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载: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酒厂女厂长陈玉琴,因隐瞒企业亏损上千万元的真相,制作虚假报表,谎报"虚增利润",骗取近二十万元的"政绩奖",最近被当地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印证了一个道理:使假者必自焚。"假政绩"掺杂混迹于党的干部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大邑县在干部业绩考评中,强化“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相结合。长期以来,尤其是基层,考核干部的业绩多是看GDP增长了多与少,看马路宽了多少,看楼房是否高了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而那些打基础,着长远的“隐性政绩”却很少被看重,有的甚至以没政绩受到批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相继出台并逐步完善。反映干部德才综合素质的政(实)绩越来越被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看重,进而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主要依据,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由于政绩突出而被提拔重用,确实可喜可贺。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人尤其是个别乡镇领导干部,为了捞取“政绩”升官晋级,他们不惜在统计环节上大搞“数字政绩”、“泡沫政绩”。明明是财政减收、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和农民负担加重,这些干部的政绩却在年年“递增”,严重影响了当地党群干群关系。所幸的是有的地方已经对之有…  相似文献   

4.
《农村财务会计》2005,(11):12-12
为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江西省“约法三章”:各地一律不得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今后,乡村办任何事情都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量人为出,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搞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  相似文献   

5.
当前,乡镇干部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才能把工作搞好。一要变重"政绩"为重创业。为群众办实事出政绩,是每一个乡镇干部应尽的职责,也是广大群众的期盼。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乡镇干部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创出了不少政绩,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但也有的干部因"政绩"引起了群众的反感和不满,甚至出现了"政绩"越多,群众怨言越多;"政绩"越大,农民负担、当地财政包袱越大的不正常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人的政绩观不够端正,或标新立异、好大喜功,或急功近利、短期行为。这样的"政绩",表面上闪光,实际上劳民伤财,既伤害了党与群众的感情,又损害了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6.
目前,很多地方以上了多少项目、办了多少企业为干部的政绩,只要有形的"面子工程"办起来了,干部乌纱帽也就高起来了.而无形的债务却如鬼魅随身,给下一任政府和当地的群众造成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压力.因此政绩应该怎么计算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上级懒于动脑,只乐于流览一些花架子,然后大笔一挥:提拔.  相似文献   

7.
正21年的蟋蟀交易史,让河南延津县的德士村声名大噪。有人开始想办法,选择人工养殖,收入也甚为可观;也有人开始凭借"火眼金睛",培训学员,辨别蟋蟀。捕蟋蟀之风如此盛行,都源于这小小蟋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曾经,有的蟋蟀市场交易价格可达万元,如此诱人的赚钱机遇使得当地百姓一到立秋时节便停下手头的工作,一门心思去抓蟋蟀。蟋蟀没有明码标价,每只少则10元,多则百元千元甚至万元。只要卖到千元的,  相似文献   

8.
面对领导政绩和当地人民群众利益不可兼顾的两难考验,河南省有位县委书记把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首位,挤压财政"水分"2000多万元,工农总产值"缩水"近2亿元.领导为此得了"黄牌",群众却因此得了实惠,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种自选"黄牌"的勇气和为民请命的胆识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土地管理领域暴露出土地利用规划变更随意、违法占地现象层出不穷、征地拆迁范围过宽过滥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一些地方"一届政府、一届规划",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极大地损害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乡村两级(乡镇政府、村委会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不顾农村经济实际状况,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盲目向单位、个人举债,主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甚至挥霍浪费,使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大量增加,债务包袱沉重。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大量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乡镇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盲目兴办企业举债,使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有的地方搞“达标”,讲“政绩”,迫使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债;还有的地方乡级机构庞杂,支出过大,被迫大量借债等等。这已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  相似文献   

11.
报载,山东省乳山市对镇、村上报的修建办公楼、教学楼、安装闭路电视等"政绩工程",逐个"过筛子",对耗资大、群众受益小的项目,坚决取消。现已有20多项"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被严令停建、缓建,减轻农民负担300多万元。此举值得提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凡有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在自己的任上,都想上马几个工程,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但是,为民办实事也要量力而行。如果不顾当地的经济条件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为了自己的政绩的显要,强行上项目,不但达不到发展经济的目标,而且群众对这种从他们口袋里掏钱所办的"实事"也不欢迎,甚至怨声载道。问题在于,时下,这种不顾群众的承受力,上马耗资大、见效慢、群众受益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领导干部还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量有限,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欠账严重。在财力有限、资本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社会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通过举债融资搞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成为了直接而现实选择。尤其是在2009年以来,政府推出"四万亿"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来应对金融危机,在保持经济增速的同时,通过政府融资平台等渠道融资,也造成了地方债务高企。现阶段,多个省市地方已逐步进入了债务  相似文献   

13.
专家评说     
要创新农村公共财政体制自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但由于收入再分配方面改进不多,在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广大中西部地区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却日益突出。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县甚至连工资也难以按时、足额发放。从总体上看,县级财政还可以勉强度日,但相当数量乡镇的财政已难以为继。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各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开支缺少相应的税收来源,为了满足各种开支需要,有的想方设法从农民那里多收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按地亩或按人头"平摊"非常普遍,加重了农民的税收负担;有的借各种名义向农民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使农民税外负担恶性增长;有的大规模举债,导致乡村债务日益沉重。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在乡镇了解到,少数异地任职的乡镇干部,每到一处,总是急于在乡村干部中认老乡、访战友、叙同窗,继而组织"同学会"、"战友会",甚至搞"拜把子"结义,美其名曰"结义执政"。有的干部还将这种"结义执政"作为农村开展工作的经验而津津乐道。对这种只"谋人"不"谋事"的做法,群众十分反感。这些干部之所以热衷于这类活动,究其原因,有的因初来乍到,对当地情况不熟悉,以"结义"联络感情,希望多交些"朋友",便于开展工作。有的希望借此与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关键期,财政体制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均等状况。同时,由于我国的官员委任多考察其政绩,而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状况。因此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绩考核标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论述了财政分权以及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相关观念,以期为相关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工业反哺农业"四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正开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但是目前在实施过程中一些人对这项政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反哺”初级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反哺”与“支持”应切忌以下四个问题。一忌模糊工业反哺农业的意义,错误定位政府责任当前人们对于反哺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有的认为,增加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只不过是一种理性回归和良心发现而已;有的认为,工业反哺农业工作的开展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还有的把反哺为短期内实现农民增收的措施,甚至作为新的数字政绩加以炫耀。对于中国来…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陕西省白河县大双乡兴隆村是一个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小山村,前后10来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了近两番,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高过近千元,如此巨变,靠的是五届村党支部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五任村支书之所以能坚持一张蓝图干下去,是因为他们作决策、办事情坚持以群众的利益为主,有利于村民的事情就要干到底,而不是为了突出个人的政绩和能耐.  相似文献   

18.
乡村债务是历史遗留下的老大难问题,没有敢碰硬的态度是化解不了的。如今,一说“政绩”,很多人似乎都是这样的印象:上项目、建大楼、扩市场、造绿地、修花园、搞形象工程、办示范园区,有的地方把集资款、借款也都当成了“政绩”,甚至做出明文规定,谁能搞到钱就奖励谁。最近福建省福鼎市委、市政府列下日程表,决心在三年内实行乡、村两级“零债务”,用铁的纪律制止新债务生成,用强力手段全面清理旧债务,用硬措施加强村级财务监管。这一措施确实给人以恍悟之感。说实在话,我们并不反对举债,在很多情况下,借债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中,"土地换保障"是一种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实践中出现了政府主导型和商业型两种"土地换保障"的养老保险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各地在"土地换保障"的政策选择上,应该综合考虑两种模式各自的特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应该采取哪种模式更合理.  相似文献   

20.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地区扶贫工作中存在着"三偏"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投向偏离。所谓投向偏离,也就是辅助实施的扶贫项目,脱离当地实际,偏离了贫困地区以提高农民和集体收入为目标、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根主线,而倾向于"标志工程"、"形象工程"的多。农民不热心,集体难以收益。据调查统计表明,某贫田地区全年共实施扶贫项目近500个,其中有关"标志工程"、"形象工程"的项目就有245个,占总项目的49%。有一扶贫工作组投入百万元资金帮助村组167户安装电话。在一个刚刚解决温饱,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贫困村,有的农户因缴不起电话费而望而生畏。二是配套资金偏重。某贫困地区1996年自筹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