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供销商情》2007,(2):45-45
中部六省有望享受历史欠税豁免、税收优惠等东北老工业基地享受的优惠政策。据悉.为支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崛起.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该通知对中部六省的享受优惠政策的地、市、县范围进行了确定,下一步.国家有关部委将制定具体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其必然选择。中部六省应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性机遇,尽快建立中部崛起创业投资基金,打破限制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中部产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创业投资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剖析了中部的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论证了建立中部崛起创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对中部六省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心宇  陕勇 《中国市场》2014,(23):75-81
运用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国际投资依存度、生产开放度等指标,对1990到2012年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表明中部六省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而在外资依存度方面中部六省目前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中部六省内部看,经济开放度发展不平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中部六省的综合经济开放度,结果表明江西综合对外开放度程度最高,而河南最低。  相似文献   

4.
在对中部六省进行空间划分的基础上,利用Theil指数对2003-2012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揭示了中部六省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来源,以及各省入境旅游经济差异水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TRIZ理论作为推进创新的一种有效方法,已得到国家和各省市的高度重视。因此,分析安徽省的TRIZ理论推广应用,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安徽省推广TRIZ理论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构建安徽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的SWOT矩阵,为促进安徽省TRIZ理论方法推广,切实提高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吴国琴 《商业时代》2007,(20):102-103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重要趋势之一,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宏观、微观动机和合作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垂直合作模式和网络化合作模式,阐明了其合作开发战略措施,以期为中部崛起中的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的实证研究:2000-2007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指标体系,对2000-2007年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7年中部六省的的对外开放度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与全国相比依然处于非常低的发展水平。中部六省外资依存度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外贸依存度与全国相比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处于很低的水平,说明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在对外开放中的贡献非常低。基于省际的发展来看,中部六省对外开放也不均衡,六省中安徽省的对外开放度最高,河南省最低。  相似文献   

8.
厉以宁 《商界名家》2005,(11):78-79
继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三大区域政策后.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中部崛起”成为国家战略。这一地区承东起西,连接南北.在中部六省中.湖北拥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的主要是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我国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而且各省存在一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差异。文章认为,为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建立区域证券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10.
高博 《中国市场》2014,(50):30-32
中部六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但问题突出。"中部崛起"将是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较快的发展中部外向型经济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中国六省外贸竞争力要素优势分析,比较六省份各自外向型经济竞争力的特点,最后为优化中部六省外向型经济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之一。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相对落后,差距较大。为此,运用指标分析的方法,对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投入、创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中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有:实行中心增长极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2.
李震 《北方经贸》2014,(5):82-84
我国不同区域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研究区域信息化具有现实意义。在分析信息化对区域发展作用基础上,用网络基础、网络环境和网络应用三方面的实际数据说明中部六省信息化发展现状。最后得出结论:中部六省的信息化网络发展比较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但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3.
8D是福特公司于1987年提出的品质管制方法,已在多个领域应用并取得成效。按照TRIZ体系对8D的创新机理与方法进行研究,揭示8D的创新本质,并从设立理想化目标与实施成效评估两方面提出了改进的8D,最后以某电子公司的应用实例阐述了8D的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firms respond to conflicting demands within the state. Using Chinese listed firms data, we found that firms linked with central government relate positively to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while firms located in provinces with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priority exhibite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Beyond the independent roles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expectations, we found that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demands work interdependently to negatively affect firm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uch that firms located in GDP priority regions lower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The present study added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y unpacking government roles into two competing sets of expectations, independently and interdependently.  相似文献   

15.
以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本质为基础,建立我国30个省市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3~2017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区域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效率短板;各地区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式发展,但仍存在较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略微缩小、绝对差距依然扩大。根据研究结果,我国应从推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8-2007年我国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入中部地区的FDI能带来中部地区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显著增长,表明中部地区FDI流入对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FDI的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是贡献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冲突化解的管理创新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解决工程技术领域创新问题的TRIZ理论应用于管理创新是可行的,但需要依据管理对象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模糊性和环境适应性特征进行调整。针对它的复杂性,需要对管理冲突作分类研究;针对它的模糊性,需要构建解的理想化水平的模糊判定方法;针对它的环境适应性,需要将环境变量引入管理创新方法中。借鉴TRIZ理论,从化解管理冲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管理创新所依据两个基本原理:一是化解冲突是管理创新的动力;二是管理创新是一个从局部优化到系统优化的过程,管理创新多从局部开始和交替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文  孙早 《财贸经济》2020,(5):67-83
随着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研发投入(资源)的配置状况成为决定研发产出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一个包含研发资源价格扭曲的多部门竞争均衡模型,以2001—2016年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地区间研发资源错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研究发现:(1)各省份之间的研发劳动错配高于研发资本错配,多数省份倾向于过度配置研发资源,省份之间研发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上呈逐步改善趋势,纠正错配可以使研发产出提升约16%;(2)东部各省份研发资源配置相对较为合理,但研发劳动配置略有不足,中部、西部和东北各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研发资源过度配置现象,东部和西部的研发资源配置效率一直在改善,东北和中部则没有表现出持续的改进态势;(3)市场发育程度、偏向性政策扶持、地区创新环境是研发资源错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研发资源过度配置地区,这些因素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启示是,在当前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在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不同地区间的研发资源配置,实现研发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