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全红 《商场现代化》2006,(12):264-265
由来已久的职务消费制度,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形势的发展,国家为此支出的财政资金越来越庞大。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地方职务消费被滥用,已成为腐败的温床。本文在分析职务消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职务消费改革的紧迫性、重要性,分析了职务消费改革的难点、焦点问题,提出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思路及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徐桠 《商业文化》2012,(2X):18-18
职务消费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干部职工为完成政务、商务活动而发生的消费性支出及其享受的待遇。我国公务员消费由国家财政负担,目前一直处于膨胀状态,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引起社会关注。我国公务员职务消费问题反映了政府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公务员职务消费问题探究其原因,为规范公务员职务消费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务员职务消费目前处于一种极度膨胀状态,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公务员职务消费制度不规范、不透明、界限模糊、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等问题,其改革措施是:建立健全公务员职务消费制度;实现公务员职务消费透明化;强化监督的作用;构建公务员职务消费效能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有档次的,比如平民消费与贵族消费,档次就绝对不同。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档次,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如果消费的档次按职务的高低或职业的不同划分,问题就复杂得多,也更容易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比如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如今就成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其中占职务消费大头  相似文献   

5.
职务消费,顾名思义,就是与行使职务有关的消费支出.具体来说,领导者以行使职务为理由,获得的除工资、奖金以外的收入.包括公费旅游、吃喝、娱乐、交通等费用.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国企领导的职务消费,一般在其工资的十倍以上.有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任职期间,滥用职权,追求个人享受,用公款在购房、买车、吃喝、玩乐上进行攀比,有的连嫖、赌的开支也由企业报销.职务消费,已成为企业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6.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为军队干部职务消费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努力使军队资源节约工作走在全社会前列的倡导下,它强调勤俭节约与保障"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有机结合。规范军队干部职务消费,减少军费资源的浪费和虚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军队的重要内容。进行军队干部职务消费改革,就是要降低军事成本,提高军费使用效益,将有限的军费资源集中用到军队建设最迫切需要的重点领域,从而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现金流冗余或者不足会引发各种与公司治理相关的问题,对企业发展、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而职务消费问题愈演愈烈,使得企业高管人员,尤其是国有企业,不再重点关注企业绩效,而注重自己的利益是否能够满足自身需求.我国现有研究少有将现金流和职务消费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以我国制度环境为出发点,对自由现金流和职务消费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所谓职务消费,是指国有企业经营者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发生的应由公费支出的货币消费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其他类消费。职务消费的名目比较繁杂,包括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福利性住房、办公室装修、配备专车、手机电话等多达十余种。全国的国有企业单位一年内经营者职务消费支出究竟有多大,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统计。  相似文献   

9.
政策     
《中国市场》2012,(51):8
<正>三部委联发《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监察部和审计署近日联合印发《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12项禁止性规定,包括:超标准购买公务车辆、豪华装饰办公场所,在企业发生非政策性亏损或者拖欠职工工资期间,购买、更换公务车辆、装修办公室、添置高档办公用品;超标准报销差旅费、车辆交通费、通信费、出国考察费和业务招待费;用公款支付应当由个人承担的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5):44-45
公务消费的合理存在有助于公务活动开展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但过度的使用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公务消费包含了公款接待、公车使用、职务消费等系列财政资金的使用行为。基于复杂的原因,每种消费模式都有其面临的执行困难。为此,从制度本身以及围绕该行为周边的制度设计的完善成为了规范公务消费行为对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廉价、高效政府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政府管理改革的最终目标。廉价、高效政府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尽量节约使用纳税人的钱,减少公共资金浪费。对于公职人员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发生的职务消费,可以通过历史上的溯源、概念上的梳理,理清其存在的依据和发展演变规律,并寻找合理界定职务消费规模和范围的标准,这对改革和完善现有制度,节约政府资金,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将人力资源管理的5P理论模型运用到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有助于公共部门在5P模型的引导下,建立一个职务设计为前提、人员选拔为关键、绩效管理为核心、薪酬管理为重点和结合提升工作积极性为辅的新型的系统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公共部门早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探讨了人力资源理论模式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13.
游刃有网     
职务消费在一些国内企业越来越成为一大黑洞。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管理严格的外企却没有这方面的后顾之忧。原因何在?曾在外企担任高级经理的钱琎认为,外企在这方面不过两招:刚性预算和授权管理。  相似文献   

14.
余传贵 《商业时代》2005,(26):20-21
社会需求量既决定于收入水平,又受消费倾向所制约。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多种多样,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等因素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和决定消费倾向和商品的社会需求量。  相似文献   

15.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振兴中国居民消费,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实现改革与政策协同推进,促进全体居民消费和农民等低收入重点群体消费并重,坚持短期振兴消费与长期促进消费相结合。推动消费复苏与升级,要着力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鼓励新型消费,增强消费活力;完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需要实现由投资导向型发展思路向收入和消费导向型发展思路的转变,一个具体的制度性关键是引导税制设计实现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效应去评价企业,真正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均衡发展。数字消费是数字技术与消费行为的耦合,涵盖以数字商品和数字化商品为主的消费对象,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发展的新特征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促进数字消费发展,要着力下沉拓展市场,发挥数字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推进数字消费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和资产差距、低收...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五”时期上海消费市场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十四五”时期,新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将出现巨变变化,消费升级需求更加明显,高品质消费、服务型消费、个性化消费、新型消费快速崛起,集中体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趋势和要求。(一)高品质消费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中高收入群体日益壮大,成为高品质消费加快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中高端消费加快从单纯追求品牌标志向更具个性和品位的定制化商品和服务转变,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高品质的服务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高品质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正逐步释放,将驱动定制消费、智能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时尚消费、绿色消费等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需求量既决定于收入水平,又受消费倾向所制约。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多种多样,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探讨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等因素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和决定消费倾向和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其他     
《商业会计》2006,(7):5-5
国资委明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防范体系五大目标;中央企业职务消费将纳入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国土资源部叫停“以租代征”。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消费理论始于可持续发展理论,1994年在挪威奥斯陆联合国环境署最早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国内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研究侧重于可持续消费的涵盖范围、可持续消费的侧重点、可持续消费的种类划分等三个方面.与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生态(文明)消费相比较,可持续消费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考虑经济、社会维度,认为人是生态系统之外的客观存在,人的地位更高.可持续消费是指生活性消费,可持续消费是与以往消费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包含消费的发展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两个基本涵义,可持续消费分为安全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和健康消费等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居民消费的历史性变迁,分析当前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的复杂局面,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对于绿色消费的研究多囿于对个体心理变量的分析,有关现存消费模式与绿色消费关系的研究鲜有涉及,导致培育绿色消费缺乏经济与社会基础。本文结合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的情况,利用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认为绿色消费作为消费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都会在不同维度上助推绿色消费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