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麦海上风电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晓建 《中国市场》2010,(13):82-84
在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海上风电正逐渐成为各国风能开发的重要战略方向。我国拥有丰富的近海风能资源,为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但相对于发达国家风电产业的发展,我国的风能利用和海上风电发展还远远不够。丹麦是海上风电强国,为了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其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规划与强制性措施和财税激励政策以及海上风电场建设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德班气候大会刚落幕,当全世界聚焦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产业时,作为"低碳经济"的践行者,英国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文章重点介绍了英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相关政策、发展经验,得出五方面的启示,即建立标准化质量认证体系,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审批成功率,风能资源数据管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2010年,低碳环保仍然是全球倡导的主旋律,绿色能源与新兴能源持续被人们关注,作为其中重要成员的我国风电产业也借势继续行驶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纵观全年,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喜忧参半可谓是最贴切的总结。喜的是我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同时我国迈出了大力推进海上风电的发展步伐;忧的是风电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市场竞争愈发惨烈,同时在风机不断求大追新的快速发展背后,风机质量安全成为隐患。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能源发展的趋势就是低碳、高效、可持续,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乃大势所趋。海上风电是一种不与人争地、靠近负荷中心并可以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中长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09年国家能源局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为海上风电发展打下基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上风电累计装机达2788MW,仅次于英国、德国,位列世界第三,正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海上风电项目技术复杂、工程浩大,相比欧洲,在国内起步较晚,故缺乏历史风险经验可循,面临较高的风险。保险作为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算得上是海上风电项目资金结构里的最后一环,但依然面临保险安排难的困境。文章通过分析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面临的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工艺缺陷等各类风险因素,结合国内保险产品条款及管理情况,探索海上风电保险安排方案,解决保险排分困难。  相似文献   

5.
海上风电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电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为此国家大力开展海上风电产业,取得了海上风电场由无到有的突破,使得我国可以大力开发丰富无污染的海洋资源.风电场技术的发展和风电场的大规模建设,也使得风电场维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风电运输维护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国内专门用于风电运输维护的船型还很少,针对这一问题,一套专业的安全的输送维修人员登乘的海工栈桥安装在风电运维船上,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风电运维船专业性的问题,促使我国海上风电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专业风车安装船短缺 1991年,丹麦在罗兰岛外海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风力发电场,近25年来世界海上风电的发展极为迅猛.2013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7.1GW(吉瓦),2014年新增了2.3GW,2015年新增3.6GW.其中,2015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为3018.5MW(兆瓦),较2014年增长108.3%.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报告称,在2016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领域中,海上风电建设是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海上风电光环下的"紧箍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海上风电的"内部矛盾"1.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可持续性、清洁能源及多种能源供应的迫切需求,目前各国正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太阳能、波浪以及潮汐等可再生能源在经济上的不成熟性,风力发电蓬勃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虑将目前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化的大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海上风电运维船舶之间的管理系统相互结合,尝试从智能化角度利用大数据对于海上风电运维船舶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并且由于以石油资源等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供应紧张.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风电迈人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相较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电具有不占用陆地面积、风速比陆地大、风向较稳定等优点.伴随着陆地风电场的运营以及海洋技术的发展.海上风电逐渐开始形成.发展形势急剧升温。选择在海上建造风电场不仅具有广阔的空间.而且风力和风能密度大.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海上风电将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风能资源蕴藏大国,风能资源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收到了全世界的关组和重视。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陆上、海上风电的今天,我国的风电事业也正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凤电成本投资实例、相关政策的介绍及分析,简要探讨风电成本情况,降低成本途径及今后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环保需求的不断提高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一泓清泉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风电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陆上风力发电技术已相对成熟,但陆上风力不稳定、位置距离用电区较远、风电能力饱和等诸多问题慢慢表现出来,相比之下,海上风能具有平均风速高、风速稳定、距离负荷中心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各国相继选择的主要替代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国际市场》2010,(6):73-73
为推动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下属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继成功合作两届之后,再度强强联手,于2010年6月7日--9日在上海全力打造亚洲首个聚焦海上风电市场的专业平台“2010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暨展览会”。其中大会在虹桥喜来登太平洋上海大饭店举办,预计规模600人,展览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出面积10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风能是非常重要并储量巨大的能源,它安全、清洁、充裕.由于风力发电过程不消耗矿产资源,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风电发展较早、速度超前、规模较大的地区之一,据统计,风能资源总储量达到13.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8亿千瓦,占全国的50%以上.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指导下,内蒙古风电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2011年初突破1000万千瓦,201 2年达到1634万千瓦,内蒙地区并网风电占全国并网风电的28%0.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开发局的规划,预计到201 5年,内蒙古并网风电装机将达到3300万千瓦.因此,加大对蒙西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     
《商界》2009,(6):10-10
新能源 中国已经在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谋篇布局,力争在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比重从目前的9名提高到40%左右,占据主导能源地位。这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各子行业,尤其是风电、太阳能、核电、汽车清洁燃料等成为未来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5.
李远 《现代商业》2014,(33):204-205
风能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是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机组设备的招标采购关系到能否选择到合适机型和供货商的问题,因此供应商资格条件设置、评审因素和评标办法的制定是重点。本文分析了当前风电机组采购现状,提出风电机组采购重点考虑因素,并提出采用LCC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进行风电机组的采购,从而选择到适合项目风资源特点、运行稳定可靠、维护成本低的风电机组设备。  相似文献   

16.
“在低碳经济时代,风电是最具竞争力的低碳能源之一,而海上风电则是未来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CCS将充分利用其海洋工程技术服务的优势,在海上风电认证服务中,为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电力公司业主、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以及工程承包商等在内的客户提供专业化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内蒙古风力发电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走在全国风电发展的前列。文章分析了内蒙古风力发电的特点、发展状况以及改进策略,力图为内蒙古清洁能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同时我国迈出了大力推进海上风电的发展步伐:忧的是风电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市场竞争愈发惨烈,同时在风机不断求大追新的快速发展背后.风机质量安全存有隐患。  相似文献   

19.
曲盈盈 《商》2014,(48):270-270
风能作为清洁能源发展十分迅速,在风电发挥在那过程中也必然有利有弊,文章针对风电发展的现状以及风电并网的利弊做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点参考的解决方案,但是风电作为极具潜力的能源所需的研究和探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海上风电场在欧洲北海海域发展迅速,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技术不断更新;在我国,海上风电场刚起步,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技术正处于摸索阶段.通过对国内外两个典型的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进行扼要比较,阐述了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理念,探讨未来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