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产业结构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进入服务经济的新时代.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情况备受关注。本文首先对中美双边服务贸易现状进行分把然后将选取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并对今后进一步发展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中国与最大贸易逆差国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烈。中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与美国持续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相比,是否意味着,中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确实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对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经常项目收支结构、中美商品贸易和中美服务贸易,从而得出:中国贸易中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但仍有很多产品的竞争力亟待增强,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成为两国经贸关系中各种摩擦的一个主要根源,也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大焦点.从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的系统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外商对华FDI、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现阶段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以及中美消费投资结构差异等因素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应从扩大内需、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协调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发展等方面应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美贸易:互补性很强但前景坎坷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94年到2001年,中美贸易总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6%,其贸易总额仅次于中日贸易,相当于中国与整个欧洲的贸易总量。在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国巨额对华贸易逆差已经成为两国的一个矛盾。据美国商务部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依据2014-2019年的中美贸易细分产品月度数据,考量中美贸易冲突对中美两国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进口负向影响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具有平稳性与持续性;对中国对美出口负向效应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呈"倒U型"趋势.事件前期和中期,在"抢出口"效应作用下,贸易冲突对中国对美出口具有短期促进作用;事件后期,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破坏影响显现.细分产品层面,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资本品和消费品的进口负向影响显著,表明国家和个体层面都对贸易有所限制.出口方面,中国消费品出口所受的负向影响较强.同时,中美贸易冲突对于第三国贸易转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6.
马丽 《金卡工程》2010,14(9):195-196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9月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作为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第一案,对中国轮胎产业以及中美贸易关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也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无论是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的特保机制本身,还是美国在特保调查的过程都存在不合理性。中国应依据WTO相关规则深入分析本案,进一步探究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崔玮 《国际金融》2012,(8):70-74
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日益呈现出向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倾斜的趋势。随着服务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服务交换逐渐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产业内贸易成为当今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作为世界贸易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经济体,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中美之间服务业产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此同时,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不断引发贸易争端和摩擦.中美贸易差额的急剧攀升,影响了两国正常的贸易往来,中美贸易差额问题日益引起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又公布了一份关于"美中贸易政策"的评估报告,美方宣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缺乏公平性、可持续性、平衡性.提出建立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特别工作组,旨在搜集中国"不公平贸易"的证据,提供与美中贸易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这说明美国正在进一步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和对华贸易谈判力量,其中贸易逆差问题也会再次成为美国讨价还价的一个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两国间的贸易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借助RCA分析比较中美服务贸易的特点,并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冯明  刘庆  刘淳 《投资研究》2012,(6):3-15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自中美建立贸易关系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就在摩擦中曲折发展,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就历年来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加以说明,对其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及面对此类问题,我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中美握手言和的有利局面下,抓住历史机遇,尽快推动协议的落地和执行将是关键。而中国如何扩大自美进口,是当前市场和舆论关注的焦点。扩大自美进口,对于中美而言是双臝。笔者通过对中美贸易近年来发展变化以及美国对全球的贸易份额等数据的初步测算发现,中国自美商品和服务进口存在广阔的增量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利用出口增加值分解,运用WIOD数据库2000-2014年间投入产出数据和SEA就业数据,重新度量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带动和挤出效应。结果表明:美国直接出口中国所带动的本土制造业就业人数要高于服务业人数;就业挤出中,中国出口美国主要挤出的是美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其他类型的行业就业挤出相对较少;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整体效应为正值,中美贸易对美国制造业和总就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汇率变动能否改变贸易收支一直是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争论热点问题.现阶段,世界经济中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对外贸易环境面临恶化危险,贸易摩擦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本文从美国的经济结构、对华贸易政策、产业分工和转移、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和统计差异角度分析了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提出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动态稳定、调整贸易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降低市场集中度、将服务贸易平衡纳入贸易平衡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疆 《金卡工程》2010,14(7):293-293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首次单方面宣布美国对中国出现贸易逆差.此后至今中美进出口贸易失衡问题屡次被推至学术界的视野中,中美贸易失衡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本文仅对中美贸易出现逆差并持续扩大原因进行简要初步分析,并对此问题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9,(5):140-141
美国政府此次挑起中美贸易战,直接目的在于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深层次目的在于试图借鉴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责任不在中国,主要原因在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过度消费的低储蓄模式、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等。如果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对中国高端制造发展及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将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生活成本,推升通胀,制约消费,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内部实力足够强大时,就会向外延伸甚至实施外部霸权。中美贸易战既已开打,我方最好的应对方式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在刚刚显露出初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际,中国再度面临"修昔底德陷阱"。中美贸易战拉开了全球领导权更迭的序幕,如能妥善应对贸易战,成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将为中国的更次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 1784年8月25日,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商船抵达广州,被公认为中美贸易的起点.此后虽然历经沧海桑田,但总体来看,中美贸易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加入WTO又翻开了中美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双边贸易高速发展,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双方优势互补明显,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根据美方统计,中美双边商品和服务贸易额已从1979年建交之初的23.7亿美元飞速增长到2004年的2314亿美元,25年增长了近100倍.中美双边贸易的飞速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惠,也给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快速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保持建设性关系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8.
李卓 《金融纵横》2012,(12):68-70
2012年7月,WTO争端解决机构就中美电子支付服务贸易争端做出了专家组裁决,中国随后放弃了上诉,这意味着中国有义务将电子支付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本文就WTO裁决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升级,对两国经贸领域的影响不断释放。本文在中 观产业层面,基于HS国际产品分类标准,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动态显性比 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美两国主要涉外产业贸易依存度进行测算,对两国外贸竞争关系、互 补关系及我国涉外产业结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美双方三批惩罚性关税清单 的实施对两国主要外贸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对风险从贸易领域向我国宏观经济金融领域传导 的机制进行研究。基于上述影响及风险分析,参考贸易战背景下美国扶持涉税产业发展的配套 举措,对我国短期内有效化解贸易战冲击、长期内稳步推进涉外产业转型升级研提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事     
《中国税务》2012,(6):4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京举行5月3日~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书面致辞。本轮经济对话围绕"深化战略沟通与务实合作,推进持久互利的中美经济关系"的主题,就"促进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拓展贸易和投资机遇"、"金融市场稳定和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