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严羽的诗歌理论是针对宋诗中的江西诗派提出来的,自己也以"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诗辨》)自诩。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其中以禅论诗、妙悟之论、别材别趣之说、兴趣、气象之说等是严氏主要的诗歌理论。"以禅喻诗"是严氏诗论最重要的观点,"妙悟"又是"以禅喻诗"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严羽的诗歌理论是针对宋诗中的江西诗派提出来的,自己也以“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诗辨》)自诩。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其中以禅论诗、妙悟之论、别材别趣之说、兴趣、气象之说等是严氏主要的诗歌理论。“以禅喻诗”是严氏诗论最重要的观点,“妙悟”又是“以禅喻诗”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还有杂律,但这只是他将其元和十年(815年)之前的诗歌进行的分类,而后在他所编辑的《白氏文集》中却未再细分,只是笼统地分为格诗和律诗,这使得人们对他后期的诗歌未能有较明朗的认识。笔者拟对其格诗主题进行简浅的分析,以试将其更有条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还有杂律,但这只是他将其元和十年(815年)之前的诗歌进行的分类,而后在他所编辑的《白氏文集》中却未再细分,只是笼统地分为格诗和律诗,这使得人们对他后期的诗歌未能有较明朗的认识。笔者拟对其格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简浅的分析,以试将其更有条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语言的精粹,诗歌的呈现形式本身也可有一定的表意功能,它与诗文内容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由诗中的视觉诗将诗文排列成特定的形状,通过直观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外在形态,从文字和图形两方面给读者更深更具体的感官享受。该文从文学与美术的关系开始入手,探讨了视觉诗中的美术美学,视觉诗的种类、优缺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诗歌翻译一向是翻译中的难题, "形"、"神"兼备的原则可说对诗歌翻译有特殊意义.唐朝杜牧的<清明>诗,诗意悠远,清新明快,传诵千古,当代不少翻译名家都曾翻译此诗.本文将从诗歌翻译的原则出发.对<清明>诗的几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牧童"与"行人"的译法,以祈对更好地翻译此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学生与学校关系的角度,列举了我校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然后从学生、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对这些不和谐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以学生为本”,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邓伟月 《商》2015,(2):111-112
《文选》行旅诗共收录十一位诗人三十五首诗,行旅诗如实地记录了诗人的宦途历程,也真切地反映了诗人生命的忧思远志。从收录的诗人数来看,行旅诗仅次于杂诗、赠答和公宴;从收录的诗歌数量来看,行旅诗仅次于杂诗、杂拟和赠答。由此可见,行旅诗值得我们把它当做重点来研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文选》行旅诗:首先,研究其题目特征;然后,对其主题进行分类研究;最后,总结其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覃思 《科技转让集锦》2008,(12):144-145
余光中的两首爱伦坡诗的汉译选段,有其"诗人译诗"的特殊性和其"以顿代步"的英诗翻译思想。这是两首非常优秀的译文,无论是在传达原文的格式韵律、还是原文的语言和风格方面,都做到面面俱到,达到了形似神似的境界。另外,这两首诗都是爱伦坡的名作,以其繁复而严格的用韵出名,同时在诗歌的意境和语言上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美。这样的诗歌是最难翻译的,但从译例可以看到,虽难,却不是不可译。这些优秀译文都充分反驳了"诗歌不可译论"。同时也证实了余光中本人的"以顿代步"的诗歌翻译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昭君出塞自产生之时起,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题材。唐代是诗歌的繁盛时期,歌咏晤君的诗歌大量涌现,其中白居易是创作昭君诗最多的诗人,这与诗人的人生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张子川 《商》2013,(9Z):256-256
苏轼作为有宋一代最为杰出的诗人,无论是其作品数量,抑或质量,均鲜有人可比及。这些诗歌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诗歌,不仅直接体现了苏轼的政治态度,还表现出宋代士人的济世为民的文化人格,这种诗歌就是政治诗。而且政治诗的创作几乎贯穿了作者一生,即使是在“乌台诗案”,这种因诗获罪的情况下,苏轼依然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创作。显然,肯定有某种,或者几种创作的动力,推动着诗人的创作的脚步。  相似文献   

12.
罗汝芳在诗歌创作方面,无论从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还是创作技巧的精致与精湛而言,都远超其泰州学派前辈,堪称"诗人之诗"。受其哲学观影响,他在诗歌中大量以自然为描写对象,歌颂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但最终指向的却是主体人,"自然书写"成为其诗歌内容的最大特征。而且其在创作时遵循自然地书写原则,作自然的诗,自然地作诗,诗歌风格圆浑自然。  相似文献   

13.
袁琳 《商》2014,(18):64-64
悼亡诗表现人类真实质朴的内在情感,是古典诗歌里重要的一类。潘岳首开先河,创造了悼亡诗的初步范式,而唐代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从外在形式、情感内容和表现手法上进行了新的开创,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典范,使悼亡诗发展到巅峰。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商务谈判和会面的场合,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座位、手势、动作以及语言形式上都已形成一定规范。其中位次排列的基本原则是让尊者处于安全并醒目的位置。国际社会的习惯做法是以右为大、为长、为尊,以左为小、为次、为偏。在各类国际交往中,大到外交活动、商务往来,小到私人交往、社交应酬,凡是需要确定和排列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时,都要坚持"以右为尊"的原则。但中国作为一个历经数千年文明演变的国家,其文化内涵告诉我们"以左为尊"。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就是做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同时也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当今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各高校把"以学生为本"与严格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好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清代学者姚际恒所著《诗经通论》,在清代《诗经》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对《诗经》的研究,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其中以人情解《诗》的思想很有特色。本文就这一思想,从诗篇出发,进行浅近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诗与画在中国艺术领域上,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该文主要是从艺术精神表现上简要分析诗与画的关系,试图以八大山人为例来阐述得到全方面的解读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服务业之一的酒店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顾客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构建"以顾客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是酒店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以顾客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酒店员工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露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7):164-16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从教学观念、课堂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几个方面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模式,即以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互动、创新的新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湄江吟社诗存》第四辑是以咏新茶为题的二十首诗词构成的,在这些作品当中,"清"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文章从历代茶诗中对"清"这一概念的不同阐释入手,对这组诗歌加以剖析,以期寻找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茶文化这一领域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连接点,并进一步探求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