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基于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理论应用于工程施工方案决策中,根据多个属性的估计值,结合决策者的偏好,通过综合评价,在若干施工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考虑到在施工方案决策阶段对于属性特征值及属性权重值的估计带有一定的模糊不确定性,将属性特征值和属性权重值表示为梯形模糊数的形式,并且根据模糊集理论的表现定理得出各个施工方案的决策值。根据模糊数排序理论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排序并得到最优施工方案。论文为工程施工方案的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程造价与方案设计密切相关,在项目决策阶段通过投资方案的多方案比较,加强建设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关系的认真分析研究,既能保证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能实现工程造价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标规划模型的工程项目多方案选择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要面临项目的多方案选择决策。本文应用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基础,建立了工程项目的多方案选择模型,提出了工程项目方案快速选优法的基本思路。实例分析表明,本模型可结合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的实践,比较好地实现简便、快速和对项目方案优劣排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环境经济效益的高低,而影响方案优选的因素很多,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考虑到方案中与总投资、运行费用、COD支除率、经济效率等多种要素有关,过去常用模糊综合评判与层次分析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评判值趋于均化,分辨率不高。为此,本文针对其多目标,多层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测评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的某些因素是模糊的,很难直接用统计的方法确定这些因素的具体判断值。针对政府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的这一难点,运用基于期望值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区间型评价矩阵,区分主观偏好值和客观偏好值求解指标权重,最终求得政府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为定量测评政府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为指引,把握企业管理、数据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探讨“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信息重构和服务改进方向,将营销信息资源整合到日常客户服务管理的框架体系,推动客户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任鹏程  戚林  陈慧 《工程经济》2021,31(3):20-26
基于BIM技术采用调研法、综合赋权法和多属性决策理论中TOPSIS法等对管线综合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决策.首先,通过调研从施工成本、运维复杂性、施工难易、管线排布及使用功能等方面构建管线综合优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BIM技术进行指标数据提取并计算,利用AHP—熵值法对指标进行综合赋权;最后,引入多属性决策方法—TO...  相似文献   

8.
洁净煤技术作为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正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发展洁净煤技术的思路上需要考虑中国能源多元化的具体情况选择与布局洁净煤技术,这就需要对洁净煤技术进行正确地分析与评价.本文应用不确定型多目标决策-方案贴近度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洁净煤技术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杜浩明  吉晓乐 《化工管理》2013,(16):223-224
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企业面对复杂产品配置问题。在基于蚁群算法实现产品配置求解方案的过程中,针对参数选取对于蚁群算法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的产品配置求解方案,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策略不仅能保持蚁群算法较为精确的求解性能,且在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上都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解决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与减缓碳排放之间深层次矛盾的有效手段.为测算产业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低碳效应,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了一个包含2个目标函数和75个约束条件的投入产出多目标规划模型,定量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碳减排的手段在一定范围内依然有效,论文据此提出了中国应该重点发展、鼓励发展、控制发展以及需要限制发展的行业;论文同时指出,仅通过产业调整难以实现碳减排目标,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关键链的低碳化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碳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客户满意和业务流程的供电服务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目前供电公司内部工作质量考核和客户满意测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根据供电服务整个业务流程,从时限、质量、环境等不同角度对供电服务的综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客户满意和业务流程的供电服务综合评价的总体框架,重点对如何实施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在综合评价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服务型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采用以扎根理论为核心的多案例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实践探索归纳出有关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研究得出:(1)影响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于项目利益相关者和项目相关的保障因素两方面,其中项目利益相容性、信任水平和合作强度影响着服务型制造项目的关系治理;项目实施和项目合作环以及项目绩效3个因素直接影响项目保障因素;(2)针对利益相关关系和项目保障两大因素的影响,提出综合关系治理和项目环境保障协同治理的解决方案,构建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图;(3)基于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提出了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合作共赢理念、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和冲突变动以及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大多数无力自建WEEE 回收体系的生产企业选择加入PRO 是明智的选择。本文基于行业PRO 运作模式,构建了由两制造商和回收商联盟组成的供应链模型,将与市场增长挂钩的产品设计作为其中一制造商的竞争策略,研究了产品设计和回收双责任要求下供应链各主体的生产决策问题。研究发现:(1)当产品设计成本较低和市场增量较高时,以产品设计作为竞争策略的在位制造商可以淘汰竞争制造商;(2)当产品设计成本低于市场增量时,在位制造商的生产决策优于竞争制造商。一定条件下,竞争制造商存在“搭便车”行为;(3)产品设计降低了处理成本,但损害了回收商经济效益,回收商抵制过度产品设计,并通过转移价格实现供应链主体的利润配置。当经济驱动下回收商自愿回收时,更高的政府回收率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经济效益变好;(4)存在一个三方共赢局面使三者经济效益都更优,存在一个双赢局面使回收商和在位制造商更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100%,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就会优化0.0042,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外贸易结构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各高技术制造行业贸易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医药制造业及各小类行业对外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仪器仪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推动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战略性贸易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基于中国的实践,提出新兴经济大国中间产品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机制与路径,即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获取发达经济体中低端中间产品外包,通过国内生产体系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引致国内中间产品的创新,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引发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以及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知识溢出与研发合作。上述机制共同推动着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持续攀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制造业中间产品创新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对间接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口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有一定的负向效应,但随着中间产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负向效应明显下降;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中,随着中国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和本土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中间产品创新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正向影响增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尤其是促进创新、知识和科技服务贸易自由化;提高国内创新体系效率;扩大高技能劳动力教育供给与国际研发合作;提高国内中间产品R&D投入强度,逐步降低对G5发达经济体中间产品的依赖,释放国内巨大市场规模的效应,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16.
共享制造是优化制造资源配置的新业态新模式,是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共享共赢的中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指标体系,利用2018~2020年我国39家共享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并通过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动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0年我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897、0.919、0.883,纯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979、0.975、0.983,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16、0.942、0.898;2018~2020年我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上升0.4%,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1.3%,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上升1.8%,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上升0.2%,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下降1.5%。2018~2019年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有所下降,规模效率对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制约明显。基于此,从技术创新和规模调整两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