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是在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后,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出现的新事物。国家助学贷款成为帮助高校困难学生的主渠道。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性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的几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免费的午餐”。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本由国家财政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压力的主要途径,但目前改种贷款供求双方存在明显的矛盾。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全社会个人信用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使银行担负了本应由学生个人、政府和学校承担的部分教育成本,致使助学贷款有效供给不足。因此,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市场化进程,丰富高等教育援助措施、健全我国高等教育经济资助体系有助于缓解国家助学贷款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首要目标是增加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机会,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加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教育的发展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受教育经费投资不足的制约,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为例,1998年我国大学生占相应年龄人口的比重为5.9%。而美国、日本、匈牙利的相应数据为77%、47%和30%。为了缓解单一财政拨款对教育投资不足与教育发展对资金需求的矛盾,我国各高等学校从1991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其根本宗旨是资助贫困大学生就学,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学生违背贷款承诺,出现诚信偏失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助学贷款业务中的诚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国家构建科学的助学贷款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广泛、健康、持续地开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无需经济担保、由政府部分贴息、面向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银行信用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事物。同时,国家助学贷款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顶新制度。它是青年学生凭借自己的信用申请的用于助学的个人消费贷款,毕业就业后逐步归还贷款的制度。新事物指的是改革中的成果,它符合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特色。而作为新制度,有它特定的要求,并伴随着特定的目的。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长期稳定的筹措学习经费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7.
教育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性,当前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中主要存在投资能力弱、高等教育信息存量不足、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关注高教信息、树立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曦 《企业导报》2012,(11):223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付不起学费以及生活费而发放的一种财政贴息的贷款,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国家助学贷款也暴力了不少问题,本文对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作为首批高校之一,从2000年开始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截止2004年6月,全校共有2245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了合同金额为3500万元的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助学贷款;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全校共有1943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合同金额近4305万元的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学校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经济困难最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可以减少风险损失,保障学校自身的利益,有助于实现“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的政策目标。通过建立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有助于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在全社会的良性循环,为公民获得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提供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梁爽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219-220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贷款本金回收期,部分高校出现较严重的欠息欠本问题。为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降低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建立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清缴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逐步施行,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在助学贷款制度中的作用,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保障。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诚信教育、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贷款补偿等多种方式,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程荣 《河北企业》2018,(9):83-8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它采用政策性兜底途径,为贫困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机会和可能,也有效预防了贫困学生家庭和生活中的部分风险,降低了贫困发生的几率。与此同时,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兼具消费功能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的功能。因此要将其经济效率和经济功能作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研究内容,进一步从全局认识该项惠及千万家庭和整个社会的政策,由此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调整、改善措施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收费的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减轻贫困生负担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对于如何防范高校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学术界仍存在一些争议。本文深度剖析高校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原因并提出相应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开始,国家推行了由政府主导、银行实施.高等学校参与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是金融与高等教育、财政相结合的产物.是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高等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迎春 《广西会计》2003,(11):18-18
助学贷款是为贫困家庭学生向银行贷款来交纳学费 ,国家给予一定的贴息优惠 ,毕业后归还贷款的一种借贷方式。对考上大学而家庭又贫困的学生来说 ,得到银行贷款支付学费 ,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对贫困生的重视 ,也是一项政策 ,使考上大学的 ,家庭又贫困的学生能读上大学 ,不因无经济能力或暂时交不起学费被挡在大学门外而遗憾终身。助学贷款对于高校来说 ,贫困学生入学后能按规定交纳学费 ,高校经费得以正常周转 ,完善教学投入 ,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然而 ,从金融信用角度来说 ,助学借贷是有风险的。如贷款人诚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逐步施行,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在助学贷款制度中的作用,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保障。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诚信教育、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贷款补偿等多种方式,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贫困家庭高等教育阶段个人投资成本和收益问题开展研究,指出贫困家庭的总成本、总收益、个人投资边际成本率和边际收益率分别低于一般家庭,进而从个人、政府、高校三个方面提出改善高等教育阶段个人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对策。贫困家庭应该合理安排教育投资策略;政府应该对贫困家庭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给予支持;高校应该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创造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各种其它因素,高校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学习、生活存在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经济状况和助学工作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助学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从地方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出发指出努力方向,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财政贴息的商业贷款,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含高职生)和研究生中的经济困难学生均可申请,不需要担保。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8年。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要搞好助学贷款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