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昭奎 《国际广告》2010,(9):139-139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统计,中国以300多万辆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然而,汽车的发展在中国有一个极限,即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中国必须找到汽车能开得更顺畅、更环保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中,汽车产品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的1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自主创新的开发,中国汽车工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出口的逐年扩大,既刺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遭遇了国际反倾销、反补贴,纠纷渐多。面对出口争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需要反思吗?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出现了超高速增长。在各地都忙于争上整车项目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有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那就是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关键的部分——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缺乏关心。实际上中国汽车工业能否真正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取决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没有强大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中国汽车工业就难以具有国际竞争力,难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2006年迎来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又一个“井喷”年。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3%-25.1%: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3500多万辆,中国车市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境地。稳定的汽车产销增幅和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不但给汽车厂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刺激了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快速增长。汽车后市场正成为汽车产业链上一块诱人的蛋糕,国内外汽车服务企业个个磨刀霍霍,准备切入中国汽车后市场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全球汽车产量最大的国家,RCEP的生效实施将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的产出和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贸易现状及竞争与互补关系,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RCEP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出和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部分汽车零部件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且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RCEP的关税减免将使中国汽车的产出与进出口额显著增加,但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提升互联互通、投资和劳动力等因素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企业要充分利用RCEP的降税安排,提升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扩大汽车零部件产品及电动车的出口,并做好应对贸易摩擦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一,汽车市场调查不应以偏概全 目前,关于中国汽车消费的调查已经非常多。由于中国汽车消费群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针对中国汽车消费的调查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避免调查结果以偏概全。但现在经常见到的调查报告,以偏概全的例子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7.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吸引的不只是大众、通用、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在知名世界汽车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后,一向默默无闻的印度本土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公司也在谋划撬开商机无限的中国市场大门,希望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切得一块蛋糕。日前,塔塔汽车公司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拟将塔塔汽车引进中国生产。预计在2005年3月底,塔塔将会得出最后的结果,以决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还是通过华晨进行进口销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关税的降低,配额的取消,极大地;中击着中国汽车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话题,而分销渠道则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汽车分销模式的历史演变的分析,对中国汽车分销渠道模式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分析各种分销渠道模式的特点,确定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分销渠道模式,争取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能力及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新中国第一辆自主研发生产的解放牌汽车呱呱落地开始。几代汽车人为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前赴后继。而今天,自主品牌汽车已连续几个月站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自主品牌汽车早已不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认识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通用、德国大众、法国雪铁龙,到日本丰田、本田、日产,跨国公司在中国精心布下一个大局,牢牢控制着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节奏,在年增长超过50%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呼风唤雨。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很难追赶上跨国巨头的脚步,中国人自己造汽车的路将越走越窄。然而,吉利、奇瑞和中华三大本土汽车异类不信宿命,奋力搅局。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中国汽车第一自主品牌吉利获邀参加第六十一届德国法兰克福汽车展,第一次让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光明正大地站在了世界五大顶级汽车车展的舞台上,中国汽车终于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登场亮相了。  相似文献   

12.
回眸2004年,尽管汽车市场持续萧条、低迷,但中国汽车责任保险制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汽车保险产品结构开始从车损险向责任险的结构迈进。如果将轿车加速进入家庭的2002年称为中国的汽车元年,那么2004年就应当被称为中国汽车责任保险的元年。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汽车行业物流现状 近年来,全球各大汽车厂商越来越注重本地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亚洲汽车市场近年一直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而中国市场是带动增长的龙头,展现出勃勃生机。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商比如通用、丰田、宝马、本田、大众等都来到中国投资,扩大他们在中国的业务。而这些厂商都是华轮-威尔森等汽车物流服务商的全球客户,所以当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投资中国,寻求本地化发展时,备大汽车物流巨头们也肯定要在中国相应地发展汽车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14.
对于国产车的纷纷出口,业内人士觉得是顺理成章的。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急剧升温,中国汽车产品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的汽车企业应该抓住时机,在中低档汽车方面打开一个缺口。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不长,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要想在欧美市场站住脚还很难。但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也有优势,可以造出2—3万元的汽车,这在发达国家是很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杨方洁 《商场现代化》2006,(3X):195-197
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在加入WTO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通过使自身全面融八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就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并且逐步提高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志伟 《网际商务》2004,(8):88-88
2004年上半年,我国的汽车新政频出,政府对汽车消费市场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国际车市巨头继续大手笔将重金砸向中国汽车市场,为今后在中国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迈出大步。但中国车市的降价潮却一浪接一浪,汽车库存不断上扬。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车市正酝酿着变革力量,这几股力量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中国车市,将中国车市翻向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将为配套的化学品生产商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跨国化工公司已在华建立相关产品生产基地以分享这一盛宴。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近日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国之一,目前为世界第三大生产国。一些分析师甚至预测,到2011年,中国可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国。中国国内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8.
吕萍 《大经贸》2006,(8):18
趋势:增长中的世界份额 美国商务部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出口(主要是零部件)将达到7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许多汽车制造商的负责人都认为,零部件行业是来自中国的真正挑战。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繁荣景象孕育了一个超低价格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日本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未来5年中,向世界主要汽车厂商提供汽车零配件的中国企业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之初,媒体对进口汽车大呼“狼来了”,但保护期内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排名第三的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20.
史红涛 《广告大观》2007,(4S):57-59
进入2006年以来,随着进口车配额被取消,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进口车和自主品牌汽车带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两年增速放缓之后又重新火了起来。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20万辆,稳居世界第二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汽车成为大众消费品之一,中国开始进入汽车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