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翔 《中国外资》2011,(16):201-201
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依靠什么主体、什么程序来界定公共利益。只有实现公民广泛民主参与,才能真正保证征收符合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依靠什么主体、什么程序来界定公共利益.只有实现公民广泛民主参与,才能真正保证征收符合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3.
对"公共利益"的明确界定,不仅有助于《物权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而且是法治时代的必然要求,还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以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保护公民所有权,仅仅界定"公共利益"四字是不够的,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规范,以求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朱孟杰 《金卡工程》2010,14(1):89-8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出于平衡公民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权利之间的关系的需要,世界各国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曾经被绝对化了的公民言论自由权进行了合理限制,并提出了许多颇具价值的观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能否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的界定,是考验一个社会政治与法律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物权法》尽管提出了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但仍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界定。缺少公益界定的物权法会大大削弱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意义,使得"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立法初衷难以实现。本文从征收和公益拆迁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结合《物权法》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从实体和程序的角度分析了公共利益的内涵、特征和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屋拆迁制度的改善与《物权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存在紧密联系,目前《物权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十分模糊,主要是因为在认识上。尚存否定公共利益的客观存在的观点在性质上,公共利益在法律上难以界定;在国情上,中国国情需要公共利益的抽象规定。参考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物权法》界定公共利益是具有可行性的.有抽象式、具象式、折中式三种出路,其中折中式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商业银行破产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但与一般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破产具有危险传染效应,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宣告商业银行破产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予以特别规定。而与世界各国成熟的银行破产立法与实践相比,我国没有明确而具体的商业银行破产原因,导致危机银行得不到及时处理,一旦信用破产,资产危机加剧恶化,损害公共利益,因而必须对商业银行破产原因进行严格界定,以使破产程序启动合法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CTA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A是期货投资基金行业重要的参与者。全球CTA主要聚集在美国,这与美国非常完善、严格的CTA立法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美国CTA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则、严苛的职业诚信义务和严厉的违法行为责任后果等方面。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也亟需加强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本文对美国CTA立法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我国未来的CTA立法应该借鉴美国的制度,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宗旨,在从资格审查、职业诚信义务课以到违法行为处罚的每一个环节上对CTA进行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9.
王倩 《时代金融》2009,(7X):152-154
重整制度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破产及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变迁而发展的,体现着破产立法理念从债权人保护本位向社会整体利益保护本位的转变。上述转变加速了破产立法的重心开始向债务人倾斜,对债务人法律地位的关注即成为破产法的价值追求之一。笔者拟从重整程序启动前、重整申请及重整进行时这三个方面,阐述对重整债务人的拯救与复兴。结尾进行总结:在重整制度中应进行利益平衡分析,综合考虑债务人的利益、债权人的利益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
赵如松 《中国外资》2008,(10):25-28
长期以来,我国在反倾销实践中往往过多地关注申述产业的单一产业利益,而未能意识到反倾销会涉及列出口商、进口商、国内申诉产业、消费者等多方当事人的利益,甚至会对社会福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一国的反倾销立法中引入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原则贯穿于整个反倾销的立法和实践之中。本文中,笔者在提出有关公共利益的新概念,并对反倾销法引入公共利益的意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就我国反倾销立法中引入公共利益的原则和具体规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蓉 《投资与合作》2010,(12):87-88
“新拆迁条例”对公共利益需要的限定失之于内涵太少、外延过小。从立法原则、法与政治关系以及与美、法等国的比较看,立法界定征地、拆迁所根据的公共利益需要应当包括政府组织实施的开发工业园区和商业服务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2.
罗冬林 《金卡工程》2009,13(12):110-110
转型时期利益分化下,公共利益与正义有所偏离。为此,应重新对公共利益进行诠释,从立法、执法、司法方面设计可操作性,让公共利益回归正义,以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建设法治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3.
应倩 《中国外资》2008,(9):197-198
近年来由于招商引资热、开发区热和城市化的推进,很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因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中私权遭受侵犯的百姓信访、上访、起诉以及重大恶性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公共利益是征收中唯一合法正当理由。由于我国公共利益立法界定的缺失,导致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中存在不少征收权被滥用的情形。本文论述应通过实体性界定标准、程序性界定标准和反面排除法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以保护私权不受公权的非法侵犯。  相似文献   

14.
刘馨忆 《金卡工程》2010,14(7):58-59
渎职罪是一种危害性非常严重的职务犯罪,它不仅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且常常导致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蒙受严重损失。我国1997年《刑法》虽然对渎职罪主体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渎职罪主体的界定在刑法理论界、司法实务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专门就渎职罪主体做出立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渎职罪主体问题也先后做出若干司法解释,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因此,本文试从我国对渎职罪主体的规定出发,结合我国近年来有关渎职罪主体的立法、司法解释以及国外对渎职罪主体的立法规定的异同,对渎职罪主体的界定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析,以便我们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法,以期对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结构关系的深刻变化,促成社会自由空间不断扩大与市民社会的兴起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苏醒,这一趋势决定立法者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并以正式的程序设置促进公民的立法参与,让公民自己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要解决我国城镇房屋拆迁中的种种矛盾,重建和谐的拆迁关系,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以房屋拆迁的目的为标准将我国城镇房屋拆迁区分为公拆和私拆,明确公共利益的含义;通过立法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实现公共利益的法律化是拆迁合法性的基础;征收程序和范围的法律化是公拆合理性及公正性的保证;充分补偿是政府拆迁中获得私权支持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公共利益概念进行简单的界定,提出"公共利益"为符合社会大多数成员需要,能够满足他们一定物质或者精神需求,为他们带来好处的那部分利益,并对我国有关"公共利益"相关规定进行总结,提出了公共利益的内涵为受益主体的多数性和不特定性、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博弈均衡、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并列举出了部分外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税收优惠立法受立法工具主义的影响,从形式到内容都存在缺陷,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主要有对经典理论的机械理解,对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背离,对纳税人合法竞争权利的忽视。本文认为,在税收优惠立法中,应适当矫正工具主义立法模式,遵守程序至上与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刘静 《审计研究》2015,(2):48-55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确立表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告的实施为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监督模式提供了信息条件,为构建新的监督模式打下了基础。能否有效地把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发挥出自下而上的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不仅取决于公告制度本身,还取决于公民参与的意识和程度。本文运用公民参与理论,在对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我国审计结果公告的公民参与策略,并按公民参与的目的将审计结果公告的公民参与策略设计为实施决策参与策略和问题跟踪参与策略两类,希望通过二者的结合最终促使政府及公共部门提高服务水平,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政府良治。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问题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方在倾销造成国内产业实质损害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在保护国内产业 同时,会损害进口国下游产业和消费的利益。在反倾销程序中引入公共利益评价,能够避免反倾销成为片面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手段,而使其服从于公共利益的需要。WTO和欧盟、加拿大等成员方的反倾销立法对公共利益问题作了不同规定,主要体现在公共利益条款和减幅征税条款中。我国现行反倾销条例未就公共利益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