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很荣幸应邀出席华盛顿甲醇政策论坛,在此,我主要从"全球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和醇醚燃料发展趋势,中国特别是山西省发展甲醇燃料的基本情况"两个方面谈点看法和认识,同与会专家、学者和朋友们进行交流。一、对全球环境及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和醇醚燃料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与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转换的税制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促进能源转换尤其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应对本国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税收制度在促进这一转换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完善能源税制结构、优化税种类别、健全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逐步提高替代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加快能源转换。  相似文献   

3.
张虹霓  张磊 《时代经贸》2017,(34):31-36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能源系统的具体实现形式,对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再生能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也会使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力企业国际化进程既面临机遇又存在问题。中国电力国际化战略要以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为目标,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依托特高压技术优势和海外电力运营管理经验,加强国内外合作,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能源,完善并网服务,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利用互联网发展多元化业务,建立符合本行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能源是领先世界经济的新机遇。能源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的目标,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意义重大。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的安全利用等等。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发电在中国大有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几百年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等传统可再生能源。工业革命以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主导能源。目前,全球每年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150亿吨标准煤,其中90%左右是化石能源。  相似文献   

6.
文琦  万媛媛  陆冰洁  李玲  丁金梅 《经济地理》2022,(11):95-102+132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能源地理研究日渐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借助CiteSpace软件和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对中国能源地理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评述。(1)对中国能源地理研究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划分为平稳增长阶段、迅猛增长阶段、波动增长阶段。(2)基于文献共被引的研究热点分析表明,能源转型、能源消费、能源安全、能源强度、能源贫困、碳排放、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是近年中国能源地理学研究的热点。(3)从能源流动、能源效率、能源消费、能源地缘政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能源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过程。(4)最后从中国能源地理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双碳”目标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贫困与能源优化配置,国际能源贸易与能源地缘安全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能源问题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发展前景,促使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使得国际能源结构日新月异,同时也对某些国家原有的资源优势起到了威胁作用.中国更应该抓住此机会,在国际能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笔者在此介绍了美国非常规能源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国际能源结构的影响,着重分析了美国非常规能源产量上涨对中国能源贸易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国际能源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6,(8):70-70
日本推环保计划:4年内40%车用生物燃料,美国推出超级节能运载工具,全球洁净能源投资发展迅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世界能源格局中,核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此次日本大地震引起核泄漏导致的全球核安全危机,致使全球核电建设再次放缓。这些将改变未来核电发展路径,从而影响全球能源消费格局,尤其是新能源的发展格局。正确选择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路径,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深化的阶段,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中国未来的巨大能源需求,中国急需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合作舞台,积极参与构建新的国际能源体系。同时,要有一套面对全球性问题的综合性能源战略,要把能源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具体地说,首先解决能源问题要采取多元化战略,尤其重视周边资源国家;其次要陆路和海洋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另外还要从贸易、投资到金融手段三者并举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1.
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低碳不断成为生活与发展的旋律并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而我国作为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碳排量已居全球之首,出口商品多为高碳产品,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欧美在向中国使用出了“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利器后,又亮出了“碳关税”这一杀手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面临的挑战会不断增大。本文以核电为主体,分析我国核电当前的现状、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并与其他能源形式相结合,将核电问题的思考上升为能源问题,而能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保障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期国家能源局举行了成立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介绍说,白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能源产量是2000年的1.8倍,7年年均增长7.1%。另外,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量总量达26.5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  相似文献   

13.
全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能源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地持续增长.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发展绿色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14.
刘佳 《经济》2013,(Z1):41-43
能源作为战略商品,世界各国无不将能源安全视为国家政治经济中的重要问题谨慎对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腾飞,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逐年攀升,我国已赶超美国跻身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之列。在不断调整的全球能源格局中,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最大利益相关者之一。如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如何维护我国自身利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史丹。  相似文献   

15.
李佩儒 《经济》2010,(1):28-29
21世纪,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备受国际社会重视.新能源产业是典型由技术进步催生的新兴产业,它的壮大标志着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经济月刊》2008,(11):55-55
为了应对全球能源、气候危机,帮助汽车摆脱对石油的依赖,通用汽车部署了全球新能源战略,致力于提高现有能源的燃油经济性以及开发使用替代能源和新型动力推进系统。可持续生物燃料,特别是基于非粮食原料的下一代纤维素乙醇燃料的研发和商业化,在通用汽车既定并正在实施中的新能源战略中是一个重要而优先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主要内容。白皮书集中介绍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主要举措和促进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用能的措施成效,旨在让国内外社会深入了解中国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分析国情世情新趋势和世界能源新格局的基础上,提炼出应对全球变化的中国能源战略——"五指合拳",即"节能、绿色、结构、安全、改革"。五个子战略都服从国际博弈的需要,都服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五指"能"合拳",可以协调。能源总战略与子战略,均是以中长期为考虑的基点,但总战略更强调通盘布局的大思路;而子战略重在以解决能源的重大实际问题为目标来设计;总体战略中含有战略目的内容,而子战略中多突出的是战略手段。总战略力求要明确对手,有"打仗"和博弈准备,要立足博斗;力求明确博弈前的关键配置,如能源战略的管理,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和战略管理者的配置,随之还有很多配置问题;要力求明确能源斗争史,要有历史观,战略就是中长期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备受国际社会重视。新能源产业是典型由技术进步催生的新兴产业,它的壮大标志着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蓉娟 《经济论坛》2006,(21):45-47
一、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1.能源供需矛盾严重。中国能源匮乏,石油尤其是中国的“软肋”。据2002年全球能源统计报道,中同石油探明储量为世界第11位,2001年探明石油储量33亿吨,占世界的23%。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第七位。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14年后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油气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