颡鱼,对池塘主养的鱼类没有严格的要求。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均可混养黄颡鱼。鱼池面积20~30亩,水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亩放黄颡鱼40~50尾,规格3~4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5~8公斤。  相似文献   

9.
<正>瓦氏黄颡鱼又名江黄颡鱼(以下简称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公斤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骨刺,历来属优质高档河鲜,深受消费者欢迎,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笔者总结多年养殖经验:选择面积2~5亩的池塘,水深1.2~1.8m,放养前彻底清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一种中高档的名贵鱼类。了解黄颡鱼昼夜摄食的变化,肠、胃消化吸收状况,对指导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如何投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黄颡鱼的生长速度,提高黄颡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本次测定是从面积667m2,水深1.5m的本所基地黄颡鱼养殖池中取鱼。该鱼池于2003年12月份共放养平均规格尾重10g的黄颡鱼种7000尾,青虾苗1万尾,未放养其它鱼种。1.2本试验黄颡鱼已经经过驯化,喂养饲料品种是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两次,时间分别是上午9时、下午14时,两次喂量均等。1.3测…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探索蟹池套养黄颡鱼的可能性,我们于2008年在金湖县郭家荡河蟹养殖区进行了河蟹与黄颡鱼混养试验,取得了亩利润2437.5元的优异成绩。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cilli)又名江黄颡鱼,俗称江颡,主要产于长江及其支流中,分类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公斤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尤其江颡火锅令人垂涎。故该鱼历来属优质高档鱼类。现广州市场每500克售价30元以上,武汉产地售价也在20元左右。长期以来,瓦氏黄颡鱼上市一直依赖天然捕捞,无人工养殖。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天然捕捞量已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需要。因此,立即开展瓦氏黄颡鱼的工人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使之成为我国名优  相似文献   

13.
<正> 黄颡鱼属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口感较好,深受人们欢迎,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供求矛盾突出,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也随之悄然兴起,据统计,去年江苏省主养、套养黄颡鱼面积已达10万亩左右,但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价格看涨。笔者于2000年进行了在养殖其  相似文献   

14.
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是各地近几年来大力开发养殖的优良鱼类,尤其是前者比后者生长快,个快大,具有更好的养殖生产性能。2002年,我们与仙桃市五湖渔场一养殖户开展了瓦氏黄颡鱼与黄颡鱼池塘混养高产试验,取得亩产成鱼725kg的好成绩。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一口,长方形,东西向,面积6亩,池深约2m,池底淤泥20—30cm。池旁有水渠与外河相连,进排水方便,水质较好。池中还配备一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2.鱼种放养放种时间2002年1月下旬。瓦氏黄颡鱼种600kg,10000尾,平均规格60g/尾。黄颡鱼种400kg,20000尾,平均…  相似文献   

15.
<正> 黄颡鱼俗称黄姑、黄腊丁。1999年,我们在沅江市七子浃乡五四渔场的300亩成鱼塘中进行了黄颡鱼的套养,共产黄颡鱼3630kg,新增产值72600元,平均每667m~2产量、产值分别为12.1kg和242.0元。为便于分析,现对该场具有代表性的3口黄颡鱼套养池塘进行具体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武汉市江夏区国营邓家洲养殖场位于江夏区区山坡街,是邓家洲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区。在2014年被评为江夏区科技示范基地,是江夏区黄颡鱼主产区,“黄优1号”黄颡鱼池塘养殖面积超过5000亩。养殖户方明金承包邓家洲养生大规模病害,减少渔药用量,生态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7.
养殖好黄颡鱼,重点工作在于抓好黄颡鱼的病虫害防治与日常捕捞,要提高黄颡鱼的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就要分期分批的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同时,要经常不断的从鱼塘中捕捞黄颡鱼上市。因为黄颡鱼本身长不大,分期分批地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再分期分批地从鱼塘中起鱼上市,一亩鱼塘可以当五亩鱼塘使,捕大留小,一年收获无数次,集约化养殖经营。  相似文献   

18.
<正>东台市东台镇渔业科技示范户臧锦凤,利用25亩内塘水面进行鱼、虾、蟹等综合养殖,经过一个周期的精心饲养管理,共收获商品青虾240kg、河蟹178kg、黄颡鱼420kg、常规鱼17920kg,产值23.148万元,纯效益达85320元,创造了亩平3412.8元的好效益。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  相似文献   

19.
<正>东台市东台镇渔业科技示范户臧锦凤,利用25亩内塘水面进行鱼、虾、蟹等综合养殖,经过一个周期的精心饲养管理,共收获商品青虾240kg、河蟹178kg、黄颡鱼420kg、常规鱼17920kg,产值23.148万元,纯效益达85320元,创造了亩平3412.8元的好效益。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为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名、优、特水产品的养殖,甘肃省永靖县渔业站于2007年引进黄颡鱼鱼种2万尾,在太极镇大川村靠黄河边进、排水方便的2个6亩的池塘进行黄颡鱼的主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黄颡鱼的池塘主养技术总结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