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华 《会计师》2010,(3):27-28
<正>一、财政监督的理论分析财政监督的实质是国家或者政府行为,是国家或者政府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经济理论很少论及政府行为,政府行为被看成是经济体系的一个外生变量,并且以促进公共利益为目标(即总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些理论当中,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是截然分开的。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二战"后,针对"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行为  相似文献   

2.
财政信息公开作为政府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现代财政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保障公民对公共财政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促进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和国家善治。一、"善治"理论是财政信息公开的重要依据"善治"是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公共管理理论是研究公共管理主体如何管理和分配好公共物品,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一门科学。作为这一理论研究对  相似文献   

3.
公共受托责任:政治效应、经济效率与有效的政府会计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提出政府会计建设对政治体制改革也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有效的政府会计应该能够有效界定政府的公共受托治理责任、正确诱导政府的公共选择、促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和完善政府机构改革 ;它是政府高效治理、廉政透明和实现相应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率的基石。在构建政府会计过程中应对相关理论的特殊性加以重视 ,与政府会计体系相配套的预算制度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和管理等若干学科,具有重要功能的法定公共经济制度。尽管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已由先行试点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但其理论依据、基本功能和内涵构成仍需深入讨论,其体系架构问题更需进一步探索。本文从民主政治和公共经济等四个视角阐释其理论基础,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助推功能,并就其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讨论,最后对其体系架构做出了模型式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在分析中国转轨经济的重要制度特征——政府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这一届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区分不同的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和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评述我国现有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并提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在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改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既遇到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充分把握好改革的良好契机,加快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合作局面,切实有效地实施对购买过程的监督管理是未来政府要考虑的严肃问题。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的理论研究视角:公共治理理论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由政府、企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有两大瓶颈,一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二是政府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体制改革过程非常长远。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过去几十年计划体制下政治与政府行政体制进行改革,而且是对过去两千年政府体制的改革。应该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治体制和政府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下一阶段要想再发展,政府改革更为重要。目前有两个原则性问题,对下一阶段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志刚 《中国财政》2012,(12):31-33
公共预算的本质是政治,它反映了政府职能和施政方向,是国家治理之根本,公共预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需要有相当的魄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预算公开让政府变得"透明",让公民更加便捷地获得与政府对话的权利,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自我约束,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顺应民众对政府管理改革的  相似文献   

9.
以2004~2009年间70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干预、政治关联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一方面会加剧有自由现金流量公司的过度投资,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不足,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投资不足。这说明,出于自身的政策性负担或政治晋升目标,政府会损害或支持所控制的企业,这为政府"掠夺之手理论"和"支持之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研究还发现,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均负相关,这表明,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来保护企业产权免受政府损害,并为企业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0.
洛克的<政府论下篇>论述了国家理论和法律理论,他的思想对世界的政治、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从对本书的主要观点入手,阐述洛克在本书中对政府权力的主张,并浅议由此引起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