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无形资产流失不容忽视赵荒目前,部分评估机构在对企业资产评估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有形资产而轻无形资产的情况,导致了企业无形资产的严重流失。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人才流失。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的环境已较宽松,有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出于自己的某种...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全民所有的共同财产,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个“家底”和“命根子”。只有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才能使之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产生更显著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继续发展壮大,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1995年12月31日,全国国有资产总量达57106.4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45063.3亿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2043.1亿元。但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综合司初步分析,按保守和谨慎的估计,从1982年到1992年…  相似文献   

3.
企业宏观理财是每一个企业,尤其是拥有名牌产品的大中型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企业宏观理财是一种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它既包括对企业的有形资产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也包括对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宏观管理和控制,处理得好,企业便兴旺发达,国有资产便保值增值,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均受益非浅。否则,则是另一番景象了。对有形资产的宏观管理和控制,涉及到企业的发展和状大,容易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但因盲目投资造成重大乃至巨大损失的也时有报导,如唐山某电子企业近年在和一日本籍的公司合资中,进口的上千万元…  相似文献   

4.
菏泽交通集团是一个集运、工、商、贸于一体的国有综合型企业集团,现有职工7400人,营运汽车2500辆。截至2008年底,企业资产总额11.6亿元,年营业收入14.9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是菏泽市60强企业之一,曾荣获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5.
目前,海监系统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比较混乱,这是因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存在“吃大锅饭”思想,国有资产管理的好坏,费用支出的高低与本人的切身利益无关,有些人还可以从中渔利,侵占国有资产。据初步统计,全国海监系统有近9亿元固定资产和大量的流动资产,这些资产是海监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防止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资产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海监系统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主要表现:@经营管理不当造成的流失1.淡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对制度执行不严和不规范的情况,在技术改造、基本建…  相似文献   

6.
企业构筑资产经营责任制的设想李宗福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4年初全国国有资产总量已达34950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为26025亿元,占国有资产总量的74.5%。自1978年以来,全国国有资产平均每年以18%的幅度递增。但是在企业转机改组、产权重组...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对几十年来旧的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重大突破。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少企业在改制后起死回生。重新焕发了生机;也有一些企业经过改制变更了所有权,由国有变成了私营,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下,也隐藏着一股暗流,那就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一些人乘改制之机,浑水摸鱼,大发横财,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约为10万亿元,但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每年达数百亿元。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流失便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立法逐步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基本形成。这无疑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经济现状表明,会计监督不是加强了,而是削弱了。在不少企业和单位,会计监督名存实亡。其突出表现是会计信息失真,财经纪律松驰,国有资产流失,贪污浪费严重,消费支出失控。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近几年“三查”,每年违纪金额在100亿元以上,国有资产流失每年在100亿元以上,吃喝挥霍每年在1000亿元以上。这足以说明了问题的严重程度,严重干扰了正…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对国有资产流失给出明确定义及分类 ,针对如何加强铁路国有资产管理 ,有效防止资产流失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4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积累,12亿劳动人民的血汗,共和国生存和发展的“家底”。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每天大约流失1亿元,到目前为止,至少有5000多亿元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如何保护国有资产的问题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那么,国人首先关注的那应该是:国有资产都流向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是该省国有独资专业汽车运输企业,集汽车客货运输、道路运输站场服务及汽车修理,是具有较强综合经营实力的道路运输企业。“十一五”期末,拥有资产总额3.8亿元。2010年整体经营收入实现1.7亿元,实现利润1800万元,员工年平均收入3.03万元,  相似文献   

12.
《交通财会》2008,(12):69-69
1~10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金融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增幅持续回落,实现利润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1~10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0694亿元,同比增长23.4%,增幅比1~9月下降1.6个百分点,增幅已连续三个月回落;实现利润12260.4亿元,同比下降8.3%,  相似文献   

13.
提起国有资产流失,人们常想到的是国有企业在租赁、转让、合资、破产中的流失。事实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正向多样化演变。1.电话公装和用。公款安装电话私人使用屡见不鲜,但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数量不容忽视,而且这种消费是无止境的,尤其是“大哥大”移动电话的消费,不仅购置费高,而且使用费开支更大。2.公款吃喝。全国每年要吃掉一、二个三峡工程已不是新闻,一些大中企业每年招待费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3公车私用。实行双休日以来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车辆“利用率”高了,一些人利用双休日外出现光或办事多是动…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资产可分为两大类,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是具有一定价值并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房屋、设备、飞机、轮船、汽车、电视机、冰箱、电脑等。无形资产是具有一定价值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企业形象、企业文化、计算机软件等。客运班线属于无形资产。就公路客运而言,劳动力是驾驶员和乘务员,劳动手段是客车,劳动对象是旅客,产品形态是实现旅客的位移。由此可见,客运班线是道路运输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运输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5.
关于搞好国有运输企业的探讨刘平辽宁省现有国有运输企业160户,在职职工8.5万人,离退休人员2.8万人,固定资产原值为22.7亿元,净值为13.6亿元,营运货车8844辆,营运客车3880辆。1994年第一季度,全省完成客运量2913万人,旅客周转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但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情况却日益严重。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堵塞流失的漏洞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苦的任务。国有资产的流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流失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在此,我就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及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资金流失。如无视企业效益和国家利益,虚盈实亏,涨工资,发奖金。滥用职权开支一些不合理费用等,造成企业净资产额外消耗。2应收账款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交通企业管理》2009,24(3):F0004-F0004
菏泽交通集团是一个集运、工、商、贸于一体的国有综合性企业。近几年来、集团公司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力地拉动了企业快速发展,2008年集团公司实现物流收入3.46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8.
来稿摘登     
国有资产有无形流失和有形流失,有价值流失和物体流失。无论哪一种流失,均属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为: 1.资产在评估中流失。企业在进行承包、租赁、融资合作、股份改造时,对国有资产评估不准,低估、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行为,保障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是指企业国有产权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之间的无偿转移。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划入或划出一方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授权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国资监管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统称所出资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适用…  相似文献   

20.
罗升 《交通财会》1996,(5):42-44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罗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难点是如何维护国家作为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权益,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国有资产的定义。国有企业的资产并不直接构成国有资产的对象。国家拥有的不是企业的资产,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