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的一般描述自1978年起,我国经济经历了自19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高速增长过程,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被称之为"中国奇迹"。一般看来,这一"奇迹"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快。在这一增长过程中,GDP年均增速为9.8%;而而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速更是在两位数以上。二是持续时间长。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持续了三十二年,其  相似文献   

2.
杨艳蓉 《中国外资》2011,(17):120+122-120,122
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我国从"九五"开始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从实际来看,经过多年运转,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扭转,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从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入手,详尽剖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作出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简慧  梁珩 《中国外资》2012,(17):66+69
<正>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11%的高速成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最近一年,在中央政府明确"十二五"期间实施战略转型,以及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事实上,任何经济体在经历一个高速增长期后,都会面临发展方式的调整和再平衡,从偏重数量转向更加重视质量,在此过程中出现适当的减速是难以避免的。今年年初,中央将GDP增长目标下调至7.5%,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4.
张伟巍 《时代金融》2014,(8X):34-34
近年来,促进经济稳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调,通过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方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本文分析了对"稳增长"政策的理解认识,就如何实现稳增长,提出了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促进经济稳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调,通过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方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本文分析了对"稳增长"政策的理解认识,就如何实现稳增长,提出了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就业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08年,支撑我国出口增长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难以避免。文章客观评估了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受外围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增速放缓的迹象非常明显。为了抑制经济增长的快速下滑,确保经济发展尽快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我国从上到下,一致提出了今年要确保经济增长达到8%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对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发现:经价格紧缩因子调整后,我国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约为1;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是一种长期关系,但短期影响不大;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医疗费用增长都是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提高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9.
牛犁  高玉忠 《中国金融》2012,(15):66-67
在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因而无需过于担忧经济增速放缓进入2012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多重因素使得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不仅高出发达国家好几倍,也明显高于主要发展中国家,物价上涨压力继续减轻,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就业形势总体尚可。同时,在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因而无需过于担忧经济增速放缓。应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着力落  相似文献   

10.
王婕 《国际金融》2013,(3):46-53
回顾2012年,全球经济在政治周期与增长困顿相交织的漩涡中踯躅前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国家均呈现出增长率下滑的态势,创下了过去三年复苏进程的最低点。美国经济给主要发达经济体带来了难得的一抹亮色——实际GDP同比上涨2.2%,较2011年还高出0.4%个百分点,再次彰显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强劲实力。站在2013年年初,作为引领全球经济的核心力量,美国经济增长的可  相似文献   

11.
黎欢 《武汉金融》2014,(4):20-23
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在地方政府干预和银行自身改革两种力量的作用下,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变迁的影响,相较以往文献对金融发展、地方政府干预两个关键指标的刻画做出显著改进。研究发现,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造成的"弱财政"背景下对地方银行信贷进行干预,会固化资本积累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方面金融系统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集约型"转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卫红 《时代金融》2011,(3):5+12
"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以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转变"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的外贸地位。  相似文献   

13.
沈明高 《新疆金融》2010,(11):20-27
<正>一、"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8%左右从各国历史经验看,随着人均GDP不断增长,GDP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目前,我国人均GDP为4000美元左右,预计"十二五"期间会达到4000~8000美元。从其他国家经验看,我国"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长率可能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在2016~2020年的"十三五"期间,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回落到6%~8%之间。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已日益严重。2009年,我国的私人消费占GDP的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出现了背离:实体企业金融投资率持续增加而实物投资率却在不断减少。本文以我国企业金融投资为对象,以经济增长理论和企业投资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广义矩(GMM)模型,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企业金融投资持续增加所形成的资金配置"脱实向虚"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我国企业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相较于经济上升期,在经济下行阶段企业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显著;第二,相较于技术资本投资,企业金融投资对物质资本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强,且金融投资收益增加会加剧该挤出效应;第三,企业资金配置脱实向虚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控制了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研究了金融发展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金融发展规模和股票市场发展抑制了经济增长,而金融发展效率和债券市场发展则促进了经济增长。第二,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长期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只存在金融发展规模和股票市场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单向短期格兰杰原因。另外,短期的经济增长还得益于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干预经济的痕迹明显。文章最后还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利润的迅速增长和金融危机导致的实体经济衰退,社会各界关于"银行业暴利"和"银行挤占实体经济效益"的说法占据很大话语权。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现状,并着力探究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然后证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而是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尽管保险业发展可以通过改变要素积累速度和宏观效率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源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表明,对一些国家而言,很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保险业发展。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82年~201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微弱的,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促进了我国保险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变。但保险业的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式进入"中上等收入"行列。此前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体制转轨,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了经济要素活力。加之我国渐进地融入全球市场体系,"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得以整合,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步伐。总结国际经验教训,我国必须高度重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9.
由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传统动力(投资、出口和"人口红利")的衰减不可逆转,要使"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需要新的增长动力来弥补或替换。何以能担当此重任,唯有居民消费之扩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消费需求能否持续扩大,消费主动型经济能否实现将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富士康事件所引发的加薪潮很可能成为中国低劳动回报时代行将结束的一个转折点。加薪可以视作对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价格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剪刀差"的正常回补。工资增长与劳动效率增长不同步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隐性诱因。中国经济要从失衡走向平衡,本质上就是要弥合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工资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