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打好“农字牌”,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力求突破。 一、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必须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高速相结合。当前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乡镇企业抓住机遇、重新定位、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的圈子,努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这既有一个农产品品质和数量的调整问题,也有一个农产品加工增值的问题。如果单纯地局限于适应性调整这一层面,那只能是农产品品种的调调换换,数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吉林省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种植业比重过大,品种结构单一,以玉米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滞后,农业生产效益低,粮食库存积压量大,销售不畅,农民收入滞缓,财政实力不强。  相似文献   

3.
1.乡镇企业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也就是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农村的产业结构非常单一,以农业为主,以种植业为主,以粮油作物为主,第二、三产业基本上是空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农民不仅由穷变富,而且很多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也靠农业产业积累了很多资本。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农民凭借较早进入市场和灵活的经营机制,瞄准城市工业和市场空档,上了一批加工企业,乡镇企业由此诞生和…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一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后,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合作体制的同时,抓住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经济内部种植业、大农业和非农产业(包括农村工业、商  相似文献   

5.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结构和相互关系。它具体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固定资产及其他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构成状况,是农村生产力结构的中心。通过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可把农业从简单再生产时代的单一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为大农业结构,继而最终过渡到多元化产业结构。其作用表现为有效平衡生态循环、提高由产业结构调整所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做好农村群众工作 ,必须抓住那些在群众思想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问题 ,结合农业建设的实际 ,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一、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 ,让群众在得到实惠中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而把思想引导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上来。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加了 ,群众工作才能有说服力。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秦皇岛市农业局积极引导农民以优化种植业结构为重点 ,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 ,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调整农作物…  相似文献   

7.
农 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如何进一步稳定和加强这种基础地位 ,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中国农业的重点与难点 ,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一、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必然性(一 )简单的历史回顾中国的农业 ,在历史上逐步形成了以种植为主 ,养殖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结构。中国奴隶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井田制。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家庭劳动方式 ,仍然以种植业为主 ,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等都是作为种植业的附属或派生部门 ,一律称之为副业。种植业和副业并存 ,是封建社会农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即使中国进入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产品商品化也没有改变农村中的自给自足现象 ,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种植业的主体地位和副业的从属地位。相反 ,农民把这两者的结合作为抵御帝国主义原料掠夺和城市工业对农村资源控制的一种有力措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农业结构仍以种植业为主体 ,林、牧、副、渔只是作为家庭附属活动的部分 ,所占比重很小。据统计 ,1949~ 195 2年 ,农业总产值各行业比重变化甚微。种植业 ,1949年占...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因为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继续加大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从1999年中央提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至今已有四年,虽然出现了可喜的重大变化,如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见,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逐渐形成,农林牧渔大农业结构调优趋势明显,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农民外出就业和农户经营企业收入…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延安地区11个农业县退耕前后耕地/播种总面积、种植业结构、农业投入、粮食、油料产量与单产量以及农民年均纯收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退耕还林优化了农村的种植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全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塔里木河上游典型农业绿洲--阿克苏绿洲1990~2005年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密度、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产投比及可持续性指数、系统稳定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等重要能值指标对该时期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状况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处于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化的初始阶段,以劳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有机辅助能为主的传统农业正逐渐被以农机、化肥等工业辅助能为主的现代农业所替代,农业模式也正从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林果业、水产业为辅的多样化转化.但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依然相对落后,系统生产效率不高,能值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系统对于环境的压力较大,可持续性较低.应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保护环境资源,实现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农业规模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程度相适应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农业规模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它可专指以种植业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农业企业的生产规模,或以种植业为主体,加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化生产规模;也可泛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经营规模;甚或农业与农村二、三次产业(包括工、商、运输、建筑、服务等业)联合经营体的规模。不同的规模结构都有其是否经济或是否不经济的问题。这篇文章将着重讨论狭义的即以种植业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经济问题。农业的规模是否经济,是研究农业经济效益时必然涉及的一个问题,即通过怎样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化,是当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就我国而言,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农民生活尽快达到小康水平,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都离不开农村产业结构的良性循环与科学调整。从宏观分析,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包括: (1)按生态学生物金字塔规律(即十分之一定律),并参照这一规律在自然界平衡生态的作用机理,以及该规律参与经济再生产的连锁反应,有计划按比例地组装与调整广义的农业生产的食物链结构,全面调整并不断理顺种植业、林业—第一营养级位,畜牧业、渔业—第二营养级位,乃至人—最高营养级位在、生产与消费中的共生、互利、互补、互制关  相似文献   

13.
正确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兆生 《经济论坛》2003,(15):23-23
党的十六大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深入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确立正确的调整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方面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结构调整必须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既是我们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初衷和最终归宿,同时也是判断结构调整成功与否的标准。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效,调整结构要实现…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对“失业”概念的重新界定及就业状况;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失业,主要是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城乡中二元经济结构等原因造成。认为这一问题,必须通过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注重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等综合配套措施来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言雅 《经济师》2004,(11):40-41
文章深入了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布及素质现状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还是以农业为主 ,从事非农业也主要以兼业经营为主 ,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进而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据此文章从较新的角度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建议 :在农业内部 ,粮食种植业向畜牧业发展 ;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 ,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及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发展大中城市及城市中小企业 ,增加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 ;提高农民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6.
1.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今后应调整种植业的结构,改变传统的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农牧业相互促进的新型三元结构发展,注意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状况,优化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17.
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运城行署专员于志成“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央和省委提出的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当前乃至90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在矿产资源缺乏,以种植粮棉为主的传统农业区,如何贯彻中央和省委的战略方针,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全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等初级农产品的需求数量会逐渐下降,食品消费结构出现多元化、高级化的特征。与这一趋势相适应,我国农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由以种植业(尤其是种粮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多功能性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天然基础。以农业多功能性为背景,首先,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结构状况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然后,通过对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年均变化情况来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经济效应,并用灰色关联模型所计算出的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的关联度来验证;最后,建立了家庭经营性收入年增长率预期模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农村经济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随着农村专业户和商品生产的蓬勃发展,由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而引起的大量农业劳动力从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以至整个农业中游离出来,它必将对我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认真地研究和把握农业劳动力游离的基本趋向及其意义,无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