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坡行     
西柏坡,革命圣地,闻名遐迩,早有瞻 仰之心。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前往西柏坡瞻仰中共中央旧址,心情格外高兴。 从平山县城出发,驱车沿着蜿蜒若蛇的山间公路,不足一个小时,便进入了柏坡山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松翠柏拥簇的一座汉白玉砌成的石塔,正面铭刻着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题写的三个烫金大字:西柏坡。背面铭刻着黄镇的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将游人带回半个世纪前,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岁月里。透过碧绿苍翠的松柏,便是群山环抱、碧波荡漾的柏坡湖,像明镜镶嵌于山峰群峦中。湖南岸的驴山。相传是张果老倒骑驴经常出没的…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这片神奇的土地,闻名遐迩,早有瞻仰之心。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曾庆红等领导同志上任后第一次政治亮相,首先到西柏坡学习考察,使“两个务必”的号角更加嘹亮,使西柏坡的红色旅游骤然升温,也使西柏坡披上了更加神奇的面纱。正是这种神奇感,敦促我再次前往西柏坡瞻仰中共中央旧址。  相似文献   

3.
<正>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距省会石家庄90公里。上世纪40年代末,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个小山村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西柏坡从此闻名于世。1982年3月,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78年开馆以来,西柏坡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600多万人次。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视察工作时,欣然挥毫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集体到西柏坡学习考察,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西柏坡由中共中央旧址、陈列展览馆、影视厅及石刻园等组成。其中,中共中央旧址占地面积1.64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正>3月末,跟随中国物业管理协会500多位理事走进西柏坡参观学习后,“赶考”这个词儿一直萦绕在脑海。近日,参加万物梁行组织的一场沙龙,大家谈到“双碳”(碳中和、碳达峰)时纷纷表示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一下子又想到了“赶考”这个词儿。74年前,中共中央离开太行山麓的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之际,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率领中共中央赶赴一场历史大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召开了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天地     
<正> 太行山八百里碧峰连绵,柏坡湖千顷水面绿波浩淼,西柏坡如同一颗红宝石般镶嵌在这青山秀水、蓝天白云之间。初夏的一天,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柏坡岭上。晨曦微露之时,我攀上层层石级,来到西柏坡纪念碑前。纪念碑四周松柏掩映,远眺柏坡潮烟波凝碧,湖边群山逶迤,西望中共中央旧址泥墙土屋隐约可见,纪念馆前猎猎飘扬的红旗在绿树丛中格外鲜艳,引入注目。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高高的柏坡岭上,指天接地,向来者昭示着中国革命在这里写下的辉煌壮丽的篇章。太阳  相似文献   

6.
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西柏坡也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形成了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1日,来自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界的近百位学者欢聚在西柏坡温泉城,以红地根文化书画名家笔会的形式未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六十周年。  相似文献   

8.
秦宏亮 《活力》2023,(11):10-12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瑰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在新时代的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西柏坡精神散发着教育光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西柏坡精神始终指引新时代的大学生以“两个敢于”的精神面对困难与压力,以“两个坚持”的精神勤学团结向上,以“两个务必”的精神奋发图强、赶考人生。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精神,是在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西柏坡时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中国社会现实与未来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乍一看题目 ,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哪儿对哪儿啊!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诸君请稍安勿躁 ,听笔者慢慢道来 :日前 ,笔者随队到西柏坡参观学习 ,心灵上受到极大震动 ;加上途中所见所思 ,便产生了奇妙的联想 ,遂有了上边的题目。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从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展览来看 ,答案一目了然 :共产党人是为全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的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尤其从中央五大书记的旧居 ,看到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 ,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看到他们时时依靠人民群众 ,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动人情景 ,使…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1日,来自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界的近百位学者欢聚在西柏坡温泉城,以红地根文化书画名家笔会的形式来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六十周年.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筹建新中国,谋划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广泛的民主政治实践,初步探索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系列政治制度。这些实践具有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越南和中国在很多方面很像,而且正变得越来越像:中国有北京和上海,越南是河内与胡志明;中国劳动力便宜,越南还要低,吸引着不少世界各地的产业投资者;中国2007年股票涨了近100%,越南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4.
杨明来 《价值工程》2014,(25):328-32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反帝反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三大精神,分别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其中西柏坡精神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最重要的精神,指导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篇文章就是对西柏坡精神在中国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家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王振昌中共中央政治同委员、书记处书记吴邦国说:“建设一支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  相似文献   

16.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失败的隐患。问题是,为什么聪明的管理者不能在早期发现企业衰落的苗头呢?市场在变化,领导企业的方式也不能因循守旧。就像一位西班牙历史学者所说的那样:“使用老地图征服不了新土地。”  相似文献   

17.
黄禹康 《上海房地》2012,(12):54-54
青青柏坡岭,湛蓝滹沱河,山河掩映之间坐落着一片曾为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土坯房”。这片“土坯房”曾孕育了一个历史节点——1948年,毛泽东等来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居住在这片“土坯房”里,“土坯房”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  相似文献   

18.
幻象     
姜苏鹏 《英才》2009,(3):124-124
美得令人屏息,头戴桂冠的女孩,穿着一袭繁复的华服,拿着长长的喇叭,托着过于沉重的书,整个人在晨光中发亮。神情一如中国诗人徐志摩的意境: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性凉风的娇羞。  相似文献   

19.
再战东北亚     
《东方企业家》2008,(6):84-85
东北亚经济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相连: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国,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国。夹在中、日之间的韩国发现,成为“东北亚枢纽”是一场需要内功的战斗。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老作家,已经快不行了。人们在料理他的后事时,忽然发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他的数以万计的藏书该怎么处理?有人提议给他建一座个人的藏书馆,供大家瞻仰怀念。好像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愚钝如我之流对此却颇不以为然。阅读受个人趣味影响之大,莫可名状。他的藏书是否合时代节拍、有多少人愿意拿来读,实在需要打个问号,论起实用,莫不如另起炉灶,建一座新图书馆。我从不认为能够写书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