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厂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传统的机床安装方法——把地脚螺钉预埋入水泥基础中,再用机床垫铁调整机床水平。这种安装方法费用高、周期长、安装人员劳动强度大。八五年我厂新建一座厂房,要搬迁安装设备百余台,我们采用整板基础(即地坪)和机床弹性支承垫——减震器,安装了车、铣、磨、插、拉等54台金切机床,安装周期缩短一个月,并降低了安装我厂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传统的机床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机床安装支承——减震器。1987年2期《设备维修》杂志发表后,引起全国各地同行的关注。减震器取代了传统的机床安装方法.不须浇灌混凝土基础,可直接安装在150~200mm 厚的混凝土地基上。这种方法既省工、省料,又缩短了安装周期、节约安装费用。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完全符合机器设备在自然状态下安装,自然调平的原则。新  相似文献   

3.
企业搬迁新厂区,在备料车间安装1台3.2 m钢板预处理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后,投入生产。运行初期抛丸室出现耐磨衬板的固定螺栓、耐磨衬板、六棱柱长耐磨螺母脱落等问题,设备始终处在半生产半维修状态。就设备部件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维修工艺以及易损件的选择与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能源方针政策,全面深入地开展节能工作,力求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是各厂矿企业的共同任务。下面,就我厂的能耗状况来探讨企业的节能潜力。一、耗能设备和耗能项目我厂是金属切削机床制造厂。1985年末已安装投产的生产设备中,动力机械557台(6433千瓦),其中原动机26台(含驱动发电机的柴油机3台)、电动机492台、电气机械42台。就耗能类别来说,耗柴油的设备11台(1861马力);耗汽油的起重运输设备15台(1537马力);耗电  相似文献   

5.
机床维修的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而着色对外观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三十年来,我国机床产品的外观着色采用千篇一律的传统灰色,明度比较低,走进安装着这些机床的车间,会感到色彩深暗而灰蒙,再加上工人穿的深色工作服和灰色的水泥地面,整个色彩冷而灰暗。如我厂一号车间,抽查金切设备208台,以灰色为最多,占总台数的92%,使人进入车间后感到单调、低沉,这种色彩的气氛,对生产者的精神、情绪和工作效率都不利,从而影响到机床功能的发挥。关于机床维修后的色调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一些大中企业的机床外观着色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二是缺乏科学依据,盲目着色。象  相似文献   

6.
我厂有数台济南机床厂生产的 A 系列龙门刨床,都是63年进厂的。这种机床是靠装在工作台上的掣子碰撞装在床身上的行程开关组,以实现减速、换向、进刀、抬刀、限位等各种动作。由于频繁的机械碰撞,加之有时安装调整欠佳,行程开关经常失灵、损坏,使生产受到影响,也增加了设备维修费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一台 B2016龙门刨床上将行程开关改用干簧管磁接近开关,其电气原理图和干簧管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我厂对多年使用后精度降低的机床、新引进或购置及报废的设备,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了机床结构的局部改造和维修工艺的改革,提高了机床原有的精度,节省了资金,满足了生产需要。在我们精化改造的17台机床中,有2台滚齿机(56年进口的 OF10,OF16)经两次改造和78年进行精度动态调整后,达到了高精度机床的标准。79年进口瑞士 ZSM5100~8100中心孔磨床,出厂质量欠佳,其中一部件结构不良,不能满足产品加工工艺的要求,下部端  相似文献   

8.
我修配车间是机、电、炉等设备检修、加工机械零件的车间,共配备金属切削机床49台。我们采用了SJ 型设备积时表(宁波仪表厂生产),根据该表装在机械动力设备上与主电动机的控制回路并接,一般有零线进入电器箱的设备,可以使用220伏。设备通电工作后,它就随之记录积时。投运半年来,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对考核设备实际运行台时有可靠数据,同时可反映出设备利用率,为保证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大修提供依据。例如,C6140车床单班使用,一级保养需运转500小时后进行保养、以前每月以25天、每天7小时进行计算,约三个月就需要进行一次一级保养工作。根据半年时间统计来看,同类机床加工量足,  相似文献   

9.
我厂于1966年从瑞士进口一台 OP_3型光学座标镗床,71年8月安装使用,77年底该机床的电气元件逐渐老化和损坏。从79年12月开始,镗床的温控系统失调,主轴的精度和寿命都受到严重威胁。查阅瑞士提供的机床说明书,温控系统只用一个方框表示,无原理图和必要的参数。因此,对 OP_3光学座标镗床的温控系统进行了测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我厂购置了2台上海与美国英格索兰公司合资生产的EP100型单级风冷喷油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几年来,经过我们的认真维护与保养,并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适当的改进,这两台空压机一直运行良好,保障了我厂设备的生产用气。下面就我们这几年的维护保养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合理安装设备,是确  相似文献   

11.
通常情况下,设备加工零件所需冷却液是采用水泵循环供水,特别是各种磨床和多头组合机床,每天连续工作,并且启动频繁、故障率高,既影响生产,又造成浪费。据初步统计,我厂从1990年至1996年平均每年设备用冷却泵消耗量为80余台,直接经济损失2.5万余元。1997年采用自制的水位电子控制装置后,年消耗量仅为16台,节约价值近2万余元。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该装置动作可靠、成  相似文献   

12.
设备搬迁安装是一项大型复杂且需要多部门、多人员配合完成的任务,存在较多安全风险。从《设备搬迁安装专项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出发,阐述在吊装、开箱、搬迁、安装等各环节需要注意的现场安全控制措施,从而将搬迁安装的整体安全风险降低,以最大程度上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保证搬迁、安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厂工具车间使用的 Y7520W 螺纹磨床自1965年安装投产以来,工件主轴转速一直不稳(尤其是低速),致使加工件达不到精度要求;同时,加工时产生的油雾又使扩大机的换向器污染严重,事故频繁。为此,对该机床的电气部分进行了改造,并于1983年11月投产,使用至今,效果较为满意。现简要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一、原电气系统该机床主运动的电气控制系统原为电子管调节器——扩大机——电动机系统。  相似文献   

14.
我厂原有一台100千瓦高频机,配一台淬火机床,只对齿轮和轴类零件进行淬火加工,设备利用率相当低,每天不到6小时。为了提高我厂 C616产品的质量,床身导轨须经高频淬火。这样,就需要一台100千瓦高频机和床身淬火小车装置。为了争取时间,节约资金,我们对原有的100千瓦高频机进行了改装。  相似文献   

15.
我厂从西德WALDRICH SIEGEN公司引进了两台大型数控龙门铣镗床,该机床控制部分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具有80年代中期世界先进水平的SINUMERIK System 8MC系统.这两台机床的引进,对于我厂上新产品、提高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我厂与西德西马克公司合作生产上海宝钢2050轧机生产线工程,起了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几年来引进的同类设备或系统较多,笔者通过在西德学习和几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作如下介绍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我厂是以生产立式车床和大型卧车为主导产品的机床厂。全厂固定资产2265台,其中:主要生产设备1363台,共计29,883个复杂系数,设备总值4,789万元;精大稀设备159台;在主要生产设备中,金属切削机床712台,设备平均役龄18.67年。全厂维修系统工人520名,占全厂工人总数的8.2%,其中钳工266人、电工178人、机加工人76人;维修管理干部55名,占全厂干部总数的2.8%;设备系统工程师24人,占全厂工程师总数的6.03%。截止十月末,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89.4%,其中精大稀78.62%,部管设备100%。国民经济调整以来,大型机床的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厂因生产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先后引进了两台大型数控机床。回顾设备引进的全过程,笔者感到技术工作责任重,难度大。现以我厂为例谈谈我们是如果做好数控机床引进中的技术工作的。 一、根据加工范围、工艺要求,初步选择机床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湖北东风汽车公司1995年为解决冷冻库活塞式制冷机效率低,无法维持冷冻库大容量贮藏时所需的温度,购进一台LG12.5F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以图改善低温。而设备到货后,厂内机构调整,不再需要大容量冷库,于是该设备闲置。 我厂夹具精镗车间自1994年以来,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制冷设备和系统效率降低,使得需要恒温空调的车间始终不能保证其温度要求,特别是一些对温、湿度要求高的设备如瑞士的  相似文献   

19.
我厂自1985年以来从4个国家(地区)引进渔机加工设备(生产丝线绳网产品)共36台,现将安装调试及平时维护检修的体会总结于后。1.安装调试:从我厂引进设备的情况来看,安装工作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这些设备现在都向轻型发展。设备的主机架和底座等多用钢结构焊制,很少采用铸件。丹麦生产的合绳机皮带轮和导轮等零件也是用薄钢板压制而成。总的情况是设备整体性较强,驱动电机多数与传动部件  相似文献   

20.
我厂现有900余台设备,其中有很多是技术先进、结构复杂的设备,其巡检工作量大,故障因素很难靠人的感官和经验判定。如再沿用定期维修或事后维修的方式与我厂全面推行“精益化生产方式”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我们与大连理工大学机床振动研究所合作,开发了设备故障预知诊断专家系统——PDM2000系统。它是一个集成化、智能化的设备预知维修与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