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齐文忠  曾强 《金卡工程》2005,9(4):14-16
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200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211亿块,销售额达到545.3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55.2%,在全球集成电路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由2000年的1.2%提高到3.7%。在日前召开的200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称,今年,由于全球半导体市场进入周期性调整期,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受到影响,预计2005年,中国半导体业的增长速度在30%左右,产销收入将为65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崛起引发美日半导体贸易摩擦。美日双方签订两次《美日半导体协议》后,日本最终丧失半导体产业主导地位。进入21世纪,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后,美国对华科技博弈开始。美国发起的美日和中美贸易摩擦,均涉及半导体产业,但本质不同:对日本意在争夺市场占有率,对中国旨在遏制科技发展;对日本采取单边施压,对中国采用结盟打压;日本被动迎合美国要求,中国采取有理有节的反制措施。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科技持续较快进步对美形成压力;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试图在国际供应链上与中国“脱钩”。美日半导体贸易摩擦的历程,也是两国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和相互赶超的过程。面对美方发起的科技博弈,我国要健全促进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把握好半导体贸易摩擦中磋商与反制的关系,提升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与韧性。  相似文献   

3.
建华 《金卡工程》2005,9(1):22-23
美国等发达国家随着自身的大规模制造业就业岗位日益向中国等低成本国家流失,都将发展目标瞄准了高附加值行业。半导体设计业有可能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中国大量涌现的小型芯片设计企业正在成为芯片设计业的基础。甚至有人惊呼:如果中国继续迅速发展,美国有可能面临在半导体设计方面丧失竞争力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曾铭 《金卡工程》2005,9(3):18-19
在来去匆匆的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周期第七次高峰之后,中国半导体产业将继续保持一枝独秀的发展态势。而半导体结构的优化,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5.
中国半导体电子产业从2000年以来,吸引了2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投资,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很多人都在担心产能是否过剩,而笔者认:中国半导体电子的春天才刚刚到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这是业内人士的共同感受。  相似文献   

7.
《金卡工程》2012,(8):45-45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以自有的先进半导体技术造福社会,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目前健康和健身监控仪器和器材均已开始采用该公司的半导体产品,例如Nike+FuelBand创新腕带采用了意法半导体的运动传感器。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半导体市场已占全球的22%,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市场。中国半导体芯片业在过去5年中,吸引了2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投资,而芯片带动的外围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更是占了中国大陆外资投资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4):22-23
环球资源第十一届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近日在北京揭幕,作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展会,今年共有209家半导体公司参展。在这209家参展商中,有10%的厂商是来自中国本地的IC设计公司,而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15%。据悉,在过去的一年,中国整个IC产业总体销售额达75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全球半导体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半导体行业同时也进入“立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芯片强国"梦圆何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周期性衰退之后,全球半导体市场全线飘红,蓬勃发展的“中国大制造”又使中国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火车头”,中国正在从一个芯片“消费大国”变为“生产大国”,2010年有希望迈入“芯片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产业的发展让人感到鼓舞。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景气的进一步好转和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地位的日趋重要,2004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298亿元。短短数年间,中国就建立了强大的制造产业,催生了500多家独立设计公司,行业内激情涌动,投资热情高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近几年将是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的蜜月期,残酷的竞争和淘汰即将开始。对此,本刊记者对目前活跃在中国半导体市场上的主要厂商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希冀通过他们的叙说来总结过去,预测未来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13.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11):30-31
近日,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与中国科技部签署了备忘录,向中国转让核心微处理器设计技术。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表示,“这是对中国自主开发信息核心技术的支持,将促使中国信息产业通过引进,在高起点上进一步提高自身技术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梅宏 《金卡工程》2004,8(11):56-59
《福布斯》杂志在“芯片泡沫”一文中,使用“血清”的字眼来形容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崛起。不管如何夸张,中国半导体力量的崛起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半导体产业群中,上海无疑成为旗开得胜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资》2008,(1):67-67
SEMI(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协会)设备与材料物流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大连市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建成一个国家级半导体技术学院、一个国家级开放实验室、五个半导体产业集群,分别是半导体设备产业集群、半导体光电子产业集群、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半导体设计产业集群及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产业集群。五个产业集群除设计产业集群将建立在高新区外,其他四个都将建在开发区。  相似文献   

16.
《金卡工程》2008,12(3):9
最近,株式会社瑞萨科技在东京宣布,计划在马来西亚扩展其后道工序工厂,进一步加强该公司的模拟和分立半导体业务。此外,瑞萨还在马来西亚建立了一家新的模拟和分立半导体设计公司来增加设计资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半导体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近年来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华为受美限制等事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芯片产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政策、资本等多因素共振下国内半导体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科创板的开启也使越来越多的半导体选择在科创板上市,但目前市场对科创板半导体企业的估值方法存在不合理性,如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并未合理处理周期性因素,相对估值的可比公司选择相对随意等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国内市场对科创板半导体企业估值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基于非线性曲线拟合方法的现金流贴现模型,与通过PCA降维与聚类分析选出相对估值可比公司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对中芯国际进行估值。为科创板半导体上市公司估值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成为全球芯片强国”,这是目前在上海召开的“200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业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私人资本集团已经将收购目标投向了科技行业,目前,胃口大开的私人投资公司把目标继续锁定在了半导体行业上。尽管有人担心收购的价格可能过高,但是分析师和私有资本投资者们都希望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交易。私人资本收购半导体制造商飞思卡尔以及飞利浦电子集团的微芯片部门所涉及的金额都达到了数十亿美元,这表明了私人资本家有能力而且愿意在这上面下赌注。  相似文献   

20.
中子 《金卡工程》2008,12(4):24-25
中国市场的魅力,再加上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给予国际半导体厂商更多的想象空间。正因为认识到中国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半导体领先厂商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