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拉美美元化问题的提出有其理论与现实背景,美元化会给许多拉美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其成本也不应该被过分地夸大,而且美元化在拉美具有可行性,对许多拉美国家来说都是一项技优的政策选择。虽然目前美国对协助拉美国家实行美元化并不积极,但美元化符合美国在西半球的战略利益,从长期来看,美国迟早会改变目前的态度,积极推动拉美美元化的实施。因此,在内外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随着美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美元化在拉美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分析了美元化的形成机制、现实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从金融化角度来看,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黄金-美元体系、石油-美元体系以及制度-美元体系三个阶段;其中,制度-美元体系即全球金融化体系,是新自由主义制度下,以金融化为纽带实现的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融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的美元国际货币权力进一步扩张;国际货币权力的扩张主要以美元化方式实现,而全球美元化通过商品金融化、技术金融化和制度金融化等三重金融化机制实现,其中商品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形成基础,技术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催化剂,制度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根本保障;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美元化给外围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外围国可通过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防止技术金融化、充分认识新自由主义“三化”改革的危害等方式去美元化,中国须关注国家对本国金融权力的掌控,应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作为去美元化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分析了美元化的形成机制、现实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从金融化角度来看,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黄金-美元体系、石油-美元体系以及制度-美元体系三个阶段;其中,制度-美元体系即全球金融化体系,是新自由主义制度下,以金融化为纽带实现的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融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的美元国际货币权力进一步扩张;国际货币权力的扩张主要以美元化方式实现,而全球美元化通过商品金融化、技术金融化和制度金融化等三重金融化机制实现,其中商品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形成基础,技术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催化剂,制度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根本保障;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美元化给外围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外围国可通过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防止技术金融化、充分认识新自由主义“三化”改革的危害等方式去美元化,中国须关注国家对本国金融权力的掌控,应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作为去美元化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4.
于晖 《亚太经济》2001,(2):17-20,40
鉴于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美元化及其政策效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的美元化程度,同时提出防范美元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越南经济发展的障碍──通胀、外债本刊讯美国解除对越南的禁运令后,越南以成为亚洲第五条小龙为目标而努力,但越南劳工短缺、外债和通胀问题,以及经济过度依赖石油出口和农业均为达到上述目标的障碍。越南劳工缺乏熟练工,民间又有罢工行为,因此有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6.
过度金融化市场引致的资产泡沫拉升型通胀。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在美国等国家出现持续通胀的重要原因。美国在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过度金融化引致的资产泡沫拉升型通胀.对传统经济学经典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效能已产生明显冲击。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治理源于虚拟经济层面的通胀,宜与有效金融监管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美元化的政策效应分析和我国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经济下,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已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为适应这一变化,各国的政策制定由强调本国国情逐步走向遵循国际协调。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货币的趋同。鉴于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仅就美元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的美元化程度,同时提出防范美元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夫增 《亚太经济》2006,(2):2-6,18
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利益各方将会追求渐进式调整。  相似文献   

9.
现在关联储关注的不是通胀,而是经济的稳定增长,通胀是一个滞后的经济指标,而不是领先的经济指标,所以在美国通胀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关联储仍不断减息,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目前美国资本市场基本上已稳定下来,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在中、印等新兴市场,其基本经济结构仍很健全,加上信用体系很不发达,所以幸运地没有受伤,所受的影响与冲击会很小。  相似文献   

10.
经常账户失衡格局下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消费过度的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这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进口和经常账户赤字。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渐进式调整符合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Ohne Zusammenfassung

Utrecht, 1 Februari 1921  相似文献   

18.
19.
20.
P. N. Muller 《De Economist》1889,38(1):411-419
De Nederl. Naaml. Vennootschappen doorMr. A. H. van Nierop enMr. E. Baak 1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