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峰青 《经营者》2007,(8):62-63
如果说个人业务是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对阵的主要领地,那么信用卡业务将是其中最猛烈的火力对抗点。  相似文献   

2.
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概况及存在不足以及外资银行争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经营战略及竞争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中资银行要进一步拓展个人理财业务 ,使之真正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应当通过业务创新、培育理财客户市场、重视理财营销策略、运用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外资银行竞合关系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将是中外资银行在竞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的一年。随着我国对人民币业务的开放,外资银行将会迎来一个快速扩张、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中资银行也应在最后一年保护期内,充分利用人民币业务开放带来的积极效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提升竞争力迎接完全开放后激烈竞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丁玲  李树春 《企业经济》2006,(5):173-174
福费廷业务作为一种灵活简便、有效的融资方式,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中国出口企业和金融业的关注。福费廷业务对优化我国出口结构,改善企业资金流动状况和加速我国银行国际化的进程都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贸易融资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福费廷业务在中国的广阔发展前景,引发了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抢占中国福费廷业务“制高点”的争夺战。  相似文献   

5.
《经济界》2002,(1)
在日前由招商银行举办的“入世后中外银行竞争与合作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加入WTO对央行的监管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央行的监管方式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会上指出,未来审慎原则是央行监管的唯一原则,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享受一视同仁的待遇。根据我国加入 WTO的承诺,5年之后,将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业务客户限制,这不仅对我国银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是巨大的挑战,对央行的监管能力同样是严峻的考验。如在中资银行各项经营指标普遍不如外资银行的现状下,也要以相…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业务的开放让外资银行的“侵略步伐”加速,在外资银行的步步进逼下,中资银行凭借什么与“狼”共舞?  相似文献   

7.
王峰 《活力》2006,(6):43-44
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其中竞争的一个焦点将在中间业务领域展开。由于我国金融业的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市场份额也较小,而在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方兴未艾,势头强劲。因此,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的金融业更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业务领域,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李素清 《价值工程》2009,28(7):151-154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因此我们更应该认清我国目前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国际上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趋势;理清中资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问题所在和具有的竞争优势;辩证地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不利以及有利影响,从而归纳出中资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16日上午,在广东发展银行与花旗竞标团签订战略引资协议的当天上午,讨论了数月之久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也最终出台。随着对金融市场开放承诺期限的到来,今年和近几年将会有更多的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本将就外资银行进入的原因,其核心业务、特点和对中资银行的借鉴意义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WTO协议,为期5年的中国银行业开放时间表将在今年底划上句号。在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以后。一些目光敏锐的外资银行已开始将触角伸向住房贷款业务这块中资银行所倚重的“肥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运作空间扩大,进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成为各外资银行不约而同的选择。外资银行提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一方面会增加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促进中资银行加速管理和业务创新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忽视外资银行在推动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11日我国人民币业务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外资银行给中资银行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中资银行同外资银行的竞争加剧。本文分析了中外资银行各自的优势,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两者的经营策略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者的"纳什均衡解"。  相似文献   

13.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已经对全球银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而外资银行更是遭受了比中资银行更沉重的打击,各外资银行纷纷受到波及,并且不时有其相关理财产品大额亏损的消息传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外资银行对于中国内地市场的倚重程度明显上升。中国成为外资银行突围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花旗集团为例,花旗中国业务的净利润2008年增长了95%,折合1.91亿美元,这样的增幅与花旗集团例年总共亏损276.8亿美元形成了鲜明反差。  相似文献   

14.
按照我国加入WTO时所做承诺,2006年底我国开始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对象限制,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由于外资银行在管理经验、科技手段、经营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及其进行跨国经营可能带来的高风险性等,因此,随着这一承诺的实施,为防范风险,如何做好对外资银行监管就成为了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12月11日起,我国金融业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宣告结束,开始跨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新时代,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被取消,从此,中、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全面竞争。面对全面开放的新时代,如何冷静客观地看待中、外资银行的优劣势,发挥自身所长以应对更大范围的挑战,是每一个中资银行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于2006年12月11日起实施。2007年4月以后获得中国境内法人银行资格的外资银行陆续开始办理人民币零售业务,这对于在经营本币零售业务方面一直居垄断地位的中资银行来说无疑会面临挑战。本文在阐述《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新形势下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并提出了中资银行"内外兼修"增强竞争力之道。  相似文献   

17.
王建伟 《企业研究》2012,(16):95-96
在经济飞速发展,国际贸易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成为了外资银行眼中的"新大陆",成为他们拓展海外业务的首选目标。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放开了一些对外资银行发展的限制,至此以后,外资银行纷纷来华抢滩布点。面对外资银行的"凶猛"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其在我国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这将便于我国银行业提前进行对策的研究,有利于增强中资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我国银行业将向国外全面开放。2007年起,外资银行将享有与中资银行几乎同等的权利,提供全面的人民币业务,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将全面展开。文中就此展开论述,研究我国银行对外开放的适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这意味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各个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从中国银行业的实际表现情况以及外资银行的在华经营策略,客观地寻求当今跌宕起伏的世界金融市场中仍然存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王子茵  郜文程 《活力》2006,(9):37-37
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并将在2006年底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必将有大量的国际银行加大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力度,新的金融制度、先进的科技水平和一些新兴金融产品也将随之进入我国,中国金融业全面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