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住宅与房地产》2005,(3):18-21
国外住房“过滤”模型研究概况。1.什么是住房“过滤”。住房“过滤”,是指在住房市场中,最初为较高收入房客建造的住房,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质量发生老化,房价降低,较高收入的房客为了追求更好的住房,随即放弃现有住房,从而较低收入的房客继续使用该住房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剖析购房夹心阶层住房问题突出的原因,本文基于住房过滤理论,分别从市场失灵、政府保障失灵与租买选择理论出发,研究购房夹心阶层住房现实困境、制度困境与个人救济困境形成原因,阐述解决购房夹心阶层住房问题的紧迫性。研究表明,我国购房夹心阶层的现实困境源于城市房价收入比过高与住房价格分布不均衡;制度困境源于保障房供给异质化、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住房权在我国的异化;个人救济困境源于租售不同权以及租买选择机制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通过市场进行住宅配置时,住宅的空间分布取决于不同收入家庭承受租金的能力和偏好,而且高收入家庭具有区位选择的优势,并直接影响着住宅的空间分布结构。一旦居民确定了自己愿意支付的房价,实际上,住宅区位空问选择区域就基本确定了,亦即收入差异必然带来居住阶层分化。好的区位、高品质住宅、高价住宅市场只会配置给高收入群体。我国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大院式混合居住模式,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居民收入差异增大,导致居住阶层空间分异现象的产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完善住房保障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房地产市场化发展进程中,根据城镇居民收入和住房水平状况,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是完善城镇住房制度、保障广大城镇居民不断提高住房水平、改善住房条件,实现全民奔小康目标的关键。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经济发达、住房市场化程度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都会存在一部分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住房问题的低收入阶层,这部分群体的住房问题就需要各级政府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现行的住房保障机制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弊端,无法满足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不断膨胀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建立有效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体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住房资源能否合理有效分配。本文在对现有住房保障政策与保障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群体界定与划分的住房保障新思路。重点在于将住房保障对象的范围进行拓展,同时打破原有仅基于收入与住房面积的划分标准,提出按照各住房弱势群体的特征划分保障对象,并根据每一群体设计适当的住房保障政策,新思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个人收入不透明造成按收入划分群体困难的缺陷,具有可操作性,并有助于中国住房保障机制的完善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住房过滤理论对建立中低收入住房保障制度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住房过滤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运用过滤理论及其模型对三种不同的住房政策进行分析评价,我国目前面向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应采取的措施为: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政府应考虑租赁住房的供应,通过住房过滤和稳定房价的措施解决夹心屋住房问题。而从提高市场效率和节省成本等方面考虑,租金补贴则是未来住房保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肥瘦不均,缴存比例差距最高达100倍,导致收入越高者受益越大,收入越低者受益越小,本为中低收入阶层"雪中送炭"的住房公积金,结果成了给高收入人群的"锦上添花"——福建省厦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发布消息称,从本月起,厦门职工可提取住房公积金,为职工及其配偶双方父母和子女在厦门首次购房提供支持。"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公积金可异地互贷"……近期,近40城市出台公积金制度新政引热议。据了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四个层次论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当前存在的基础:从居住权角度,无论是生存需要,还是国家责任,人的居住权都是应保障的基本权利;作为社会主体的中等收入群体没有被纳入住房实物保障的范围,仅凭自身能力又难以解决住房问题,有必要对其采取适当的制度安排;人的非理性特点,以及住房的高价值特点,决定了采取强制性专项住房资金安排的必要性,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是解决中等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较优选择;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加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也能各得其所,受益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该是一项覆盖低、中、高收入群体的有效的住房资金积累和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住房保障对象经历了从中低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的演变.但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同理解导致政策实施中住房保障面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巨大反差,如何界定住房保障对象成为一个难题.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的低收入家庭,其界定依据是住房支付能力,而测度住房支付能力的关键是家庭月住房消费收入与目标住房所需月还款额.由此,构建基于收入增长的住房支付能力模型,并借助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从而从消费者需求角度界定了我国住房保障对象.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继续强调市场作为住房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同时将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点。住房保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中高收入阶层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商品房实现居住权利;中等偏下和低收入阶层则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住房保障才能够实现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11.
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租住房是政府向最低经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种非赢利的保障性租住用房,是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的一项有效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西部不发达地区来讲,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资金筹措和制度的建立完善。  相似文献   

12.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洁 《城市问题》2001,(6):42-44
在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随着旧的住房分配制度的瓦解和住房商品市场充分的发展,社会成员居住水平的差异不断拉大.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城市低收入者和贫困阶层的住房权益如何实施社会保障,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从建立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意义出发,概略地探讨住房保障与住房制度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对建立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提出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3.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大,使用期长,既是人民的生活保障,又是一个普通家庭最大的有形资产。“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这个群众安居的梦想,在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中,已在绝大部分中等收入以上家庭实现。但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目前完全依靠通过市场来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还有困难,政府必须对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住房供应提供多种方式的支持,这就是进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钱瑛瑛  刘婵 《上海房地》2009,(11):18-20
引言 城市各阶层收入差距加剧了不同阶层居住空间的分异。保障住房作为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往往在忽视合理空间布局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与阶层分化。笔者基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理论对上海保障住房空间布局的历史形成及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布局提出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李莎 《东方企业文化》2011,(10):179-180
本文以北京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为研究对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房价收入比法,借助2000年至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住房价格等数据,测算北京市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6.
职工住房公积金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结果,在实践过程中,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住房需求和支持住房建设两方面,同时,通过为部分群体提供廉租房资金也起到了一定的住房保障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实施现状来看,资金总体使用效率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收入群体存在使用片面性问题等等,这些都影响了住房公积金保障作用的发挥,需要对其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研究居民收入,房价和利率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住房消费的贴息模型,测算出不同收入阶层的政府贴息利率和当前贷款利率下的居民住房消费承受能力,并探讨了住房消费贴息政策的原则性问题和贴息措施对于当前货币分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住房过滤模型的发展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住房过滤思想的提出到住房过滤机制的正式模型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过滤模型不仅描述了住房市场的动态特征,而且可以分析税收、补贴、租金控制等政策变量以及人口变动、贫富分化等社会结构变量对住房市场过滤机制的影响。对住房过滤模型发展过程和基本结论的理解有助于分析我国当前住房政策对房产市场的影响和住房保障政策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以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为基础,测算出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有效需求,通过测算家庭住房保障线和各收入阶层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对比衡量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保障水平,进而科学确定保障对象和保障范围,并为建立更加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普通居民家庭的财产逐年增加,其中房产净值超过人均财产总额一半以上,住房已经成为普通居民家庭最大的财产.从各收入阶层的房产构成和分布情况看,房改房起到主导平衡作用,住房制度改革使大批城市职工实现了从无房者到有房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