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同全国其他中小城市一样,沧州市的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了快速上涨。本文通过对沧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认为随着城镇化加快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房地产需求快速扩张势在必然;房地产市场资金供应充裕,为房地产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成本大幅增长,推动了房地产价格攀升;国家改善供给的政策措施效果不佳,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失衡,加快了房价上涨。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内,供应偏紧、价格上涨仍将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房地产供给,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以平衡供需,实现房地产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信贷、价格及市场供求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上海房地产信贷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需求方而不是供应方,房地产信贷增长对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销售量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没有明显的影响。房地产信贷增长主要由银行流动性状况决定,而不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状况,但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会影响到房地产信贷结构变化,在价格上升时个人购房贷款增长明显,在价格下降时开发贷款增长明显。在短期内,银行信贷可作为平稳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手段之一,但对于长期而言,只有构建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才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我们选取我国2003-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及影响房价的因素、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小于东、中部;房地产价格在需求和供给市场违背一般价格规律;银行信贷对东部地区房价的影响较为明显;中、西部当期需求的增加会促进下一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房地产价格足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先回顾了2004年以来房地产价格上涨情况,继而从需求和供应两方面分析了上涨的原因并对2005年房地产价格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就抑制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已经成为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居民消费和收入水平的增长。我国政府已经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因此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可以为我国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定量分析为主,辅以定性分析,旨在通过对房地产泡沫分析测度,及时把握当前福建省房地产泡沫状况,为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作者认为当前福建省房地产泡沫明显,局部类型商品房价格泡沫比较严重;房地产市场供求比例失衡,需求快速下滑,观望气氛浓厚,房价缺乏需求支撑面临下跌,泡沫破灭的前兆已显露。提出为防范房地产泡沫破灭,当前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应着力维持市场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上饶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长较为理性、价格涨幅趋缓、市场供求基本平稳,市场前景看好,但也必须关注目前出现的房产供应结构失衡、房屋入住率偏低、土地供应过多、市场行为欠规范等不健康因素。  相似文献   

8.
林文高 《南方金融》2012,(3):43-45,13
本文通过梳理心理预期、房地产市场供需缺口、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流动性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解释房地产价格增速波动的框架,并利用佛山市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有效引导公众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和有针对性的需求管理等措施,比增加住房供给以缩小供求缺口能更好地限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9.
《新疆金融》2010,(8):35-55
<正>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繁荣吸引了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极大的关注。对于投资者来说,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因为在过去十年里房地产已成为中国最佳长期投资机会之一。然而,从政策角度来看,价格的迅速增长带来了风险。在一个高流动性资金和快速信贷增长的环境中,就像在过去一年里中国那样,价格泡沫随时可能出现,并威胁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未来三年北京市零售物业的供求分析,指出北京零售物业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供应在2012年以后将或许萎缩,北京市零售物业市场将逐渐供不应求,租金价格将会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1.
彭振江 《海南金融》2011,(10):38-41
本文对7个主要发达国家和3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房地产价格供求因素进行国际比较,运用弹性分析、面板数据分析、建立长期需求方程等方法从供给价格弹性、需求因素共同效应、个别效应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房地产价格的供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增长和心理预期等三个因素是世界范围内较为普遍的重要影响因素.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宏...  相似文献   

12.
张善杰 《济南金融》2007,(10):34-36
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房地产价格飚升,房地产信贷业务快速膨胀。本文以山东省某市为例,对其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房价增长较快是房地产各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并提出了实现"地根"与"银根"相协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健康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需求成为房地产需求的主体,而利润预期是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房地产调控应通过改变价格预期和增加投资成本来降低利润预期,以达到有效识别和打击投资需求的目的。本文指出,现有税收调控政策存在对投资成本调控不力、限制消费需求等缺陷,不仅难以扭转预期,还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倒逼房价上涨,需进行相应调整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发展的稳定性关系对国民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房地产的过度开发引起房产投资置业需求的絮乱,导致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一旦市场泡沫破灭,将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以稳定房地产的价格。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牵动很多人的心。本期本刊编发了三位专家关于房市的评论性文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研究员张汉亚的文章认为,房价的合理与稳定是房地产产业发展能否保持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中肯建议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要加强自律。著名地产评论家章林晓则从分析房地产市场“两快一慢”现象成因入手,给出在房市供应端的解决之道,建言通过土地供应机制的适度调整等手段以调控房市格局。北京经济信息中心价格专家王小娥则从需求的角度,提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与繁荣,需要真正关注与呵护市场中的刚性需求,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的探讨,更利于我们立体审视中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房地产价格飚升,房地产信贷业务快速膨胀.本文以山东省某市为例,对其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房价增长较快是房地产各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并提出了实现"地根"与"银根"相协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健康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体制的促进下,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成为了我国推动经济增长、拉动内需重要的支柱之一.但是随着房产价格快速上升,远远超出了大部分人们购买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采用合理措施控制房地产市场.本文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现状,探析了控制难点.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发展的稳定性关系对国民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房地产的过度开发引起房产投资置业需求的絮乱,导致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一旦市场泡沫破灭,将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以稳定房地产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在解决我国居民住房问题,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房地产市场营销越来越重要了,而在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房地产的价格主要是由土地成本、开发、管理费用等构成,同时受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快速发展的城市之一,其房地产的价格策略中还存在着制定价格时缺少市场调查,定价以企业为中心,定价策略单一,难以适应市场要求等一些不足。我们要运用合理的价格策略和方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使房地产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能够应对市场的需求选择合理的定价策略和方法,让房地产企业在实现自己利润的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房地产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资金流量分析表明房地产又不应成为主导产业。长期来看,城市化、人口增长和存量需求释放等刚性和扩张需求,将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短期内价格暴涨和长时间涨速过快是不合理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出现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不大,银行面对的风险仍然可控,但仍需注意政策调整的风险。商业银行仍应将房地产市场作为重要业务领域,有重点、有区别拓展;适度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总量及占比;建立对房地产贷款的全过程监管制度;探索房地产贷款以外的金融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