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循环型社会的生产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才琴  潘维薇 《经济师》2007,(11):56-57
在循环型社会模式下,要实现资源使用减量化和废弃物的产生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可循环资源,必然要求生产者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生产者的责任在范围、时间和程度上被大大扩张,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生产者从摇篮到坟墓阶段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产品质量责任方面生产者将被增加生态设计、清洁工艺和环保原料选择等义务;在环境污染责任方面被增加承担社会连带责任;在废弃产品阶段生产者将承担延伸的污染预防责任、延伸的回收、处置和循环利用责任、延伸的经济责任和信息披露责任。  相似文献   

2.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理论及其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文举  李忠 《经济师》2006,(4):29-30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以现代环境管理原则实现产品系统环境性能改善的一种主要制度,是一种政策性工具。通过这种工具把生产者和输入者在传统政策下承担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责任延伸到产品弃置后回收、利用和处理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这种责任承担打破了传统的产品生产者与输入者、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关于废弃物责任的平衡,生产者的责任范围要较传统的环境管理中的责任广泛得多。  相似文献   

3.
电子废弃物不仅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而且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已成为固体废物中最大的重金属污染源。长期以来,由于对电子废弃物问题缺乏足够认识和有效管理,电子废弃物中的很大一部分宝贵的资源被浪费。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实现电子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迫在眉睫。文章主要探讨政府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处置和再利用整个过程中的相关责任。  相似文献   

4.
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指电子产品从消费者返回到生产者的物流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电子废弃物数量急剧上升,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同时,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发达国家封电子废弃物的规制政策对中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上述背景下,探讨生产企业如何构建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进行相关指标分析及通过层次分析法作出模式选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下,汽车生产者参与报废汽车回收处置管理有三种模式:生产者自营回收模式、生产者联盟回收模式和第三方外包回收模式。通过构建生产企业的决策模型,对不同回收模式下生产企业可能实现的最大收益及其条件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生产者最优利润的影响因素,探讨这三种回收模式的适用范围,为生产者对报废汽车回收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电子废弃物回收为例,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及国际经验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在电子废弃物领域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电子废弃物(E-waste)作为一种资源来研究,并提出了由E-waste生产者、回收者、分解者、吸收者组成的E-waste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简单资源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重点分析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成本推动机理、效益拉动机理、环境取向机理和协同作用机理。使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中的相关企业能够进一步认识共生网络中各种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保障共生网络的稳定健康发展,最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  相似文献   

8.
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现状。然后指出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回收渠道结构不合理、拆解造成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等。最后提出了一些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策略,如完善电子废弃物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为、建立电子废弃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等。  相似文献   

9.
工业社会及其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催生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同时也促成了旨在解决废弃产品问题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诞生。生态文明与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具有共同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与历史渊源。生产者责任延伸概念及立法实践于20世纪末引入我国后,逐渐融入相关法规与制度中用以解决废弃物污染与资源化循环利用问题,一系列相关立法程序相继启动。基于我国国情,确立生态利益优先的发展理念是现阶段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与实践的必然要求,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外部性内部化理论,通过对相关主体责任的追加来实现对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循环利用,以达到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随着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严格意义上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已经在我国正式确立.我国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包括:实施对象的选择、实施方式的确定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生产者不仅要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还要对产品废弃后的环境管理承担一定责任,这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延伸。如果要对产品废弃后的处理负责。必将促使生产者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重复利用等。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正是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了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三种企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并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解决工业文明引起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对各种废旧产品进行安全处理和循环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废旧产品的安全处置与循环利用。我国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初期,应吸取发达国家经验,遵循社会成本最小化等原则,有步骤地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特定产品选择特定的政策工具,使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瑞典的生态循环模式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瑞典的生态循环模式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系统地阐述了瑞典关于生态循环社会的立法,理论模型、哈马碧模式,社会规划、综合治理和扩展的生产者责任等生态循环实施机制,以及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综合产品政策、化学品政策和废弃物综合管理政策,为相关部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  相似文献   

14.
快速消费模式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由此带来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用服装及附件、旧服装及旧纺织品、纺织原料三类商品的全球贸易数据,刻画了纺织服装业全产业链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空间分布及变动;基于各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特点,考察其在服装再使用和材料循环利用两种模式中的路径选择差异;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论指出,无论再使用,还是再循环,在降低全球纺织服装生产网络中的环境污染挑战方面都有局限性。解决生产和消费末端的废弃物问题必须从全产业链入手,通过延伸生产者责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生产—消费模式转变,从根本上实现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循环经济管理理念和发展水平较为领先的国家之一,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借鉴和国际合作对象.文章从立法、全流程管理、分类管理和市场机制四个方面,系统而扼要地介绍了日本建设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包括:逐步推进建立和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律体系;结合责任分担制和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实施全流程链条式管理;针对性地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和处理方法,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政府立法和规划引导,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若干启示和建议,主要包括: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现有体系、加大薄弱环节工作力度和调动利益相关者积极性四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产品责任(product liability),就是指由于生产者生产产品有缺陷,致使消费者人身受到伤害或其财产受到损害,因而生产或销售这一产品的制造商、批发商或零售商对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负有的赔偿责任。具体规定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同使用其产品而受到损害的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就是产品责任法(product 1iability law)。  相似文献   

17.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静脉产业发展是可持续战略的内在要求,探究其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集成机理是促进发展的运行条件。分析欧盟环保指令和主体责任,探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的产业链主体各方相应责任;从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循环机理和促进物质循环视角,提出产业链物质循环的优先原则;剖析产业链运行过程中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回收企业、处理企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物质循环责任。以期促进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高效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助物质流分析原理,通过界定"物质流时滞"概念,建立了循环经济微观层面物质流循环模型,并利用模型中物质流之间的质量平衡关系,对物质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1)尽快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是循环经济运行的前提和条件;(2)重新界定生产者责任,保证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3)提高两个时点和两种内容的循环利用率,降低环境负荷和废弃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9.
论废弃产品问题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在消费后阶段所凸显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即废弃产品问题,源于产品的资源性和潜在污染性,自然处置方式的不能和焚烧、填埋处置方式的不当。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念的提出为废弃产品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合理的责任承担主体,减轻了政府在此方面的责任,为通过立法建立具体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供了雏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施行回收处置方式是破解废弃产品问题的制度回应。  相似文献   

20.
对产品责任立法的探讨张洪伟一、问题的提出因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有缺陷,而造成消费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时,该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对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应负赔偿责任,在法律上称为产品责任。与之相适应,产品责任法即是指具体调整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与使用其产品而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