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中国史前农业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这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经过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无论在作物培植,还是在农具使用、耕作技术和灌溉系统诸方面均具特色的史前稻作农业。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这一地区的史前农业最早发端于太湖水网地区和宁绍地区,大体经历了河姆渡—罗家角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三个时期,完成了“新石器革命”,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稻作农业发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良渚文化”的原始农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史前原始社会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它体现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准。本文通过系统综述考古界已公开发表的有关良渚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资料,从古气候、农业物产、生产工具等几方面来探讨良渚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在聚落定居、发展饲养业、兴起手工业、影响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意义,并以此来揭示我国东南沿海早先的越民族在整个华夏文化中的历史作用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物栽培历史的阶段划分和传统农业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 《中国农史》2012,(2):3-16
我国原始农业约开始于1万年之前,最先驯化栽培的主要有黍、粟、稻、麻、菽等粮食作物。生产工具的不断发明更新,外来作物与本土作物的大融合,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对作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及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根据作物栽培历史的技术特点,将之划分为:史前植物(作物)采集驯化期、传统农业萌芽期、北方旱作农业形成发展期、南方稻作农业形成发展期、多熟制农业形成发展期等五个阶段。以作物种质资源的起源、驯化、传播和利用为主线,探索我国传统农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及动因。本文认为:在我国作物栽培技术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和农学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农业物质和文化遗产。这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广袤区域逐渐形成了稻作物与粟作物的混作原始农业区。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地理的生态过渡带,史前时期所具备的生态环境条件使两种作物的共生成为可能。混作区的出现既是人口增多对食物数量和质量要求的需要,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进步的表现,还是南北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原始农业的繁荣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南北交流的趋势,不断吸纳得以更新,由此促进这一区域向更高程度的文明社会迈进,又影响和推动着周围地区农业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史前农业起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阔的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对远古时期这一地区的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史前考古遗址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青藏高原的先民们已经逐渐脱离了渔猎采集活动,从事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和渔业活动。畜牧业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古老的农业生产部门,家畜以牦牛和猪为主;这一地区的种植业与北方黄土高原相似,是以旱地作物为主,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粟、豌豆等,起初可能受到起源于中原的粟作农业文化的影响,随后也可能受到西亚麦作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青稞属于大麦种,是世界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西藏山南乃东是世界大麦种的起源地之一,其青稞种植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年前的史前时期。乃东青稞种植这一农业文明,支撑着当地先民千年来的生存与繁衍,至今仍是当地人民主要的生计和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彰武县北部4个乡镇(大冷乡、章古台镇、四合城乡和阿尔乡)种植花生的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农作物类型之间的物候特征差异,借助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提取农作物的不同NDVI特征值和影像的特征信息,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花生的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区分不同物候特征下的作物分类精度高,较好的反映作物的分布状况,可为该地区主要作物种植分布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四青作物标准化示范园区2007年,全市四青作物种植面积达34万亩次,种植面积超2万亩次的四青作物特色乡镇5个、千亩示范园区15个,年亩产值3000~5000元,  相似文献   

9.
总论(录自1984一1985部分期刊学报)简论农业考古 陈文华_《农业考古》1984 21页原始农业考古的几个问题 张忠培《农业考古》1984 218页农业考古与现代考古学 严文明《农业考古》1954 23通页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农业考古研究的新途径 陈健《农业考古》1054 2 33页日本学者评我国农史研究 马宁《农业考古》1984 2 386页史前农业研究的新道路 何兆雄《史前研究》Loss 1 82页农业史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一一兼谈农业考古研究方法 童思正《农业考古》1954 2 21页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张之恒《农业考古》1984 2 36页中国农…  相似文献   

10.
史前东夷饮食生活方式逢振镐(山东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一、旧石器时代东夷先民饮食生活山东原始居民在整个旧石器时代的饮食生活是极其粗陋低下的。当时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采集的植物根、茎、叶、果实,以及狩猎获得的各种禽兽,都是山东远古居民最早的食物来源。这...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于全新世大暖期(7900-4400 BP);距今7000年前,水稻在太湖流域即以驯化稻形式存在;马家浜文化以后水稻栽培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第二,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时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体系渐趋完善,水稻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多样化。第三,植物性食物资源组合复杂化,既有谷物类的水稻,也有瓜果类的甜瓜、菱属等和可能作为蔬菜类的食物;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呈现区域一致性,又不乏地方性差异。第四,史前太湖流域在波动的环境体系中,稻作农业体系和考古学文化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对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隋唐时期(581—907 AD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关键时期,江苏淮北地区又地处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地带,研究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可以透视隋唐社会的发展演化状况。本文基于连云港孔望山墓地的农业考古研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探究了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的农业经济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延续了自大汶口早期(6300—5600 BP)就形成的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形成了“稻、粟、黍、小麦、大麦、大豆”六种作物共同种植的农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水稻、小麦和粟的种植在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中位居主要位置,而大麦、黍和大豆作物的种植仅位居次要位置。隋唐时期的气候变暖、均田制度的实施、田制与赋役制度的调整是促使江苏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繁荣发展并延续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作物产量本身的差异是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先民选择以水稻、小麦和粟为主要作物进行种植的原因。本文为探究历史时期社会演变、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一、从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小米看旱农生产起源谷子(粟)是我国栽培最古老的作物,可以用大量的史前文化遗址出土实物加以证实,在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新石器时代,即广泛种植谷子。出土这一时代谷粒、谷穗、米粒等碳化物的就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河南郑州大和村遗址、  相似文献   

14.
《浙江林业》2020,(8):38-39
<正>嘉兴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嘉兴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外观大气恢弘,馆内藏品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嘉兴各个时期的文化风貌。馆内"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和"沃土嘉禾——历史时期的嘉兴"两个基本陈列,梳理了嘉兴的发展过程,展示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匠心的展览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参观者展示嘉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农业转基因技术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2 0 0 0年 ,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 99% ,依次居于前四位。值得注意的是 ,这 4个国家中 2个是发达国家 (美国和加拿大 )、2个是发展中国家 (阿根廷和中国 )。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种植了大面积的转基因作物 ,并且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因此 ,对这些国家农民的种植意向进行考察就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笔者对我国农民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意向做了问卷分析 ,以期得出有益于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的结…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与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由于东北地区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面临大幅度压缩玉米种植面积的严峻局面,如何调整黑龙江省的作物种植结构和发展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引起各方关注。[方法]文章依据面板数据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分析了黑龙江省作物结构调整的各方面限制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实际,提出黑龙江省今后的作物结构调整方向。[结果]稳定粮食生产,适当增加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压缩玉米种植,把休耕纳入轮作体系,作为临时措施,可以大面积开展玉米休耕;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和杂粮杂豆作物;有条件发展饲料牧草作物。对于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政府应该有长远考虑,不能作为应对短期出现的玉米产大于销的权宜之计。[结论]今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要立足于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政府应该为玉米休耕和种植非粮食作物提供补贴,相应补贴政策是黑龙江省此轮种植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植物考古新发现的增多,对我国早期小麦种植规模的探讨成为可能。经历了史前时期的初步传播之后,小麦在夏商时期出现了强化种植的趋势,而这一种植规模的显著提升主要局限于中原地区,即商王朝统治的王畿范围之内。形成这一局面的动因,主要与早商时期政治扩张的历史背景有关。考古学分析表明,小麦在夏商时期种植规模的局部扩大,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洞庭地区原始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小平 《中国农史》2002,21(2):16-19
文章从农业遗存、农业生产工具、以农业为基础的动物饲养、陶器制作和永久性定居村落五方面对洞庭湖区不同史前考古学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概况进行了探讨 ,寻求出湖区史前农业非持续性的发展轨迹 ,指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不同时期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2000-2014年广东农业区域结构变迁,揭示了广东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特色以及分工合作关系和对全省主要农产品供给的贡献。农业产值结构方面,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协同发展,粤北山区则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方面,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地区实现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协同发展。本文还从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分析了广东不同区域对全省主要农产品供给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杂草防除,自有生产以来,一直被重视,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杂草防除的方法也愈趋多样化,并创制了形形式式、因地制宜、因作物制宜的许多除草工具。一、古人对除草的认识原始农业初期,人类对防除杂草的认识很肤浅。处理也很简单,为了开辟农田,进行必要的清理场地,乃有除草垦荒活动。一般采取焚烧的办法。《国语·鲁语上》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烈山氏”可能就因其在种植谷与蔬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